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诚信小故事【优质6篇】

时间:2014-03-06 09:39:1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中国诚信小故事 篇一

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位老人因为年迈体弱无法务农,只能靠在村口卖些自家种的蔬菜果品来维持生计。老人虽然卖的东西不多,却因为一直以来诚信守法,深得村民的信任和喜爱。

有一天,一位陌生人来到村庄,看见老人卖的蔬菜果品品质不错,便询问能否购买一些。老人热情地接待了他,而后陌生人买了一些蔬菜果品离开。然而,几天后,村里的一些村民却向老人反映称,陌生人并没有付款便带走了东西。老人听后并没有生气,反而笑了笑说:“或许他是有急事,暂时没有带钱吧。”

就在村里的村民纷纷议论纷纷,认为老人被骗了的时候,这位陌生人却又来到了老人的摊位,将当时没带来的钱还给了老人,并且表示对老人的信任和感激。老人看着这位诚实的陌生人,感慨地说:“诚信待人,最终还是能得到回报的。”

从此之后,老人的生意更加兴隆,因为村民们都知道老人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愿意去购买他的产品。而那位陌生人也成了老人的常客,时常来到老人的摊位购买东西并交谈。这个小故事也在村庄中流传开来,成为了一个关于诚信的美好传说。

中国诚信小故事 篇二

在一家小型家具店里,有一位老板叫李先生,他的家具虽然价格不贵,但质量却一直很好。李先生一直秉承着“诚信经营”的理念,对待每一位顾客都是真诚热情,从不敷衍了事。

有一天,一位年轻女士来到了李先生的店里,表达了想要订制一套家具的意愿。李先生很高兴,立刻为她设计了一套风格优雅的家具,并且承诺在一个月内完成制作并送货上门。女士对此表示满意,付了一部分订金后便离开了。

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李先生却发现了一些问题,发现自己设计的家具并不是很符合女士的实际需求。于是,李先生主动联系女士,告知了问题并请求重新设计。女士听后很是感动,觉得李先生的诚实和真诚让她非常放心。

经过重新设计,最终女士收到了满意的家具,而李先生也因为自己的诚信而赢得了更多的信任和客户。这个小故事也在家具店里传开,成为了一个关于诚信经营的典范。李先生也因此而越来越受到顾客的欢迎,生意越做越好。因为他懂得,只有真诚对待每一位顾客,才能赢得长久的信任和忠实的客户。

中国诚信小故事 篇三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

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诚信小故事 篇四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

  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

  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中国诚信小故事 篇五

  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派使臣去见赵惠文王,说秦王情愿让出十五座城来换赵国收藏的“和氏壁”,希望赵王答应。

  这件事让赵惠文王左右为难:要是答应了,怕上秦国的当,丢了壁又得不到城;要是不答应,又怕得罪秦国。于是,赵惠文王就想蔺相如出使秦国,让他要么把壁带回来,要么把十五个城池带回来。

  蔺相如一口答应了,并且说:“不完成使命不回来见大王。”

  蔺相如带着和氏壁到了咸阳,秦昭襄王接见了他,蔺相如把和氏壁献上去。秦昭襄王接过壁看了看,挺高兴,又把壁递给美人和左右侍臣,让大伙儿传着看,可是就不见秦王提换城的事。蔺相如确信秦昭襄王不是真心换壁。

  于是,他上前对秦昭王襄王说:“这块壁有点儿小毛病,只是不容易看出来,让我来指给大王看。”

  秦昭襄王信以为真,就吩咐侍从把和氏壁递给商相如。

  蔺相如一拿到壁,就怒气冲冲地说:“赵王诚心诚意派我把壁送来。可是,大王并没有交换的诚意。如今壁在我手里,大王要是逼我的话,我宁可把我的脑袋和这块壁在这柱子上一同撞碎!”

  说着,他真的拿着和氏壁,对着柱子作出要砸碎的样子。

  秦昭襄王怕他真的砸坏了壁,连忙命令大臣拿上地图来,并且把准备换给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蔺相如看。

  蔺相如怕再上当,就说:“大王如果诚心换壁,应当斋戒五天,然后再举行一个接受壁的仪式,我才敢把壁奉上。”

  秦王答应了。蔺相如回到宾馆,叫一个随从的人打扮成买卖的模样,把壁贴身藏着,偷偷地从小道跑回赵国去了。

  过了五天,秦昭襄王召集大臣们和别国的咸阳的使臣,在大殿上举行隆重的仪式。蔺相如不慌不忙地走上殿去,向秦昭襄王行了礼,说:“秦国自秦穆公以来,前后二十几位君主,没有一个讲信义的。我怕受骗,丢了壁,对不起赵王,所以把壁送回赵国去了。”

  秦昭襄王听到这里,大发雷霆说:“是你欺骗了我,还是我欺骗了你?”

  蔺相如镇静地说:“请大王别发怒,让我把话说完。天下诸侯都知道秦是强国,赵是弱国。天下只有强国欺负弱国,决没有弱国欺压强国的道理。大王真有诚意的话,请先把那十五座城割让给赵国,然后打发使者跟我一起到赵国去取壁。赵国得到了十五座城以后,决不敢不把壁交出来。”

  秦王觉得有道理,不好治他的罪,就放他回去了。

  秦国当然不愿意割十五个城池,这件事就这样放下了。蔺相如回到赵国后,赵惠文王提拔他为上大夫。

中国诚信小故事 篇六

  宋濂是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小时候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抄吧,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又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学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大雪。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今日不出发就会误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动地称赞说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

1.诚信古代小故事

2.我的诚信小故事

3.诚信小故事

4.关于诚信的小故事集锦

5.关于诚信的小故事10则

6.我生活中的诚信小故事

7.现代诚信经典小故事

8.有关写诚信的小故事

9.诚信小故事和名言

10.有关诚信友善的小故事

中国诚信小故事【优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