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心经》的故事 篇一
在《西游记》中,《心经》是孙悟空在取经途中所学习的一部重要经典。这部经典不仅对孙悟空的修行和成长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读者们传达了许多深刻的哲理和智慧。
在取经的过程中,孙悟空和他的师傅唐僧、师兄师弟们经历了种种磨难和考验。在一次遭遇恶魔的战斗中,孙悟空受伤严重,差点丧命。正当他感到绝望的时候,一位高僧将《心经》交给了他。孙悟空在阅读这部经典的时候,渐渐领悟到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力量。他明白了修行的真谛不在于外在的力量和技能,而是在于内心的清净和智慧。通过学习《心经》,孙悟空开始悟道修行的真谛,明白了心境的重要性。
在接下来的旅程中,孙悟空对待种种考验和困难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他不再盲目追求力量和胜利,而是更加注重修心养性,用智慧和慈悲来化解矛盾和困难。在面对邪恶势力时,孙悟空不再盲目暴力,而是尝试用智慧和善意来感化对方。这种修行的转变,使得孙悟空在取经路上越发成熟和高明,也使得他的团队更加紧密团结,共同面对种种考验和挑战。
通过《心经》的学习和体悟,孙悟空不仅修行有了更深的境界,也让读者们深刻体会到了修行的真谛和智慧。这部经典在《西游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整个故事注入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意义。
《西游记》中《心经》的故事 篇二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中《心经》作为孙悟空取经路上学习的一部经典,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这部经典蕴含了丰富的智慧和修行之道,对孙悟空在取经途中的成长和转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西游记》中,《心经》被描绘成一部能够悟道的经典,对修行者的内心有着深刻的影响。孙悟空在学习《心经》的过程中,逐渐领悟到修行的真谛不在于外在的力量和技能,而是在于内心的平静和智慧。他明白了修行的过程是一种内在的修炼,需要通过悟道来达到真正的解脱和圆满。通过学习《心经》,孙悟空开始认识到自己内心的种种执念和迷惑,也开始尝试用智慧和慈悲来化解这些执念和迷惑。
在取经的过程中,孙悟空面临着各种困难和磨难。但是通过学习《心经》,他逐渐明白了修行者要超越种种磨难和考验,需要内心的坚定和智慧。孙悟空在面对邪恶势力时,不再盲目使用暴力,而是尝试用智慧和慈悲来感化对方。他明白了修行者要以慈悲为怀,以智慧为本,才能真正实现内心的解放和超越。
通过《西游记》中《心经》的故事,读者们可以深刻领悟到修行的真谛和智慧,也可以从中汲取力量和启示。这部经典不仅为孙悟空的修行之路增添了更多的内涵和意义,也为整个故事注入了更深的智慧和启示。
《西游记》中《心经》的故事 篇三
《西游记》中关于《心经》的故事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是般若经系列中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极为重要的经典,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诵的佛经。
《西游记》第19回描写唐僧师徒来到浮屠山,见香桧树前,有一柴草窝。猪八戒说:那不是乌巢禅师?三藏纵马加鞭,直至树下。那禅师见三众前来,即便离了巢穴,跳下树来。
小说中的乌巢禅师,应该是以现实生活中的鸟窝禅师为原型的。鸟窝禅师是唐代得道高僧,与大诗人白居易关系极好。《五灯会元》里有鸟窝禅师的记载,同时也有白居易的传记,在元代和明代有白居易和鸟窝禅师的宝卷。
