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阅读答案15篇
在各领域中,我们都离不开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教师进行阅卷打分时的参考,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醉翁亭记》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1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这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上文可分为几个层次?用文中的原话概括各层次的层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上文场面描写的内容,有下面几种不同的概括:
A.铺张热闹,B.简朴欢乐,C.与民同乐,D.忧国忧民。你认为哪一种恰当?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文文意,为下面一句话加一个上联或续一句下联。(不必过分强调格律)
山肴杂陈太守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说,《醉翁亭记》是纯粹写山水风月的文章;也有人说,它的内涵远远不止这些。根据上面语段的内容,适当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可分为四个层次。依次为: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2.
B.较恰当。虽然“鱼肥”“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看起来有些铺张,但都是就地取材,说不上奢侈。全文又是以“乐”贯穿始终,所以“欢乐”也比一般性的“热闹”来得恰当。
3.参考答案:老少往来滁人游,觥筹交错众宾欢(不必过分强调格律,意思对即可)。
4.参考答案:文章蕴涵着浓厚的乐民之乐的思想。如本段开头写游人之多,“与民同乐”的思想就在言外。全文最后一段中“太守之乐其乐”也表达了这个意思。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2
(甲)
至于负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测;山看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①,欧阳公②作州之二年,构③亭日“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义。既又直④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⑤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⑥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皆公乐哉?乃公寄意于此也。
节选自曾巩⑦《醒心亭记》
注释:①涯:岸边。②欧阳公:即欧阳修。③构:搭建。④直:当,临。⑤洒然:洒脱的样子,形容毫无拘束。⑥吾君:指皇帝;优游:悠闲自得;无为:清静自然。⑦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此文是作者应其师欧阳修之托而写的。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1)伛偻提携 伛偻:
(2)泉香而酒洌洌:
(3)杂然而前陈者 杂然:
(4)则必即丰乐以饮 即:
10.下列各组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临溪而渔 则必即醒心而望
B.行者休于树 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C.以见夫群山之相环 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D.醒能述以文者 君子深造之以道(《孔孟论学习》
11.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12.(甲)文的“太守之乐”与(乙)文中的“公之乐”分别指什么?(2分)
9.(1)驼背,指老年人。(2)清。(3)错杂的样子。(4)就,靠近,到。
(4分。每小题1分)
10.B(3分)
11.(1)脸色苍白,头发雪白,昏昏(或“东倒西歪”)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醉了。(2)大概可以称得上是善于在山水之间寻找快乐了。
(4分。每小题2分,关键词语理解正确、句式翻译恰当即可)
12.(甲)文“太守之乐”指与民同乐,乐民所乐;(乙)文“公之乐”指国家安定,百姓丰衣足食(答“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太平,人民幸福”“国泰民安”等都可)
(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3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选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A.环滁/皆山也
B.而乐/亦无穷也
C.负者/歌于途
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名:_______
(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晦:_______
(3)行者休于树于:_______
(4)临溪而渔 渔:_______
3.用现代汉浯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被贬滁州知州,自号“醉翁”。细读文章,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1)命名(2)暗(3)在(4)捕鱼
3.(1)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于山水之间啊。
(2)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意对即可)
4.表达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4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节选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 树林阴翳( ) (2)游人去( ) (3)乐其乐也( ) (4)念无与为乐者( ) (5)盖竹柏影也( )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⑵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7.【甲】段写太守日暮醉归这一段有描写、叙事、更融入了和两种表达方式,表现出全文主旨。(2分)
18. 【甲】【乙】两文都是作者在被贬期间所写,请比较其在思想感情上异同。(4分)
阅读答案:
15.(5分)⑴翳:遮盖;⑵去:离开(3)乐:以…为快乐(4)念:考虑、想到(5)盖:大概是(共5分。每空1分)
16.(4分)⑴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2分)
⑵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2分)
