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亿有多大教学课件
导语: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一亿有多大,也许你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课题,也许你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会有这样一节课呢?它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呢?的确新课程第一次将“一亿有多大”引入小学数学的课堂必有它的理由。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进行阐述想,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说新的课程理念及我的设计思路
数学新课程标准将一亿有多大安排在第二学段数与代数的知识体系中,且安排在认数和计算器教学之后,其目的是相当的明显的。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亿以上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但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常常出现错误,这往往与数的概念不清楚、数的感受不丰富有关。在“认数”和“用计算器计算”这二单元后,安排这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根据这一目标,苏教版新课程数学教材出现了这崭新的一课《一亿有多大》。
活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特征。新课程指出:“教师应向儿童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揭示规律,建立概念,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特点,我设计这节课时,主要以各种教学活动贯穿始终,如:“称一称”、“数一数”、“排一排”、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动脑思考、合作交流,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努力营造一个学生乐学,课堂气氛轻松愉悦的立体的开放式教学环境。
二,说教学目标
通过认真的推敲与把握,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目标
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从不同角度对1亿进行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能用倍比法或归一法解答有关1亿的问题,能借助计算器处理较复杂的数据。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猜想、讨论、计算等过程,初步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愿意与他人合作,与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对学生“学情”的调查与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导向,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的。
重点:经过探究1亿有多大的活动,使学生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象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
教学难点: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四,说一说我的教学理念(既我的教法和学法学法)
1、数学知识生活化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用应用于生活。在本节课中,我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熟悉的大米由少到多的感性体验引入新课,让学生充分体会生活中的数学。本课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的情境符合学生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经验,无疑,这将是学生理想的数学学习起点。
2、学科知识综合化
学生的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因而数学应体现综合的思想。我们应用“大数学观”的理念将数学与其它学科有机融合起来。在教学中,数学与学校生活、自然、社会、常识、人文地理等知识有机融合,充分体现了“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这一人文理念。
3、学习方式多样化
《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标准》也极力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故本课设计时极力凸显这一教学理念。
4、学习过程体验化
新的数学课程理念认为:过程是一个课程目标。“学生要想掌握数学,就必须用内心创造与体验的方法学习数学。”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各自的思维方式、智力水平是不一样的,因此,数学学习的过程又必须让学生尽可能地经历合作和交流,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通过互动体验认识数和数学思想,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说教学策略和方法
本课的设计与实施,是一段艰难的'过程,同时,更是一段充满着创造与激情的过程。我把本课的教学大致分成了四个部分。
活动一
情境引入,发展数感
在课的一开始,我设计了一个小故事引入了“1亿”,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出米粒由少到多的变化,直观反映出学生对数的认识由小到大的变化过程。并且质疑1亿粒大米有多少,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新的学习活动。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自然而然地进入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凸显生活实际,力图给学生创造一个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活动二
实际操作,初步感知
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四人小组的活动估算出1亿粒大米有多重,使学生从质量的角度初步感受1亿有多大。我大致把它分成6步:第一步:老师提出问题
你能猜想出1亿颗大米到底有多重吗?(学生猜想)接着老师继续提出问题:我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巧妙的称出1亿大米到底有多重?(学生讨论)。第二步:教师引导出设计方案:把1亿粒大米称一下
方案1、先称出100粒大米的重量,再除以100,再算出1粒大米的重量,最后乘1亿,算出1亿粒大米的重量。(或用倍比关系算)方案2、先称出10克大米,再除以大米的粒数,最后乘1亿,算出1亿粒大米的重量。第三步:教师提出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方案计算出1亿粒大米的质量,请写出计算过程以方便后面的汇报,可以用计算器来帮助计算。第四步:学生分组计算。第五步:各组汇报结果,教师板书,感受1亿粒米的多少。
第六步:知道这些信息后,你有什么感想?(教育学生要爱惜粮食)
设计意图: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自己去建构知识而形成“知识链”的过程。因此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很大的发展。而开放化的教学能切实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的设计真正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并为下一个活动作好铺垫。
六,说预设实施效果
本课的立意始终围绕着生活展开教学活动,让数学的知识紧密地贴近生活的原型,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学习之初,学生通过多媒体感受米粒由少到多的变换,建立了对一亿的感性认识;学习过程中,通过与伙伴的实践,交流、合作、学生逐步地完善了对一亿的理解,形成了比较准确的理性认识;最后,学生带着这些理性的思维去发掘生活,对一亿产生了更深层次的联想。整个学习的过程,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从生活出发,透过现象看本质、最后回归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学习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