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本成语故事 篇一
《画蛇添足》
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位老人精通绘画,他的画技在村民中间是无人能及的。有一天,一位富有的商人听说了老人的名声,特地前来拜访他,并带来了一只真正的蛇要求老人画出来。老人接过蛇,没有丝毫犹豫地开始作画。很快,一幅栩栩如生的蛇图就出现在纸上。商人看后大为赞叹,随即将丰厚的报酬送给了老人。但就在商人离开后,老人却又在蛇的腹部画上了四只脚。村民们看到后都惊讶不已,纷纷劝老人不要画蛇添足,但老人却只是笑而不语。
过了一段时间,商人再次来到村庄,却发现那只蛇已经死亡。他责问老人为何画蛇添足,老人却淡淡地说:“这只蛇原本身形完美,为何还要添足呢?我画蛇添足,只是想告诉你贪得无厌终将自食其果。”商人听后深有所悟,悔过自新,决心改变自己的贪婪本性。
从此,村庄里的人们都知道了这个故事,也明白了“画蛇添足”这个成语的含义。
小学课本成语故事 篇二
《亡羊补牢》
在一个农村里,有一位农民养了一群羊。一天,他不慎将羊圈的一处缝隙疏忽大意地没有修补好,导致一只羊逃了出去。农民找了很久也找不到那只羊,只好无奈地放弃了。几天后,又有一只羊因为同样的缝隙逃了出去。农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他立刻修好了羊圈,确保其他羊不会再逃跑。
几个月后,一场暴雨突袭了这个农村,导致洪水泛滥,农民的羊圈被冲垮了,所有的羊都逃了出去。但是,那些被农民修好的缝隙却让他得以将大部分的羊成功救回。虽然有些遗憾,但农民明白了“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深刻含义。
从此以后,农民更加细心地照料自己的羊群,时刻留心着防患于未然,不再让类似的事情发生。这个小小的故事也教育着村里的人们,告诉他们要及时补救错误,不要等到后悔莫及时才来后悔。
小学课本成语故事 篇三
小学课本成语故事汇集
1、买椟还珠(郑国人)
楚国有个珠宝商人,到郑国去卖珠宝,
小学课本成语故事汇集
。(他)用木兰香木(为珠宝)制作了(一只)盒子,用桂和椒所调制的香料来熏盒子,用珠玉来点缀(它),用玫瑰宝石来装饰,用翡翠来装饰边沿。有个郑国人买了盒子,却把盒里的珠子还给了楚国人,这个人可以说是善于卖匣子,不能说是善于卖珠子啊。原意是买来珠宝而只留下漂亮的盒子不要里面真正价值高的珠宝。经常用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2、画龙点睛(张僧繇)
南北朝时期的梁朝,有位很出名的大画家名叫张僧繇,他的绘画技术很 高超。当时的皇帝梁武帝信奉佛教,修建的很多寺庙,都让他去作画。传说,有一年,梁武帝要张僧繇为金陵的安乐寺作画,在寺庙的墙壁上 画四条金龙。他答应下来,仅用三天时间就画好了。这些龙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简直就像真龙一样活灵活现。张僧繇画好后,吸引很多人前去观看,都称赞画得好,太逼真了。可是,当人们走近一点看,就会发现美中不足得是四条龙全都没有眼睛。大家纷纷请求他,把龙得眼睛点上。张僧繇解释说:“给龙点上眼珠并不难,但是点上了眼珠这些龙会破壁飞走的。”大家听后谁都不相信,认为他这样解释很荒唐,墙上的龙怎么会飞走呢?日子长了,很多人都以为他是在说谎。张僧繇被逼得没有办法,只好答应给龙“点睛”,但是他为了要让庙中留下两条白龙,只肯为另外两条白龙点睛。这一天,在寺庙墙壁 前有很多人围观,张僧繇当着众人的面
,提起画笔,轻轻地给两条龙点上眼睛。奇怪的事情果然发生了,他刚点过第二条龙眼睛,刹那间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四起,雷鸣电闪,在雷电之中,人们看见被“点睛”的两条龙震破墙壁凌空而起,张牙舞爪地腾云驾雾飞向天空。过了一会,云散天晴,人们被吓得目瞪口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再看看墙上,只剩下了没有被点上眼睛的两条龙,而另外两条被“点睛”的龙不知去向了,资料共享平台
《小学课本成语故事汇集》()。后来人们根据这个传说引申出“画龙点睛”这句成语,比喻说话或文章,在主要处用上关键性的、精辟的.一两句话,点明要旨,使内容就更加生动有力了。但是在知识改革开放的信息时代,我们可以认为这就是一种创新,因为张僧给龙点了眼睛就发生了一个质的飞跃。3、胸有成竹(文与可)
文与可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与可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睛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竹子的各种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已经非常熟练很有把握了。
4、闻鸡起舞(祖逖)
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典出自《晋书·祖逖传》: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年青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同义词:发奋图强、自强不息。
4、刻舟求剑
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典出《吕氏春秋·察今》记述的一则寓言,说的是有个楚国人坐船渡河时,不慎把剑掉入江中,他在船上刻下记号,说:“这就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当船停下时,他才沿着记号跳入河中找剑,遍寻不获。该寓言劝勉为政者要明白世事在变,若不知改革,就无法治国,后引伸成墨守成规不懂变通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