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修身养性的小故事(优选3篇)

时间:2017-03-03 09:37:1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古代修身养性的小故事 篇一

在古代,修身养性一直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修行方式。有一位名叫李静的年轻人,从小就对修身养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常常听爷爷讲述古人修身养性的故事,深受启发。

李静的家境并不富裕,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追求修身之道。每天清晨,他都会起床晨练,练习太极拳和气功。在家里,他还会研究古代养生之术,如穴位按摩和草药疗法。

除了修身养性,李静还很注重修养心性。他常常读书写字,倾听长者教诲,力求做一个有修养有内涵的人。他深信,只有修身养性,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境界。

一天,李静听说有一位名师正在城里讲学,于是便前去求教。那位名师看到李静的诚意和努力,便决定传授他更深层次的修身养性之道。李静如饥似渴地吸收着名师的教诲,不断完善自己的修行之路。

经过多年的修行,李静终于成为一位修身养性的高手。他不仅身体强健,气质高雅,而且心境平和,待人宽厚。他的修养之道成为了当地人传颂的佳话,也启发了更多年轻人去追求修身之道。

古代修身养性的小故事 篇二

古代有一位名叫张明的书生,天资聪颖,博览群书,但性格却颇为浮躁,时常为琐事而烦恼。他意识到自己的修养有待提高,于是决心走上修身养性之路。

张明开始每天清晨起床晨练,练习太极拳和静坐冥想。他还学习书法和绘画,以平复心境。在饮食方面,他开始注重健康饮食,少食辛辣刺激之物,多食清淡养生之品。

除了修身,张明还注重养性。他常常读经典之书,思考人生之道,与贤者交流,以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他深信,只有修身养性,才能真正达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一天,张明听闻有一位隐士在山中修行,于是前去求教。那位隐士看到张明的诚意和努力,便传授他更深层次的修身养性之道。张明虚心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修行之路。

经过多年的修行,张明终于成为一位修身养性的高手。他不仅心境宁静,领悟了人生的真谛,而且待人宽厚,成为周围人敬仰的对象。他的修养之道成为了一段佳话,也启发了更多人去追求内心的升华。

古代修身养性的小故事 篇三

  关于古代修身养性的小故事 大家了解过多少呢?修身故事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自身的问题,下面就是小编分享的 古代修身养性的小故事大全,一起来看一下吧。

  1、公孙仪拒收甲鱼的故事

  公孙仪是战国时鲁穆公手下的丞相。他特别喜欢吃新鲜甲鱼。于是送鱼的纷纷上门,但都被公孙仪一一回绝。公孙仪的弟弟对此很不理解。问:"你素来喜吃甲鱼,为何别人好心送来,你却不收呢?"公孙仪说:"正因为我喜欢吃甲鱼,所以才不能收。吃几条甲鱼固然微不足道,但倘若我经常收别人的礼品,那就要落个受。贿的坏名声,到头来连丞相的官位也会丢掉。到那时,为兄再爱吃甲鱼,恐怕也吃不成了。现在我不收别人的鱼,倒还可以安稳地做丞相,多吃几年我爱吃的甲鱼。

  2、吴隐之不惧饮贪泉的故事

  晋代人吴隐之任广州太守,在广州城外,见一池泉水名“贪泉”。当地传说饮了贪泉之水,便会贪婪成性。他信这些,照饮不误,饮后还写了一首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他在任期间,果然廉洁自律,坚持了自己的操守。

  3、包拯的故事

  包拯(公元999-1062),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是历史上最有名的清官。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开始立志要为国家出力,“竭忠死义”。包拯仕途的起点是知县,后历任知府、转运使等地方行政长官;担任过监察御史等监察大臣、户部副史等掌理国家财政的高级官员、都部署等军事要职;当过外交使节出使辽邦;最有名的是做过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他一生严于律己,身体力行,他在端州任知州,整顿吏治,打击贪。污,深受百姓欢迎,离任时当地精制一好砚相送,他都婉言谢绝,“不持一砚归”;他一生铁面无私,不避权贵,执法如山。对皇亲国戚、宦官权贵的不法行为,一律极力主张绳之以法。大力平,反冤狱,是包拯生前与死后深为百姓所赞扬和称颂的主要内容。

  4、王杰手好不要钱的故事

  清乾隆进士王杰为人刚直敢言,不附权贵。当时和坤在朝中专权,大臣都不取得罪他。惟王杰每每与其据理力争。有一次,议政完毕,和坤有意戏弄王杰,拉着他的手说:“好白嫩的手啊!”王杰正颜厉色地回答道:“王杰手虽好,但不能要钱耳!”和坤羞愧而去。

1.古代家风的小故事

2.古代有关感恩的小故事

3.古代民间故事

4.古代神话故

5.关于责任的古代故事

6.古代道德故事10则

7.古代通信故事

8.古代爱情故事

9.古代战争故事

10.古代趣味对联故事

古代修身养性的小故事(优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