抗战经典励志歌曲:保卫黄河

时间:2015-09-04 09:31:1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保卫黄河

  (朗诵词)

  但是,

  中华民族的儿女啊,

  谁愿意像猪羊一般,

  任人宰割?

  我们要抱定必胜的决心,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多声部合唱)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万山丛中,

  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

  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保卫黄河》 民族危亡时刻奏响的时代最强音(嘹亮的抗战歌声)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70多年前,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一曲慷慨激昂的《保卫黄河》在延安奏响。自此,黄河上下,长城内外,无数志士仁人高唱着《保卫黄河》奔赴前线奋勇杀敌,奏响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时代最强音。

  延安桥儿沟,鲁迅艺术学院旧址,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旧居周边寂静无言,《保卫黄河》的曲目就诞生于此。一幅幅老照片、一段段史料所凝结的历史,无声地回溯着那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

  1938年末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第三队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东渡黄河时,他亲眼目睹了黄河船夫与惊涛骇浪进行生死搏斗的情景,为船夫们的英勇豪迈所感染,开始酝酿创作。在吕梁山的两个多月里,他与抗日游击健儿一起出生入死,火热的生活触发了诗人的创作激情。后来他因坠马受伤,再次渡过黄河来到延安疗伤。

  1939年春天到达延安后,病榻之上的光未然根据两次渡河及在吕梁山行军的经历创作了长诗。因为手臂受伤,他在五天时间里口述了长达400多行的长诗,让演剧三队的胡志涛做笔录。作品完成后,光未然把已到延安鲁艺任职的冼星海与演剧三队的同志们请到他居住的窑洞里。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一盏极其昏暗的油灯旁,年轻的诗人用低沉的声音朗诵了《黄河船夫曲》《黄河颂》《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等八个部分的《黄河大合唱》的歌词。光未然的深情感染着窑洞里的每一个人,诵读结束时,凝神片刻之后的冼星海突然站起,将歌词一把抓在手上,激动地说:“我有把握把它谱写好!”

  “冼星海当时正在谱写《生产大合唱》,他用了六天时间完成后,立即着手《黄河大合唱》的谱曲。当时,他完全进入了一种难以抑制的精神状态,长时间不休息,偶尔躺到床上抱头沉吟一会,很快又从床上猛然蹿起,继续谱曲。”延安鲁艺文化园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刘妮讲述说,冼星海喜欢吃糖果,但延安又买不到,于是光未然颇费周折给他弄来二斤白糖。他写一会便抓一把白糖放进嘴里。夜深人静,炭火熄灭了,但冼星海的创作热情比炭火还要炽热。六个昼夜过去,冼星海呕心沥血,终于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全部曲谱。

  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陕北公学礼堂的首演获得成功。5月11日,在庆祝鲁艺成立一周年的音乐晚会上,冼星海亲自指挥100多人组成的合唱团,演唱《黄河大合唱》。刚一唱完,毛泽东就连声称赞“好!好!好!”此时的冼星海,已眼含热泪。当晚,他在日记中写道:“今晚的音乐会可是中国空前的音乐会,我永远不能忘记今天的情形。”不久,回到延安的周恩来也为冼星海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心声!”

  自此,《黄河大合唱》从延安传遍全中国,传向世界,1941年还漂洋过海登上了美国的舞台。一次次奏响民族危亡时刻的时代最强音,成为代表中国人民保家卫国伟大精神画卷的不朽篇章。作为《黄河大合唱》中最慷慨激昂、鼓舞人心的第七乐章,《保卫黄河》以短促跃动的曲调、铿锵有力的节奏,全景展示出抗日军民端起土枪洋枪、挥动大刀长矛,在青纱帐里、万山丛中,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英勇战斗的壮丽场景。

  “《黄河大合唱》歌唱了我国抗日军民乘风破浪的雄姿,歌唱了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气概,向着中国受难的人民,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了战斗的号角。”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光未然如此写道。

  70余载已逝,《黄河大合唱》奏响的民族强音超越了时空界限传唱至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成为全民族奋勇抗争、团结拼搏的壮丽史诗。

抗战经典励志歌曲:保卫黄河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