乌巢禅师授予三藏《心经》,唐僧问西天大雷音寺还在哪里?禅师道:“远哩!只是路多虎豹,难行”,三藏道:“路途果有多远?”开示道:“路途虽远,终须有到之日,却只是魔瘴难消。我有《心经》一卷,凡五十四句,共计二百七十字。若遇魔瘴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禅师口诵《多心经》,唐僧耳听一遍,就能记忆。小说作者说:此乃真修之总经,作佛之会门也。
唐僧一再请求禅师开示西天路途,乌巢禅师说了一番话,预测了唐僧将在取经的路上遇到的麻烦,应该说,乌巢禅师是有一定神通的,可以预见未来,其中有一句话引起了孙悟空的不快:“野猪挑胆子,水怪前头遇。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你问那相认,他知西去路。”悟空冷笑说:“别问他,问我就是。”
唐僧不知其中的缘故,此时乌巢禅师化作金光,向乌巢而去。孙悟空大怒,举铁棒朝上乱捣,也捣不着乌巢。唐僧扯住孙悟空说:你捣他窝巢怎地?悟空说,他骂我们两个。野猪挑胆子,是骂八戒。多年老石猴,是骂我。猪八戒这时打圆场说,师兄息怒,这个禅师也晓得过去未来之事。看他“水怪前头遇”准不准,饶他去吧。果然没过多久他们就在流沙河遇到“水怪”沙和尚。
《心经》确实很短,一共只有二百多个字。可这部经字虽然少,但是非常重要的佛经,在中国佛教界传播很广,影响非常大,在佛教徒心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在北京八大处金光寺,就将《心经》刻在墙壁上。《西游记》小说作者用的《般若心经》历史上确实是玄奘法师翻译的。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全文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相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相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寂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duo)。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nou)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般简称为《心经》。摩诃是大的意思,般若是梵语,其意包含智慧、觉悟、慧明,由定力证得的大慧,无漏智慧的意思。般若一般都翻译成智慧的意思,其实,般若和智慧还不完全一样。我们说的智慧,一般是指通过后天学习从而获得知识和智慧。而般若则不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智慧,般若是每个人先天都具有智慧,它不是靠人们后天学习所得,而是通过禅定得到的。为什么一般人都无法获得这种智慧?这是由于世人沉醉于争权夺利,贪嗔痴,不能保持平和的心态和一颗清净心,因此,每个人原本具有的智慧就不能显现。波罗蜜多是度过彼岸的意思。《心经》经题的意思,是以大智慧解脱痛苦,得到快乐(度过彼岸就是离苦得乐的意思)的一部讲“心”的经。那么,这个心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自在就是自性,观自在就是观照自性。观自在菩萨,一是指观世音菩萨,再就是指能够观照自性,明白自己的人。能够自知的人,也就能够明白自性,就拥有般若大智慧。般若是清净心观察事物的智慧,是一种空智。一个人如果能够清空思想杂念,抛却一切固有的观念看世界,就会看到真实的没有偏见的事物本相。能够如实地看到世界的本来面目,这种智慧就是般若大智慧了。用般若智慧来观照,就能明白五蕴皆空的道理,能够见到五蕴皆空的实相。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色是物质性的东西,色就是物质,而不是一般人们认为的“色情”。“受想行识”是精神性的东西,明心的人见到了五蕴的实相,知道了物质和精神的现象都是空,那么一切苦厄也都归入空性之中,还会有什么烦恼呢?
