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阅读答案

时间:2012-04-07 09:35:5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通用15篇)

  在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人都需要跟阅读答案打交道,阅读答案具有开放性,不是唯一的,我们要敢于辨证扬弃,吸取精华,弃其糟粕,使其更完善。什么类型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孙权劝学》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1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钱行于郊衢,抚节悲欢声震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选自《列子·汤问》,有删节)

  1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

  (1)及鲁肃过寻阳( ) (2)未穷青之技( )

  13.文中画波浪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B.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C.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D.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1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2分)

  (2)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2分)

  15.读了甲乙两文,你认为孙权和秦青在劝说艺术上有哪些高妙之处?吕蒙和薛谭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4分)

  1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

  (1)等到及鲁肃过寻阳( ) (2)未尽,即指没有学完

  13. D.

  1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你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于是薛谭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15.二人都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达到劝人的目的。孙权是现身说法,直言劝说,提出要求,易为人所接受;秦青则不说话,以自身的行动,即演奏的高超技巧让秦青折服,从而达到劝人的目的。

  启示:我们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要满足于眼前所学,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才能达到更高的目标。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2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望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中年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①炳烛:点亮蜡烛。②昧:暗。③行:一样,相同。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 )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3)蒙乃始就学。( )

  (4)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

  2.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望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肃为什么要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成好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吕蒙是怎样成为一个有才略的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横线上的句子中可以看出,人生学习的最好时期是什么,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两个文段都是劝人学习的,从劝人的方法看,孙权和师旷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推托

  (2)粗略地阅读

  (3)于是,就

  (4)迟

  2.(1)我难道要你研究经典,做博士吗?

  (2)师旷说:为什么不点亮蜡烛呢? (重点词语翻译正确,意思对即可)

  3.因为吕蒙已成了一个很有才略的人。(意思对即可)

  4.吕蒙听从孙权的劝告,努力学习,便成了一个有才略的人。(意思对即可)

  5.青少年时期。每一个青少年都应该珍惜这人生学习的黄金时段,努力学习。(意思对即可)

  6.孙权是以自己和吕蒙比较,现身说法说服吕蒙。师旷则用形象的比喻讲明老年学习的重要,从而说服晋平公。(意思对即可)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3

  (一)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二)炳烛夜谈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③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盲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线词。(6分)

  (1)卿今当涂掌事( ) (2)但当涉猎 ( )

  (3)蒙辞以军中多务 ( ) (4)及鲁肃过寻阳( )

  (5)恐已暮矣 ( ) (6)盲臣安敢戏君乎 ( )

  【小题2】《孙权劝学》中有两个成语,请写出成语并解释含义。(3分)

  【小题3】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②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小题4】根据语段内容回答。(5分)

  (1)“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

  (2)吕蒙不愿学的理由和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分别是什么?

  【小题5】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2分)

  答案

  【小题1】当权,当道 粗略地阅读 用 到 担心 怎么、哪里

  【小题2】吴下阿蒙(0.5分) 解释: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后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1分)

  刮目相待(0.5分) 解释: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1分)

  【小题3】①读书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新眼光来看待(我),长兄为什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

  ②小时候喜欢学习,犹如白天刚刚出来的太阳。

  【小题4】(1)拜蒙母 与蒙结友(1分) 一方面说明了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1分)另一方面也是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2)军中多务(事务多) 恐已暮矣(年纪大)

  【小题5】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即可。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 “当涂、以、过”结合语境即可推断出意思,分别译为“当权”“用”。“到,经过”。“涉猎”与现代汉语的意思一致,应译为“粗略地阅读”。“安”是文言文中的固定用法的词语,译为“怎么”。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2】试题分析:平时的学习中应有积累,不仅知道其出处,更应知道其意思。一个是“吴下阿蒙”,出自“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后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另一个是“刮目相待”或“刮目相看”,出自“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能力。

