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言传身教的故事(精选3篇)

时间:2011-08-01 07:47:1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郑板桥言传身教的故事 篇一

郑板桥,字子厚,号板桥,江苏苏州人,清朝著名书法家、诗人。他的书法工笔秀丽,行草皆精,更以诗文著称。除了在艺术上的成就,郑板桥更以其高尚的品德和为人师表的风范而为人称道。

郑板桥在教育子女方面更是一位典范。他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和孩子们一起书法,教导他们如何用心体会每一个笔画的韵味,如何修炼自己的性情。他不仅传授技艺,更是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子女。他对子女们严格要求,但同时又给予他们无限的关爱和鼓励,让他们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技艺,更是培养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郑板桥的故事也深深感染了他的学生。有一次,他的一位学生在书法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但郑板桥却没有为他高兴,反而严厉批评了他。学生很不解,问郑板桥为什么不为他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郑板桥说:“你的作品虽然技艺精湛,但是缺乏内在的灵气和生命力。书法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过程,只有在修炼自己的性情和修养的过程中,你的作品才能真正有灵气。”学生听后深有感触,决心更加努力地修炼自己,不再只是追求外在的技巧。

郑板桥言传身教的故事不仅仅是一部教育子女的典范,更是一部教育人的杰作。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和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让他们在修炼书法的过程中也在修炼自己的心灵。郑板桥的故事将永远流传下去,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内在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提升。

郑板桥言传身教的故事 篇二

郑板桥是清朝著名的书法家、诗人,他的作品精湛绝伦,被誉为“江南四大才子”之一。除了在艺术上的成就,郑板桥更以其高尚的品德和为人师表的风范而为人称道。他的故事不仅仅是一部教育子女的典范,更是一部教育人的杰作。

郑板桥言传身教,深深感染着他的学生。他不仅传授技艺,更是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子女。他教导学生们如何用心体会每一个笔画的韵味,如何修炼自己的性情。他对学生们严格要求,但同时又给予他们无限的关爱和鼓励,让他们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技艺,更是培养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郑板桥的教育理念也深深感染了他的学生。他强调修身养性,注重内在修养的培养。他认为书法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过程。只有在修炼自己的性情和修养的过程中,学生们的作品才能真正有灵气。他的学生们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不仅在书法上有了更高的造诣,更是变得更加谦虚、坚韧和有担当。

郑板桥言传身教的故事将永远流传下去,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内在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提升。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和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让他们在修炼书法的过程中也在修炼自己的心灵。郑板桥的故事不仅仅是一部教育子女的典范,更是一部教育人的杰作,将激励后人不断追求卓越和完美。

郑板桥言传身教的故事 篇三

郑板桥,大家可能都十分熟悉,他是清代著名的画家,“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名燮,字克柔,板桥是他的号。他是江苏兴化人,自幼家贫,四岁丧母,刻苦读书,先后考取秀才、举人、进士,曾在山东范县、潍县等地做过知县。后来因为荒年为民请赈,又帮助穷人打官司,得罪了豪绅,罢官归里,卖画为生。下面是CN人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 文:

  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悱恻,毋为刻急也。

  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至于发系蜻蜓,线缚螃蟹,为小儿玩具,不过一时半刻便折拉而死。夫天地生物,化育够劳,一蚁一虫,皆本阴阳五行之气缊而出,上帝亦心心爱念。而万物之性人为贵,吾辈竟不能体天之心以为心,万物将何所托乎?

  我不在家,儿子便是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而姑纵惜也。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凡鱼餮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喜欢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

  夫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可将此书读与郭嫂、饶嫂听,使二妇人知爱子之道在此不在彼也。

  郑板桥的言传身教:

  小宝长到6岁以后,郑板桥就把小宝带在自己身边。他亲自教导儿子读书,要求每天必须背诵一定的诗文,并且经常给小宝讲述吃饭穿衣的艰险,并让他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洗碗,必须洗干净。到小宝12岁时,他又叫儿子用小桶挑水,天热天冷都要挑满,不能间断。由于父亲言传身教,小宝的进步很快。当时潍县灾荒十分严重。郑板桥一向清贫,家里也未多存一粒粮食。一天小宝哭着说:“妈妈,我肚子饿!”妈妈拿一个用玉米粉做的窝头塞在小宝手里说:“这是你爹中午节省下的,快拿去吃吧!”小宝蹦跳着走到门外,高高兴兴地吃着窝头。这时,一个光着脚的小女孩站在旁边,看着他吃。小宝发现这个用饥饿眼光看着他的小女孩,立刻将手中的窝头分一半给了小女孩。郑板桥知道后,非常高兴,就对小宝说:“孩子,你做得对,爹爹真喜欢你!”

  郑板桥对于女儿也非常关心。在他的影响和熏陶下,女儿在诗画方面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平。眼看女儿就到出嫁年龄了,还未找到合适的对象。他主动为女儿选择了对象,并且一反婚事大操大办的传统,自己亲自将女儿送到男方家里,让男方家人做了几个小菜,以示庆贺。当他要返回时,才告诉女儿说:“这就是你的家,你就安心在这里过吧!”他为了表示自己对女儿婚事的祝贺,特意作画一幅做为嫁妆送给女儿,在这幅画上,他题写了一首小诗:“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最惭吴隐奁妆薄,赠尔春风几笔兰。”

  郑板桥非常注意对子女进行自立教育。直到临终前,他还要让儿子亲手做几个馒头端到床前。当小宝把做好的馒头端到床前时,他放心地点了点头,遂即合上了眼睛,与世长辞了。临终前,他给儿子留下的遗言:“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好汉。”这则遗言,是对子女的嘱咐,也是他对子女教育经验总结和概括.

  #拓展知识#

  郑板桥的爱子之道:

  1749年他在潍县当

知县时,给兴化县家里替他主管家务的堂弟郑墨写了封家书,嘱托郑墨怎样教育刚入塾就师的6岁儿子。在信上他抄录了前人的四首顺口好读的五言绝句,并嘱咐家人:“令吾儿且读且唱,月下坐门槛上,唱与二太太、两母亲、叔叔、婶娘听,便好骗果子吃也。”

  那四首诗都是反映封建社会对农民的惨重压榨和农民的苦难生活的。他在家信中说:“夫读书中举中进士作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作个好人。可将此书(信)读与郭嫂、饶馊听,使二妇人知爱子之道在此不在彼也。”他极力反对有些读书人“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作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田产。起手便错走了路头,后来越做越坏,总没有个好结果。”这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对学生和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克服只重视考分忽视德育的倾向,是有裨益的。爱子,特别是爱独生子,是人之常情,但爱需要正确的方法、手段。正如郑板桥在信中说的:“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以其道”是真爱,不以其道是假爱。今天一切爱子者和一切爱高材生的师长,也当从郑氏“爱之必以其道”中汲取教益。如果忽视德育,说不定还会造就出“不肖子孙”来。

郑板桥言传身教的故事(精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