17.(2分)抒情 ;议论 (共2分,每空1分)
18.(4分)示例:相同:面对贬谪不沉沦,在大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表现出旷达情怀。
不同:苏轼情感复杂,既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又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欧阳修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以宽和仁爱之心“与民同乐”。(共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5
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选段),回答问题。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面加粗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B.已而夕阳在山 游人去而禽鸟乐
C.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D.颓然乎其间者 在乎山水之间也
2.解释加粗的词语。
①负者歌于途 负:_______
②杂然前陈者 陈:_______
③觥筹交错觥:_______
④山肴野蔌蔌: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①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极力渲染了一个“乐”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①背 ②摆放 ③酒杯 ④蔬菜
3.①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②游人们知道跟随太守游玩快乐,而不能知道太守把他们的欢乐当作乐趣。
4.为下文写太守乐作铺垫,反映欧阳修治理有方,这里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
5.写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思想。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6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临溪而渔——身临其境
B.山间之朝暮——暮色苍茫
C.杂然而前陈——推陈出新
D.觥筹交错——一筹莫展
2.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字的意思。
(1)云归而岩穴暝 暝:___________
(2)佳木秀而繁阴 秀: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简洁的语言归纳第②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1)昏暗
(2)滋长
3.早晨到这里游玩,傍晚回去,欣赏四季不同的景色,乐趣是无穷尽的啊。(意对即可)
4.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意对即可)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7
1.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
(1)环滁皆山也 环:__________
(2)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__________
(3)野芳发而幽香 发:__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1段在总写滁州山景后,由远及近依次写了“西南诸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醉翁亭”等景物。
4.概括选文第2段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欧阳公记①成;远近争传……凡商贾②来,亦多求其本,所遇关征③,以赠官,可以免税。
[注]①记:指《醉翁亭记》。②商贾:商人。③关征:查税征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围绕(2)情趣(3)开放
2.给它起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已的别号来称它的。
3.琅琊山 酿泉
4.描写山间的朝暮变化,四季不同的景色及出游的乐趣。
5.《醉翁亭记》在当时备受人们的推崇,反映其艺术价值高、影响大。(意对即可)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8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7-11题。(15分)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①。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②,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③。蒲苇莲芡④,有A之思;椅桐桧柏,有B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⑤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鳌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客。 (节选自苏轼《灵璧张氏园亭记》)
[注释]①灵壁:即今安徽灵壁县。张氏之园:为宋仁宗时殿中丞张次立的庄园。汴(biàn):汴水。 ②余浸:支流。 ③岩阜:假山。 ④芡(qiàn):水生植物。 ⑤富:丰饶的物产。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佳木秀而繁阴 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修竹森然以高 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为陂池 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将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深可以隐,其富⑤可以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细读[甲]文第二段文字,各用一个词语概括醉翁亭春秋二季景色的特点。(2分)
春季:_______________ 秋季: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你的理解,将“江湖”和“山林”两个词语恰当填在[乙]文中的A、B处。(2分)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11.[甲][乙]两文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抒发的感情大致相同,请作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7.(1)情趣 (2)开花,这里指滋长的意思。 (3)长 (4)把