  点评:对于出自文言文中的成语更要重视,不仅知道出自哪个句子,还要知道它们在原文中的意思和现在的用法,做到知其意且会运用。

  【小题3】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两个句子中的的关键词有“士、三日、少”等,“士”在句中应译为“读书人”,“三日”不是实指,应译为“几天”。“少”应读四声,译作“小时候”。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4】试题分析:第一问在原文中提取“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回答或用自己的话概括均可。第一问第二步,从鲁肃的行为可知,吕蒙才略的长进惊人,鲁肃发自内心地被吕蒙的才略所折服,愿意与之结交。第二问在原文中提取语句作答即可,第一篇中可提取“军中多务”,第二篇可提取人物的语言“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当然也可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作答。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及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审清题干,看清题干共几步,按步作答。能用原文语句回答的首选使用原文语句。需要概括作答的,要结合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根据关键语句,拟出切题的答案。

  【小题5】试题分析:分析题干“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可知,我们应从学习的角度谈体会。理解题干和文章内容可知,从四个人的身上可得到不同的启示,如从吕蒙、晋平公的身上,我们可以得到要热爱学习、珍惜时间、虚心听取他人建议的启示,从师旷、孙权的身上可得到要善于引导别人的启示。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点评:要大胆表述自己的感悟,根据原文内容,从人物的言谈、行为,事件的结果等当中得到启示,借用原文中的信息,组织成自己的语言,把个人的想法和感受表述出来。注意切题做答,语句通顺。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一)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二)炳烛①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注】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4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见往事耳

  (3)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4)及鲁肃过寻阳

  小题2: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蒙辞以军中多务或以钱币乞之

  B.炳烛之明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D.结友而别少而好学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小题4:孙权与师旷均劝学成功,但劝学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文意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4分)推辞、推托了解戏弄到了……时候

  小题2:(4分)A. C.

  小题3:(4分)①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吕蒙了。

  ②怎么有当臣子却戏弄他的君主的呢?

  小题4:(4分)要求联系文章内容说明观点。一个观点1分,分析1分。

  答题要点:孙权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有的放矢,注重实效;平等对话,坦率真诚,说清其中1个方面得1分。师旷委婉,巧妙设喻(1分)。

  小题1:

  试题分析:注意本题中古今异义的字词,比如“见”古义是“了解”,“及”是“到了……时候”。

  小题2:

  试题分析:A项“以”皆为“用”,C项“为”皆为“做”。B项“之”一为“的”一为舒缓语气不译,D项“而”一作连词一作助词。

  小题3:

  试题分析:第一句,卿:对对方的爱称;才略:才能谋略;非:不;复:再。第二句,安:怎么;为:做;而:却;戏:戏弄;其:他的;君:君主。

  小题4:

  试题分析:理解文章内容,孙权是以事(自己的情况)劝学,师旷是用比喻的方法来劝学,要运用文中具体的情节来说明他们劝学的不同。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5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阅读:

  1.说说下面加点的词表现了说话者怎样的语气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本文主要通过( )来刻画人物

  3.鲁肃的话表现他( )的感情

  4.文中孙权善权,请结合实际对不爱学习的艾万同学进行“劝学”(不超过50字):

  参考答案:

  1、

  (1)我难道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治经为博士吗?

  (2)只是粗略的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3)长兄你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了?

  2、对话

  3、惊叹

  4、你如果不好好学习就没有成就,长大就会遭到社会的抛弃,让自己无比后悔。(仅供参考)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6

  孙权劝学 (10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小题1】解释划线的词。(2分)

  卿今当涂掌事( ) 卿今者才略( )

  【小题2】下列划线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但当涉猎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蒙乃始就学

  C 即书诗四句 孤常读书 D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蒙辞以军中多务

  【小题3】翻译句子(4分)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小题4】《孙权劝学》用 形式展开故事情节,说明了 。(10个字内)(2分)

  答案

  【小题1】(当权 ) (才能谋略)

  【小题2】( A )(2分)

  【小题3】翻译:

  ①我难道想让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耶!(2分)

  ②士别三日(读书人、有志向的人分别三天、几天)就要重新另眼看待(2分)

  【小题4】《孙权劝学》用 对话 形式,说明了说明学习的重要性。(10个字内)(2分)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7

  阅读短文完成小题(10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尸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小题1:解释下列横线词语。(2分)

  治经为博士( ) 但当涉猎( )

  小题2: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小题3:出自《孙权劝学》一文的两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小题4: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研究儒家经典 粗略的阅读

  小题2:(1)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由而不接受孙权的劝说。(2)你现在的才能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国的阿蒙了

  小题3:吴下阿蒙,刮目相看。

  小题4:略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3:本题考查对成语的认知能力。结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出成语即可。

  小题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结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来谈启示即可。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8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划线的词。

  ① 见往事耳( ) ② 即更刮目相待( ) ③及鲁肃过寻阳( )( )

  2、翻译下列句子。

  ①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②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请你用原文回答,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

  4、你认为吕蒙推辞的理由是什么?

  5、请你用原文回答,孙权是如何说服吕蒙的?

  6、比较我们以往所学的仲永与本文的吕蒙,谈谈你从这两个人物身上所受到的启示

  参考答案:

  1、①了解 ②重新 ③到了……时候,到。

  2、①相隔几天,就要重新另眼看待了。

  ②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3、“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自以为大有所益。”

  4、军中多务。

  5、“略”

  6、“略”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9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洽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

  B.①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②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

  C.①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②宋何罪之有

  D.①肃遂拜蒙母②遂与外人间隔

  2.文章中隐含的两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你对“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刮目相待,吴下阿蒙

  3.这句话的意思是:我难道是要你去阅读经书当博士吗?我只不过是叫你应当多读点书,熟悉一些历史罢了。这句话写出了孙权对读书目的的看法,揭示了读书并不仅仅是为了求取功名,更重要的是为增长见识阅历。

  4.用自己读书的切身体会来劝吕蒙学习的。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10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加粗字的意思。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3)及鲁肃过寻阳( )

  2、翻译下列句子。

  (1)蒙辞以军中多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自身经历谈谈本文给你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2)浏览/粗略地阅读。

  (3)到了————的时候。

  2、(1)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2)士别三日,就要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了。

  3、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4)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或意见5)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6) 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近的人也要学习,让社会也一起进步。7) 做人不能太骄傲,要谦虚。8)劝人要讲究策略。9)不能找借口轻言放弃。10)只要发奋学习,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11

  文言文阅读(9——14小题,共18分)

  [甲]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丙]行路难(其一)(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B.当余之从师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色愈恭,礼愈至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D.益慕圣贤之道 自以为大有所益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D.蒙乃始就学。

  11.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

  12.[甲][乙]两文都是长者劝后辈读书,劝说方式有何相同之处?宋濂、吕蒙两人的成功对你有什么启发?(4分)

  13.[丙]诗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这样写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2分)

  14.[丙]诗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的“破”“挂”妙在何处。(2分)

  参考答案:

  9.B(B均为在主谓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A 向/ 在;C周到/达到(要求);D更加/益处)

  10.D

  11 ①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看到许多(各种各样的)书。(关键词:“以是”“假”)②吕蒙用军中事务多(为借口)推辞。(关键词:“辞”“以”)

  12.相同之处:孙权和宋濂在劝勉后辈读书时,都是现身说法,以个人读书经历来勉励后辈。(2分)启发:要想学有所成,必须不畏艰辛,虚心求学,刻苦读书;学习的起步晚了,只要坚持不懈,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2分)

  13.诗人盼望自己也有姜太公(吕尚)、伊尹他们那样的官运(或诗人盼望自己也有姜太公(吕尚)、伊尹他们那样,靠近皇帝身边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

  14.“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或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能冲破重重阻力,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目标)。(意思对即可。)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12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资治通鉴》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但当

