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草惊蛇的成语故事【经典3篇】

时间:2012-01-02 01:44:2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打草惊蛇的成语故事 篇一

从前,有一个叫李华的年轻人,他擅长狩猎,每次出去打猎总能捕获到很多野兽。李华有一位好朋友叫王明,他也很喜欢狩猎,但是他的技术还不如李华。有一天,王明提议和李华一起出去打猎,李华欣然同意了。

他们来到了一片草地上,草高且茂密,正是各种野兽藏身的好地方。李华提议先绕草地一圈,再逐渐向中间逼近,这样就能把野兽赶到一起,方便捕捉。王明听从了李华的建议,两人开始行动起来。

他们一边走,一边悄悄地向草地中间靠拢。突然,李华看见了一只兔子在草丛中跳来跳去,他兴奋地举起了弓箭,准备射击。但是就在这时,王明不小心踩到了一根枯枝,发出了嘎吱嘎吱的声音。

兔子听到声音,立刻惊慌地逃窜了。李华急忙拉开弓,但是箭射出去后只是擦着兔子的毛发,没有命中目标。李华有些沮丧,他责怪王明不小心,导致兔子逃走了。

王明很抱歉,他说:“对不起,我没有注意到脚下的枯枝,才惊跑了兔子。”李华摇摇头,叹了口气,他说:“这就是打草惊蛇啊,我们应该更小心一点。”

他们继续向草地中间走去,但是却再也没有见到其他野兽了。最后他们只能空手而归,李华深深地感到了打草惊蛇的后果。从此以后,他更加小心谨慎,在狩猎时也不敢大意了。

打草惊蛇的成语故事 篇二

在一个古老的村庄里,住着一个年轻的农夫叫张三。张三勤劳朴实,过着简单的生活,每天都在田里劳作,过着平凡的日子。有一天,张三去田里除草,他看见了一条蛇在草丛中游荡。

张三本来想绕开蛇,但是他一时好奇,想看看蛇到底要去哪里。于是他悄悄地跟着蛇,一步一步地追踪。蛇感觉到了身后有人跟着,它停下来回头一看,发现是张三。

蛇受到惊吓,急忙向田地里逃去。张三见状,也跟了过去,但是他没想到的是,蛇竟然游到了一口井边。蛇一不小心掉进了井里,发出了“嘶嘶”的声音。

张三见状,赶紧跑去找村里的人帮忙,大家一起合力把蛇救了上来。蛇爬出井口后,向张三微微一顿,然后扭头就走了。张三感慨地说:“打草惊蛇,果然不好。”

从此以后,张三明白了这个道理,他再也不会随意去打扰别人,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他也告诉其他人要谨慎行事,不要因小失大,以免“打草惊蛇”,引发不必要的危险和麻烦。

打草惊蛇的成语故事 篇三

  五代十国时候,南唐有个叫王鲁的人,在当涂县当县令,王鲁贪心很重,到处收受贿赂。有一天一大群老百姓拥进县衙们,王鲁暗暗吃惊,以为百姓们找他算账来了。原来百姓联名递状控告他手下的主簿,王鲁接过状纸,只见上面列举了这个主簿许多罪状,百姓们强烈要求王鲁把他的主簿依法严办。

  这个主簿的罪状几乎与王鲁的所作所为一模一样,他一边

看一边浑身发抖,不知该怎样处理这个案件。王鲁不由自主的在状纸上批道,汝虽打草吾已惊蛇,百姓们怎能知道,他们告发主簿也使王鲁受到了警告。成语打草惊蛇,由汝虽打草,吾已惊蛇简化而成,现比喻做事不严密,反而使对方有了防备。

  延伸阅读:打草惊蛇成语

  【拼音】dǎ cǎo jīng shé

  【出处】宋·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基本释义】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近义词】操之过急

  【反义词】欲情故纵

打草惊蛇的成语故事【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