(4分。解释对一个词语得1分。)
8.(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园中深广可以隐居,出产丰饶可以养家。(4分。每句2分,第二句的翻译意思对即可。)
9.春季:生机勃勃或姹紫嫣红 秋季:秋高气爽或秋水怡人 (2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10.A 江湖 B 山林 (2分)
11.甲乙两文都抒发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赞美之情。(3分。意近即可。)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9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9.上文的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11.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段介绍了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和“醉翁”这个号的来历。
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
C.第二段从“四时之景不同”这个方面表现山水之乐“乐亦无穷”。
D.“风霜高洁”“水落石出”写出了山间四季景色的特点。
参考答案:
9.宋欧阳修(2分)
10.有座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四角翘起、紧靠泉边的亭子,就是醉翁亭。(3分,关键词 “临”“于”)
11.B(3分)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10
一、回答问题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足原文。
2.《醉翁亭记》的作者是我国_____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________。
3.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描写“山间四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归纳第②自然段的段意。
5.第③自然段可分为四层,分别用三个字概括层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核心为________。
二、明察秋毫
《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醉翁亭记》阅读理解答案:
一、1.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晦明变化者 山间之朝暮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 行者休于树 前者呼 后者应 伛偻提携 往来而不绝者 滁人游也
2.宋 欧阳修
3.(1)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 水落而石出者
(2)太守之乐其乐
4.写山间早晚和四季的景色及其带给游人的无穷乐趣。
5.滁人游 太守宴 众宾欢 太守醉 太守醉
二、相同的是:他们都有积极向上的思想境界。《岳阳楼记》中的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抒发了与山水同乐的思想感情。
不同的是:《岳阳楼记》的作者“不以己悲”,以此规劝友人并勉励自己,表现了崇高的精神境界。而《醉翁亭记》的作者含有寄情山水来排遣谪居苦闷的情怀。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11
阅读文言文《醉翁亭记》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 野芳发而幽香 芳( ) ②佳木秀而繁阴 秀( )
②宴酣之乐 酣( ) ④觥筹交错 觥( )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① 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② 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3.文章勾勒出一幅“与民同乐”的图画,其中包括风景画和风习画,而风习画由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四个画面组成,其中________的画面是核心,其余三幅画面为写这幅画面服务,起到陪衬作用。
4.第一段主要写景,第二段主要写人。全文扣住一个“乐”字,请你结合已学过的知识,简要分析欧阳修的“乐”和范仲淹的“后天下之乐而乐”、五柳先生的“乐其志”中的“乐”的不同含义。
(二)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这个片段写了四种情况,从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每种情况的短句,依次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2.将“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翻译成现代汉语。
3.联系全文看,对作者在这个片段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山水之乐 B.与民同乐
C.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D.“醉”与“乐”的和谐统一
4.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境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一样具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所展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旷达胸襟。
(三)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醒能述以文者”中“文”指《____________》。
2.概括本段大意。
3.把“醉”与“乐”统一起来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作者用禽鸟之乐衬托____________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托____________之乐。
5.能表达“太守之乐”的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四)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醉翁亭记》选自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是宋代文学家。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醉翁之意( ) (2)得( )之心而寓( )之于酒也 (3)树林阴翳( )
3.用原文语句回答。
(1)奠定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醉乐统一,突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①段中写了哪些景物?按由远到近的顺序排列出来。