  B.见往事耳(了解)涉猎(应当)

  C.自以为大有所益

  D.非复吴下阿蒙(收复)(好处)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孰若

  曾不若孀妻弱子孤

  B.蒙乃

  久而乃和始就学

  C.卿今者

  二者不可得兼才略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在乎山水之间也

  11.下面对本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刮目相看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这两个成语均出自本文。

  B.文章中,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的,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味道,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C.本文通过写鲁肃、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D.鲁肃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3分)

  译文: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分)

  译文:

  20xx年广西区百色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9.D(应为再)

  10.A(A项两个若均译为如或比得上;B项第一个乃译为于是,第二个乃译为才;C项第一个者附在时间词后,译为……的时候,第二个者附在数词后,译为个、样、种;D项第 一个乎是感叹语气,译为啊,第二个乎是介词,相当于于)

  11.C(正面不正确,应为侧面)

  12.(6分)

  (1)(3分)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为由推辞(托)。(辞翻译正确给1分,以……多务介词结构后置翻译正确给1分,译文表达通顺给1分)

  (2)(3分)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传授经学的学官吗?(岂治博士翻译正确给2分,译文表达通顺给1分)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13

  阅读《孙权劝学》,完成小题。(10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 ②但当涉猎( )

  ③及鲁肃过寻阳 ( ) ④卿今者才略( )

  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的“以”与“蒙辞以军中多务”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B.或以钱币乞之。

  C.自以为大有所益。D.此独以跛之故。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小题4:吕蒙从“吴下阿蒙”到令人“刮目相待”给你的学习启示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通“耶”,语气词,相当于“吗” 只到了……的时候 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与谋略

  小题1:B

  小题1:士别三日,就应重新另眼相看。

  小题1:开卷有益,要多读书,读好书,这样才会学有所成。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B与例句“以”都是“用”。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只要观点正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14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孙权劝吕蒙读书是因为吕蒙“当……学”,但起初吕蒙以“军中多务”为由加以推辞。

  2. 孙权要求吕蒙怎样读书?

  答: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 古代不同身份的人,称谓是不一样的:“卿”是古代君对臣,上对下,长辈对晚辈及朋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孤”是古代王侯的自称;“寡人”是古代诸侯对臣下的自称。

  4.文段选自《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司马光是北宋 (朝代)政治家,史学家。

  5.“博士”在文中的意思是古代研究经学的最高官职名称,今义是指学位的最高一级。

  6.有一个成语出自本文,它是刮目相看,意思是古代研究经学的最高官职名称。

  7.“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意在说明什么?

  答:说明了学习给吕蒙带来的巨大变化。

  8.古今中外有许多表现劝学内容的名句,请写出一句。

  答:少壮不努力,老大独悲伤

  9.吕蒙的变化印证了一个成语刮目相看.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15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卿今者才略,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选出对文章有关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

  A.孙权动学突出的是“善劝”,鲁肃与吕蒙的话,突出的是鲁肃对吕蒙的“赞叹”。

  B.吕蒙“就学”之后其长进之快,大大超出了孙权当初对他的期望。

  C.吕蒙“就学”之前是一个缺少常识、才干和谋略都不突出的人。

  D.本文描写了三位人物,其中以吕蒙为主,孙权、鲁肃次之。

  2.下列句中加粗的意思相同吗?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他正在北大攻读博士。

  3.文中哪些语句表明吕蒙读书已经有了长进?这属于什么描写?

  4.从孙权的语言看,你认为孙权这个人有什么特点?

  5.联系课文试从“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两方面阐述孙权是如何劝学的。

  参考答案

  1.D

  2.不同。

  (1)句“博士”为古代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2)句指学位的名称

  3.又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昔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些描写属于侧面描写。

  4.孙权善于劝说,对吕蒙亲近、关心、期望而不失君主的身价。

  5.吕蒙因其“当流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接着用自已读书的体会、现身说法,“孰若孤?……大有所益”指出“学”的可能性。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