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砸缸故事【精选3篇】

时间:2015-05-04 01:36:4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司马光砸缸故事 篇一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他曾任宰相,被誉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发生在他担任宰相期间。有一天,宫廷内发生了一起贪污案件,牵涉到一名宰相的亲信。司马光查明真相后,发现这名亲信竟然是自己的儿子。

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司马光感到无比愤怒和痛心。他知道,作为宰相,自己不能纵容亲属的违法行为,否则将失去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于是,司马光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

他拿起手中的权杖,径直走向宫廷内的一个水缸,然后用力砸碎了缸子。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司马光说道:“我家的水缸都能砸,何况是宰相的亲信!”

这一幕让在场的人们深受触动,他们看到了一个宰相敢于以身作则、维护法纪的决心和勇气。司马光的儿子也受到了应有的处罚,司马光自己也因此失去了一位亲人,但他却没有后悔自己的决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正直和廉洁是一个官员最重要的品质,官员应当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和身边的人,绝不纵容贪污腐化的行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也成为后人传颂的佳话,激励着无数官员秉公执法、廉洁奉公。

司马光砸缸故事 篇二

北宋著名政治家司马光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宰相,还是一位坚守原则、敢于以身作则的楷模。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关于他砸缸的故事更是成为后人传颂的佳话。

在司马光担任宰相期间,有一名宰相的亲信因贪污被揭发。令人意外的是,这名亲信竟然是司马光的儿子。司马光面对这一窘境,毫不犹豫地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

他拿起手中的权杖,径直走向宫廷内的一个水缸,然后用力砸碎了缸子。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司马光说道:“我家的水缸都能砸,何况是宰相的亲信!”

这一幕深深震撼了在场的众人,他们看到了一个宰相敢于以身作则、坚守原则的形象。司马光的儿子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司马光自己也因此失去了一位亲人,但他却深信这是正确的决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正直和廉洁是一个官员最基本的品质,官员应该以身作则,坚决维护法纪,决不能纵容贪污腐化的现象。司马光的榜样也激励着无数官员勇于执法、廉洁奉公。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佳话,永远激励着人们追求正义、廉洁和公正。

司马光砸缸故事 篇三

  司马光砸缸故事原文

  在距离我们很早很早的宋朝,有一个很聪明的小孩,他的名字叫做司马光。司马光从小都非常的聪明机智,喜欢动脑筋,与同龄的孩子相比,总是显得与众不同。

  有一天,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们一起在花园里面玩耍,花园里有漂亮的花朵,有高高的大树还有可以玩捉迷藏的假山,大家你追我赶,玩的很高兴。 有一个调皮的小男孩不知道怎么就爬到了假山上去玩,突然,一不小心掉进了假山边上的大水缸里面。水缸里满满的都是水,小男孩被吓坏了,在水里不断的挣扎着,大声喊道:“救命啊,救命啊,快救救我啊……”这时,小朋友们才发现,有人掉到了水缸里面去了。

  大家都惊慌失措,都呆呆的站在了水缸的前面,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有一个的胆子小的孩子,都吓得哇哇大哭起来了。 就在这个时候,司马光走到了大家的前面,面对着大家大声的说道:“大家不要害怕,不要慌张,我们要赶紧想办法,把他救上来才对。”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摇摇头,想不出来什么好办法。

  聪明的司马光也正在努力的思考着:“我们都比水缸矮,肯定不能把他捞上来,要是能把水缸里的水倒出来就好了,可是,我们的力气这么小,也不可能把水缸搬倒啊,到底怎么样才能把水缸里面的水倒出来呢?” 突然,司马光看到了假山边上有一块块的石头,灵光一闪。

  他高兴的说,“我们可以用石头把水缸砸破,水缸里面的水就会流出了,他就得救了。”说完,司马光就跑过去捡了一块不大不小的石头,对大家喊道:“大家不要着急。”他举起石头朝水缸砸去,水缸一下子就被砸破了个一个窟窿,水哗哗哗的流了出来,小男孩终于被救出来了。大家都高兴的鼓起掌来,司马光看着大家高兴的样子,也得意的笑了。 这就是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它告诉我们,遇事不能慌张,要敢于突破常规,用创新思维来解决看似复杂的问题。

  延伸阅读:司马光的其他故事

  马光的故事之剥胡桃

  司马光五、六岁的时候,有一次他拿了一只青胡桃,请他姐姐帮忙剥掉胡桃的皮,姐姐忙了半天也没有剥下皮,就生气地走开了。

  一会儿后,家里的女佣过来,知道司马光想吃胡桃,就舀来一碗开水,把青胡桃放进水里。胡桃经开水一泡,很容易皮就剥下来了。司马光的姐姐从里屋出来,看见他在吃胡桃,就问胡桃皮是谁剥的。司马光说:“当然是我剥的,我想了个办法,用开水一泡,这皮就剥下来了。”

  正在这时,司马光的父亲走进屋来,狠狠地训斥说:“你这孩子,怎么能说谎话!”原来,女佣替司马光剥胡桃皮的情景,恰好被父亲在窗外看得一清二楚。司马光知道自己错了,马上低下了头。从此,他牢记父亲的教诲,老老实实做人,再也不撒谎了。这为他以后成为国家的重臣奠定了基础。

  司马光的故事之制警枕

  司马光退居洛阳的时候,着手写《资治通鉴》,他用圆木做了一个枕头,取名“警枕”,意在时刻警惕自己不要贪睡。头枕在这样一块圆木头上,进人梦乡后,身子只要稍微一动,“警枕”就会滚动,将自己惊醒。惊醒后的司马光立即起床,继续握笔写书。

  司马光的故事之卖马

  司马光在年老的时候,日子过得比较紧。有一次,家里没有钱用,他吩咐一位老兵把他相伴多年的坐骑——一匹老马牵到市场上卖掉。老兵临走时,司马光叮咛道:“这匹马曾犯有肺病,要是有人买马,你要据实告诉人家。”老兵私下笑他迂腐,却不能理解他对人诚实的用心。司马光竟然如此真诚,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司马光的故事之恭敬兄长

  司马光的哥哥司马旦八十岁左右时,司马光也年事不小了,但照料兄长从不委由仆人代劳,都亲自操持。侍奉兄长就如同侍奉父亲一样地尽心尽力。尤其老人家体质羸弱,消化不良,需要少吃多餐。所以每当吃完饭不久,司马光总会亲切地问候哥哥:“您饿了吗?要不要再吃点啥?”几乎是时时刻刻地关注,就如同照顾婴儿般地无微不至。

  天气稍稍转凉,司马光就常常轻抚着兄长的背,并关切地问道:“衣服嫌薄吗?会不会冷?”日日与兄长相伴嘘寒问暖,这是何等的温馨感人!

  谚语说:“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司马光将兄弟间真挚的友爱做到了极致,传为古今的美谈。

  透过司马光的四则小故事,我们从中可以窥知到他的品德、学识、涵养的无懈可击,缘自他的孝顺、友爱、忠诚,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司马光从小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形成了“习惯成自然,少成若天性”的本性。

司马光砸缸故事【精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