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详解: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篇一
在《三字经》中,“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这句话传达了学习的重要性和效仿前贤的价值。首先,“昔仲尼”指的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孔子,他被誉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孔子在学术上秉承着“仁、义、礼、智”等核心价值观,强调修身立德,是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接着,“师项橐”这句话指的是项橐,是孔子的老师,也是孔子学习的对象。项橐是当时的著名学者,孔子在他的教导下学习到了很多知识和道理。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尊师重道,虚心向学,不断汲取前人的智慧和经验,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和修养。
最后,“古圣贤,尚勤学”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古代圣贤们都是通过勤奋学习和不懈努力取得了卓越成就,他们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是一生的事业,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不被时代抛弃,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综上所述,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敬畏前贤,虚心向学,不断努力,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健。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愿我们都能珍视学习,不断进步,成为真正的有志青年。
三字经详解: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篇二
《三字经》中的“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这句话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学习的重视和尊师重道的思想。首先,“昔仲尼”指的是孔子,他被尊称为“至圣先师”,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之一。孔子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师项橐”提醒我们要尊师重道,虚心向学。项橐是孔子的老师,也是孔子学习的榜样,他的教导对孔子的学习和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学会尊重老师,虚心学习,不断进取,才能有所成就。
最后,“古圣贤,尚勤学”进一步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古代圣贤们都是通过勤奋学习和努力实践,取得了卓越成就,他们的学识和智慧值得我们学习。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向古圣贤学习,不断努力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实现人生的价值和目标。
总之,这句话传达了尊师重道,虚心学习,勤奋进取的价值观。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健,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愿我们都能珍惜学习的机会,不断提升自己,成为真正有志青年。
三字经详解: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篇三
三字经详解: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下面开始结合具体的事例,谈“业精于勤”的道理。论述了求学者在读书求学进程中,应该遵守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同时还介绍了多个古人苦读求学的故事,以激励后学者的斗志,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这 里说的是孔子勤学的故事。孔子说过,“人有生而知之者,有学而知之者,有学而不知者”。即使是生而知之者,还是要学习,有的人天分很高、很聪明,但是不认 真求学问,倚仗自己的天才胡作非为,就把自己毁了,就是“思而不学”。孔子是圣人,也还是活到老学到老,他曾向七岁的项橐请教问题,给后人做了好榜样。
项橐是春秋时期的神童,孔子曾经向他请教过问题,所以被后世尊为“圣公”。相传,孔子有一次与弟子们东游。待车马行至齐地纪障城的时候,大道边上有几个戏耍的玩童,有一童子立于路中不动。子路见状,停车呵斥道:“小孩子怎么不让车呢?碰到你怎么办?”
童子说:“城池在此,车马安能通过?”孔子探身道:“城在何处?”童子说:“筑于足下。”孔子下车观看,果见小儿立于石子、瓦片摆成的“城”中。童子问:“是城让车马,还是车马让城?” 孔子笑道: “好伶俐的童子,请问你叫什么名字、多大年龄?”
小儿答道:“我叫项橐,年方七岁。请教您是哪一位?”孔子答道:“我是鲁国孔丘”。
项橐惊道:“您就是鼎鼎大名的孔夫子!那么我请教您三个问题,答的出来我就让城、让路,答不出来就请绕城而过”。
孔子觉得项橐小童很有意思,于是笑道:“一言为定”!
项橐说:“天地人为三才,夫子可知天有多少星辰、地多少五谷、人有多少根眉毛?”
孔子摇头说:“我还真的不知道”。项橐得意道:“我来告诉你,天有一夜星辰,地有一茬五谷,人有黑白两根眉毛。”
项橐再问:“请教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孔子答道:“江河湖海,水中都有鱼;柴草灯烛,是火就有烟;没有叶不成树,没有枝又哪里有花呢?”项橐听后晃着脑袋说:“不对,是井水没鱼,萤火没烟,枯树没叶,雪花没枝。”
项橐又问:“什么山上无石?什么车子无轮?什么牛无犊?什么马无驹?什么男人没有妻子?什么女人没有丈夫?孔子逗他道:“啊呀,我还是不知道。”项橐又道:“土山无石,轿车无轮,泥牛无犊儿,木马无驹儿,神仙无妻,仙女无夫”。
孔子心中实在是敬佩这个七岁的`孩子,于是向项橐行礼,绕城而过。这就是后世传说的“项橐三难孔夫子”的故事。
历史上确有孔子向项橐请教有关音乐问题的记述,“三难”则纯属传说故事。山东纪城碑廓镇东北八公里处有一山,名叫躲子山,传说项橐就在此山躲藏遇害。
项橐三难孔子的故事盛传之后,各国诸侯都派人打探项橐的住处,以便为我所用。为避祸,项橐就藏到山里,但被吴国、齐国的武士发现了。两国武士为争夺项橐打斗起来,吴人看劫持不成,就将项橐刺死了,其时项橐年仅十二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