平常人总是以分别心去理解和分辨事物的是非,要么是此而非彼,要么就是彼而非此,这即是所谓的立场观点鲜明。但佛教要求人们无分别,明见其视而不见其非,《西游记》第8回描写如来佛制服孙悟空,回至雷音宝刹,驾住祥云,对众道:“我以甚深般若,遍观三界。根本性原,毕竟寂灭。同虚空相,一无所有。殄伏乖猴,是事莫识,名生死始,法相如是”。如来佛以其超越智慧遍观三界:心性本源是寂灭的,如同虚空之相,一无所有。
心是清净的,所以物质、精神和空三者是没有区别的。在本来洁净的心里,没有五蕴,没有六尘六根,没有生老病死,没有无明或已明,也没有苦集灭道这四圣谛,甚至没有什么智慧之类。对于心来说,我们是一无所有,也一无所得。真实的境地里,就是这样,因此没有挂碍,也没有恐怖。菩萨因此得到无上正等正觉。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所有成佛的人,都是这样成就的。菩萨是这个心,佛也是这个心。人们都能从心里自成佛果,所以这个心法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
以上就是心经的大意,最后一句“揭谛,揭谛,泼罗揭谛,泼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是密咒,也就是秘密真言。心法无法用语言表达,所以只好密说。只要诚心念颂密咒,就终有一天会明白个中道理。密咒的意思是这样的:去吧,去吧,大家都到彼岸去。佛教把苦称为此岸,把乐称为彼岸。心所着之境是此岸,不着境之心就是彼岸。到彼岸去,就是叫我们的心归家,不要执着世间境物,只有归家才会平安。
人所以会产生种种坏的'念头,都是由于心的念头造成的,心有了想法,就会产生种种幻象。如果能把什么都看得没有差别,一视同仁,那就不存在什么荣辱贵贱了。那也就斩断了一切烦恼了。就可以达到常乐我净,进入到真正涅槃的境界了。
《心经》的特点是让人看透般若的精华,勘破了、而且认识到自己心中的如来是不会变的。“心”这种精神性的东西,佛教认为心性本空,这个本空之性就是真心。因为“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要“心性归正”就首先必须“灭心中贼”。在上一节中,我们已经了解到修行者必须要去退六贼。这一节,小说作者则进一步阐述了修行者要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排除六贼对修行者的干扰。
《西游记》中多次提及《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有时简化为《多心经》、《心经》。“多”字是个后缀语,是指从此岸到达彼岸的途径。即通过智慧由此岸到达彼岸的途径,“心经”是这种途径的精髓、核心、重点,所以简称为《心经》就可以了。
乌巢禅师为什么说取经的路问悟空?因为所谓《心经》讲的就是心,按照禅宗的理论,西天也在心里,不必向外寻求,问心心自知,所以乌巢禅师说只须问悟空就行——悟空就是人心。《心经》虽然很短,却是“此乃修真之总经,作佛之会门也”。 因此,读者不要轻视这段看似不经意的描写。这是唐僧取经暗线——修行者坐禅修行的总纲领。只要按照这个方法修行,就一定能够开悟,就一定能够取得真经。乌巢禅师对唐僧说的一番话,则预测了唐僧师徒取经途中将遇到的麻烦——这是对《西游记》小说明线的故事概括。所以,这段看似漫不经心的描写,却也是取经故事的总纲。读者应该留心。
一次孙悟空问师父,你老念《心经》,你真的理解么?唐僧反过来问他:你懂了吗?孙悟空说:我解得、解得。说完了,唐僧就不言语了,孙悟空也不言语了,猪八戒感到莫名其妙便问怎么回事,你们怎么都不言语了。过了一会儿,唐僧说:悟空真解得。这不二法门就是无文字无语言。孙悟空的沉默就说明他懂了。我们在前文已经介绍过,中国的禅宗是大乘佛法,是最上乘的佛法,它的最鲜明特点是不著文字,讲求“明心见性”。参禅、修禅从一开始就要离开一切名相、一切法理、一切心意识,从一无所有中悟出个“禅”来。
小说第85回写道唐僧师徒辞别了灭法国,继续行路,忽见一座高山阻路,唐僧说,我看那山有些凶气,渐觉惊惶,满身麻木,神思不安。孙悟空笑道,你把乌巢禅师的《多心经》早已忘了,有四句颂:“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唐僧说道,徒弟,我哪能不知,若依此四句,千经万典也只是修心。孙悟空说,心净孤明独照,心存万境皆清,差错些儿成惰懈,千年万载不成功。但要一片忠诚,雷音只在眼下。通过这个对话,我们就可以知道孙悟空对禅宗的深刻理解。佛学禅宗讲的是“明心见性”,《西游记》心学的主题,是对“明心见性”的宣扬,也是佛学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