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生借书说》课文和翻译

时间:2016-09-08 07:14:3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黄生借书说》课文和翻译

  《黄生借书说》这篇文言文相信很多人都读过,那么有关《黄生借书说》的课文和翻译哪里有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黄生借书说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黄生借书说》课文翻译

  读书人黄允修来(向我)借书。我把书交授给他并且告诉他说:

  书不是借来的就不能(认认真真地)去读。你没听说过那些藏书的人(是怎样读书)吗?《七略》(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著作,分为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七部)、《四库》(唐朝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的藏书,有《经》、《史》、《子》、《集》四库。这里《七略》、《四库》都指内府藏书),是天子的藏书,然而天子中读书的人有几个呢?那些搬运起来使牛累得流汗,放在家里塞满了屋子的,是富贵人家的书,然而富贵人中读书的有几个呢?其余那些祖辈和父辈收藏(的书籍),子辈孙辈随便丢弃的就不用说了。不只读书是这样,天下的事物(也)都是这样。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却勉强向别人借来,(他)一定担心别人催着要还,因而就显出忧惧的样子,抚摸玩赏那东西久久不能停止,心想:“今天存放(在我这里),明天(就要给人)拿回去,我不能再看到它了。”如果(这东西)已经被我所拥有,(我)一定会(把它)捆扎好放在高处,保存起来,说一声“姑且等到另外的日子再看吧。”

  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是家里贫穷,很难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藏书很多。(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在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我那种迫切(求书的心情就)像这样。所以(只要)有看过的书就记在心里。(我)做了官以后,薪俸花出去了,书籍买来了,屋里到处都堆放满了,蠹虫丝迹时常覆盖书册。这样以后我(才)感慨借书读的人是(那么)用心专一,而自己少年时候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的啊!

  如今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不过我把书公开,慷慨出借和姓张的吝惜书籍,(不肯出借,)似乎并不相同。这样看来,那么是我本来不幸遇到了姓张的,而姓黄的年轻人本来幸运遇到我吧?(黄生)懂得了(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运,那么他读书一定会专心,而且他还书也一定会很快。

  (我)写下这篇说,让(它)和书一起(交给黄生)。

  注释

  [1]选自《小仓山房文集》。

  [2]生:古时对读书人的通称。

  [3]授:交给,交付。

  [4]子:对人的尊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您”。

  [5]七略四库,天子之书:七略四库是天子的书。西汉末学者刘向整理校订内府藏书。刘向的儿子刘歆(xīn)继续做这个工作,写成《七略》。唐朝,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的藏书,有经、史、子、集四库。这里七略四库都指内府藏书。

  [6]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那汗牛塞屋的是富贵人家的藏书。这里说富贵人家藏书很多,搬运起来就累得牛马流汗,放置在家里就塞满屋子。汗,动词,使……流汗。

