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哲理小故事集锦 篇一
故事一:破败的花园
从前有一位富有的商人,他拥有一座美丽的花园,花园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花园逐渐变得荒废破败,花草也渐渐凋零。
有一天,佛陀路过这座花园,看到了这一幕。他对商人说:“你为什么不精心照料这座花园呢?”
商人苦笑着说:“我太忙了,没时间去照顾花园。”
佛陀微笑着说:“生命就像这座花园,如果你不去精心呵护,它就会逐渐荒废破败。我们要珍惜生命,用心去呵护,才能让它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
商人听后深有所悟,从此开始花更多的时间去照料花园,最终花园又恢复了昔日的美丽。
故事二:放下才能得到
有一位年轻人前往拜访一位智者,他带着一个杯子,里面装满了水。他问智者:“这杯子里的水装得太满了,你能再往里倒一些水吗?”
智者看了看这位年轻人,拿出一个空杯子,将水杯里的水倒入空杯子中,水杯终于不再满了。
智者告诉年轻人:“人生就像这个杯子,如果你心怀贪婪,总想要得到更多,就像水杯里的水一样,永远无法满足。只有放下才能得到更多。”
年轻人听后茅塞顿开,他明白了贪婪只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空虚,从此放下贪婪,心怀感恩,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幸福。
佛教哲理小故事集锦 篇二
故事一:石头的教训
有一位僧人在寺庙里教导弟子们,他拿出一块石头,问弟子们:“你们觉得这块石头有多重?”
弟子们纷纷猜测,有的说一百斤,有的说五十斤。僧人笑了笑,说:“其实这块石头并不重,只有十斤而已。”
僧人又问:“如果我让你们举起这块石头,你们觉得会有多大的困难?”
弟子们想了想,纷纷表示觉得很吃力。僧人说:“人生就像这块石头,困难并不在于它的重量,而在于你们的心态。如果你们认为它很重,那么它就会变得很重。只有用轻松的心态去面对,才能轻松解决问题。”
弟子们听后深有所悟,他们明白了心态的重要性,从此在面对困难时,不再被困难的表面所迷惑,而是用轻松的心态去面对。
故事二:善待他人
有一位年老的僧人,他生活在一个小寺庙里。有一天,一个年轻人来到寺庙,请求僧人为他祈福。僧人看到这位年轻人面容憔悴,心存怜悯,便为他祈福。
年轻人离开后,一个弟子问僧人:“这位年轻人看起来并不善良,为什么您还要为他祈福呢?”
僧人微笑着说:“善待他人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外表,而是因为我们心中的慈悲。每个人都值得被善待,我们要学会心存慈悲,用爱去包容他人。”
弟子听后感悟颇深,他明白了善待他人并不是因为别人的表现,而是因为我们内心的慈悲和包容。从此,他也开始学会善待他人,用爱和慈悲去面对周围的一切。
佛教哲理小故事集锦 篇三
佛教故事作为一种载体,将博大精深的佛教教理寓意于深刻的故事之中,用浅显的俗语、生动的譬喻来解说佛教教理,其意在于打开方便之门,让更多的读者步入佛学之殿堂。如下是中国人才网给大家整理的佛教哲理小故事集锦,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梨子打破头
从前有一个呆子,是一个秃头。一天,有一个人看到他上没有头发,就把一个梨子打他的头,打了一个又一个,把这个呆子的头皮都打破,而且流出血来。可是这个呆子默默的忍受著,不抵抗,也不避开。这时有另一个人看到,心里很是不忍,就对呆子说∶『你为什麽只是站著挨打?如果不敢回手,也应该避开才是。看你满头是血,不怕痛吗?』呆子回答说∶『唉!这种人愚痴横蛮到这样地步,真太不讲理了。他以为我头上没有头发,当作一块石头,好像可以随便用梨子来打的,不知道这是我的头呢。终於打出血来了。你看,唉!这种毫无知识的人,我对他是没有办法的。』另一个人听了,很是生气,就责骂呆子说∶『你真是笨得可怜,难道别人打你,你只是站著不动,弄得头破血流,倒不痴吗?』