  [7]祖父:祖父和父亲。“祖父”相对“子孙”说。

  [8]弃者:丢弃的情况。

  [9]无论:不用说,不必说。

  [10]然:这样。

  [11]夫(fú)人:那人。指向别人借书的人。

  [12]强(qiǎng):勉强。

  [13]惴惴(zhuì):忧惧的样子。

  [14]摩玩:摩挲(suō)玩弄,抚弄。

  [15]业:业已、已经。

  [16]高束:捆扎起来放在高处。束,捆,扎。

  [17]庋(guǐ):放置、保存。

  [18]姑:姑且,且。

  [19]俟(sì):等待。

  [20]异日:另外的。

  [21]尔:语气词,罢了。

  [22]难致:难以得到。

  [23]与:给。

  [24]形诸梦:形之于梦。在梦中现出那种情形。形,动词,现出。诸,等于“之于”。

  [25]切:迫切。

  [26]如是:这样。

  [27]故有所览辄省(xǐng)记:(因为迫切地要读书,又得不到书。)所以看过的就记在心里。省,记。

  [28]通籍:出仕,做官。做了官,名字就不属于“民籍”,取得了官的.身份,所以说“通籍”。这是封建士大夫的常用语。籍,民籍。通,动词,表示从民籍到仕宦的提升。

  [29]俸:俸禄,官吏的薪水。

  [30]落落:堆积的样子。

  [31]素蟫(yín):指书里蠹虫。

  [32]灰丝:指虫丝。

  [33]卷(juàn)轴:书册。古代还没有线装书的时期,书的形式是横幅长卷,有轴以便卷起来。后世沿用“卷轴”称书册。

  [34]少时:年轻时。

  [35]岁月:指时间。

  [36]类:似、像。

  [37]公:动词,同别人共用。

  [38]吝:吝啬。

  [39]归:还。

  [40]为一说,使与书俱:作一篇说,让(它)同书一起(交给黄生)。

  拓展:袁枚简介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生于1716年,逝于1797年,享年81岁,是清朝乾嘉时期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文学评论家,生平以自由洒脱,狂放不羁著称,留下许多风流韵事,代表作品有《随园诗话》及《补遗》,《小仓山房集》、《子不语》、《续子不语》、《随园食单》等。袁枚自幼熟读读书,擅长写诗作词,在乾隆四年也即1739年,年仅24岁的袁枚考中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学士。乾隆七年即1742年,袁枚被外调做官,先后做过沭阳、江宁、上元等地的知县,袁枚执政清明,不畏权贵,颇有政绩,在乾隆十四年时,袁枚父亲去世,遂辞官回乡养母,同时在江宁也即今南京购房安居,所买随园经袁枚的翻修改造,成为了当时著名的私人园林,而袁枚也被世称为随园先生。袁枚在67岁时服完母丧后,开始远途游山玩水,先后游览过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广东罗浮山、丹霞山、武夷山等地,袁枚在游历期间写下众多散文游记,直到去世的当年,81岁高龄的袁枚还在出游吴江,要知道古时候,交通不便,沟通不畅,袁枚以老年之态还能畅游全国山水,精神可嘉,勇气可嘉。

  袁枚为什么会辞官呢?为什么自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随园主人呢?乾隆十四年,袁枚父亲突然逝世,于是辞官回家照顾母亲。可见袁枚不仅是一位好官好诗人,同时还是一个孝子。辞官之后在江宁买一座废弃的园子,经过一番修缮后取名为“随园”,世人称他为随园先生。我想这就是随园老人,随园主人的由来吧。袁枚为人正直,不喜欢官场的勾心斗角,四十岁就辞官了。辞官后定居江宁,住在小仓山下面,所以晚年自号仓山居士。袁枚晚年生活十分安逸,游历各大名山,与当时很多诗人交往十分密切。袁枚官场上是一位好官,诗团上是一名著名诗人,生活安于闲情逸致。

  袁枚号什么,号简斋,字子才,号简斋,是清朝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文学评论家,出生于1716年,逝世于1797年,生平事迹多以“好吃”、“好色、“好游”著称,是“性灵说”学派的代表诗人。袁枚的《随园诗话》、《小仓山房集》、《随园食单》等著作,都是传世名著,受到后世许多文人骚客的推崇。袁枚作为清朝文学“性灵说”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文章要抒发真性情,不必拘泥于文制体裁,袁枚的这种主张得到了当时一大批追随者,也因此袁枚所写的诗作,不拘古法,自由市侩而被某文人批评为文法欠佳,不值一提,袁枚的文学成就在当时还是很有争议的,毕竟作为一个新派代表,其文学价值并没有历史可考性,要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才能出真理。袁枚不仅文学倡导自由率性,为人处事也是一脉相承。

  袁枚年少才名在外,24岁中举入仕,但是33岁就辞官归隐,在随园住了十几年,只做了一件事,文人消遣,袁枚对美食和美色有同样的执着,写下了吃货圣经《随园食单》,对美色则是男女通吃,袁枚在知天命之年还在纳妾,广寻美女,袁枚对此还说出了一句名言“好色无关人品”,真是后世同道之人的福音,袁枚还是清朝第一位有商业头脑的文人,他建造的随园,初期以私家厨房招徕客人,待随园声名鹊起时,袁枚便在随园里卖他所写的著作《随园食单》、《随园诗话》等,袁枚就凭这两进项,赚得盆满钵盈。

《黄生借书说》课文和翻译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