这故事比喻∶有些学佛人不能真实守戒、习定、学慧,只是外表威仪,以获得人家的称赞,结果自己受苦,就和那个挨打的呆子同样的愚痴。
装死骗夫的妇人
从前有一个人娶了一个漂亮的妻子,他对妻子十分恩爱,可是他的妻子却并不爱他,因为她另外有了情人,她常想抛弃丈夫,去嫁给她所喜欢的男人,於是这个妇人,就趁丈夫不在家的时候,找来一个老婆婆,秘密对她说∶『我走了以後,请您去弄一个女尸放在我家里,我丈夫回来,您就对他说,我已经死了。』那老婆婆果然去弄了一个女尸放在她家里。後来她丈夫回来了,果然相信了不疑,很是悲痛,还在尸旁哭了好久,然後把这女尸火葬,把骨灰盛在一个袋子里,并且日日夜夜随身带著,以纪念他们过去的爱情。至於那个妇人,当时就和她的情人结了婚,但是日子久了,又觉得这个男子讨厌,脑袋又想起原来的丈夫,就跑回来,对她丈夫说∶『我是你的妻子,现在回来了。』丈夫回答说∶『我的妻子早已死了!你是谁呢?为什麽来骗我,说是我的妻子呢?』妻子虽然再三说明,要求他承认,但是丈夫始终相信他的妻子已死了,总是不肯承认下来。
这个故事比喻∶先入为主的成见,是很难变更的。一个人不能给别人留下任何坏印象,更不能轻信邪说;那个妇人的自食其果的恶果,和那个丈夫的死执成见,同样是愚痴可怜的。
笨人吃盐
从前有一个笨人
,到朋友家里去作客,主人留他吃饭,他嫌菜没有味道,主人就在菜中加了一些盐,他吃起来味道就觉得很好了。笨人心里想∶『菜的味道好是从盐中得来,不多的就已这样好吃,那麽多吃些,味道一定格外好了。』这样想了以後,笨人就向主人索取了一杯盐,一口吞进嘴里去,不料咸得要命,就急忙把盐从嘴里吐出来。这故事比喻∶修行人适当地节量饮食,少欲知足,是对於身体和修行都有好处的;但一般外道宣传,矫枉过正,索性提唱不进食,认为这样就可以得道,因此有断食七天或十五天的,结果影响身体,困饿而死,对修行却一点儿没有益处,这是错误的。那种作法和笨人吃盐一样,是可笑而愚蠢的举动。
把牛奶积储在牛的乳房里
从前有一个人要在一个月以後宴客,需要大量的牛奶,所以要在事先预备起来,使临时不致缺少供应。他心里想∶『如果把牛奶从牛身上取下来积储,就需要有很大的木桶,而且也应该考虑到把牛奶放在木桶里日子久了容易坏。不如把它放在午腹里,到宴客那天一并来取,那就既省事,又可吃新鲜的牛奶,不是再好没有了吗?』因此,他就把他所养的那一头奶牛和正在吃奶的小牛分开,也不每天去挤奶了。一个月以後,宴客日子到了,他就把奶牛牵来,正要取牛奶,使客人们尝到新鲜的牛奶,可是不论怎样用功,一滴牛奶也取不下来,当场给客人们讥笑了一顿。
这故事比喻∶修布施的人,想等待到钱多时再来救济穷困的人是错误的,应该把握时间,及时来作,否则不就和那个把牛奶积储在牛的乳房里的愚人一样吗?
口渴见了水却不喝
过去有这样的一个人,在路上走得非常口渴,很想弄些水来,以解除这个苦痛,看到远处热雾,当作是水,可是走过去一看,却又不是。後来东找西寻,终於给他找到一条河流,河水滔滔不绝地流著,而且很是清洁;然而,这个人却只是呆望著,并不下去喝水。别人看也很奇怪,问道∶『你口渴找水喝,现在找到了,为什麽又不喝呢?』这人的回答非常奇特,他说∶『你喝得完这麽多的水吗?要是喝得完我早就去喝了。既知喝不完,所以我不去喝了。』大家听了,都笑他。
这个故事比喻∶有些人强诃夺理地坚持著怪僻的见解,不近情理,以为佛教戒律很广泛严格,一时不能全部受持,就索性舍弃不受,仍旧流转生死,终没有得道的希望,那是很可怜也是很可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