5.选文②段中写禽鸟之乐的作用是什么?
6.《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四岁丧父,家境贫寒,母亲荻秆画地教读,请你写出一二则中国历史上有关母亲精心教育儿子的典故,并用一句话加 以评价。
【参考答案】
(一)
1.①香花 ②滋长 ③尽兴地喝酒 ④酒杯
2.①老人弯着腰,小孩由大人抱着领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洲人在游玩。 ②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3.滁人游 太守宴 众宾欢 太守醉 太守醉
4.欧阳修的“乐”是与民同乐,表明他心中有百姓;范仲淹的先忧后乐,忧国忧民,立意更深;五柳先生是一种自得的田园之乐,追求的是独善其身。
(二)
1.①滁人游 ②太守宴 ③众宾欢 ④太守醉
2.背东西的人在途中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3.B
4.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三)
1.醉翁亭记
2.写宴会散,众人归的情景。
3.醉能同其乐
4.人 太守
5.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
(四)
1.欧阳修散文选集 欧阳修
2.(1)情趣 (2)领会 寄托 (3)遮盖
3.(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醉能同其乐
4.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5.衬托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6.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评价:略。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12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9.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春和景明 景: ②四时之景不同 景:
③而或长烟一空 或: ④把酒临风 把:
1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11.下列句中/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若夫/淫雨霏霏 B. 感极而/悲者矣
C. 其/喜洋洋者矣 D. 四时之景/不同
12.比较甲乙两个文段,在下面表格的空格处填上相应的内容。(3分)
文 段
写 景
抒 情
甲
一段
淫雨霏霏
二段
喜
乙
先写
山间之朝暮
乐
再写
13.乙段中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的乐与甲段中作者的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内涵有什么不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9.答案:①日光 ②景色 ③有时 ④持、执
评分:每小题1分,共4分。
10.答案:①(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②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语句通顺即可得分。
11.答案:B
评分 :选对得2分。
12.答案:
悲
春和景明
山间之四时
评分:每空1分,共3分。
13.答案:乙段中乐既抒发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又暗含作者寄情山水排遣谪居的苦闷情怀;甲段中的乐不只表示与民同乐的思想,而且表现崇高的思想境界。
评分:本题2分。只答相同点不得分。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13
游丰乐醉翁亭记
(明) 王思任
是时辛丑觐还,以为两亭馆我而宇之矣。有檄,趣令视事,风流一阻。癸卯入觐,必游之。突骑而上丰乐亭,门生孙教孝廉养冲氏亟觞之。看东坡书记,遒峻耸洁可爱。登保丰堂,谒五贤祠,然不如门额之豁。上醒心亭,读曾子固①记,望去古木层槎,有邃可讨,而予之意不欲傍及,乃步过薛老桥,上酿泉之槛,酌酿泉。寻入欧门,上醉翁亭。又游意在亭,经见梅亭,阅玻璃亭,而止于老梅亭,梅是东坡手植。予意两亭即胜,此外断不可亭。一官一亭,一亭一扁,然则何时而已?欲与欧公斗力耶?而或又作一解酲亭,以效翻驳之局,腐鄙可厌。还访智仙庵,欲进开化寺,放于瑯玡,从者暮之,遂去。
滁阳诸山,视吾家岩壑,不啻数坡垞②耳,有欧、苏二老足目其间,遂与海内争千古,岂非人哉?读永叔亭记,白发太守与老稚辈欢游,几有灵台华胥之意,是必有所以乐之而后能乐之也。先生谪茶陵时,索《史记》,不得读,深恨谳辞之非,则其所以守滁者,必不在陶然兀然之内也。一进士左官,写以为蘧舍③,其贤者诗酒于烟云水石之前,然叫骂怨咨耳热之后,终当介介。先生以馆阁暂麾,淡然忘所处,若制其家圃然者,此其得失物我之际,襟度何似耶?且夫誉其民以丰乐,是见任官自立碑也。醉翁可亭乎?扁墨初干,而浮躁至矣。先生岂不能正名方号,而顾乐之不嫌、醉之不忌也。其所为亭者,非盖非敛,故其所命者不嫌不忌耳。而崔文敏犹议及之,以为不教民蒔种,而导之饮。嗟呼!先生有知,岂不笑脱颐也哉?子瞻得其解,特书大书,明已为先生门下士,不可辞书。座主④门生,古心远矣。予与君其憬然存斯游也。
(选自《明代散文名篇集粹》,有删节)
注:①曾子固:曾巩,字子固。②垞(chá):土丘。③蘧(qú)舍:旅舍。④座主:古代进士称主考官座主。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檄,趣令视事 趣:催促
B.经见梅亭,阅玻璃亭 阅:观览
C.视吾家岩壑,不啻数坡垞耳 视:看
D.岂不笑脱颐也哉 颐:下颌
【答案】(3分)C
【解析】
试题分析:视:比较,与……相比。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癸卯入觐,必游之
B.从者暮之,遂去
C.深恨谳辞之非
D.而崔文敏犹议及之
【答案】(3分)C
【解析】
试题分析:C.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其他三项都是代词。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高考的一个高频考点,平时复习中要注意了解文言虚词在高考中的考查要求及题型种类。积累常考文言虚词的意义和基本用法。另外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同时还需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14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的词语。(4分)
(1) 临溪而渔
(2) 太守之乐其乐也
(3) 树林阴翳
(4)山肴野蔌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小题3】简要概括选文第一段的内容要点。(2分)
【小题4】说说选文作者寄寓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
【小题1】(4分)
(1) 到(2)助词 无意(3)遮盖(4)菜蔬
【小题2】(2分)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醉了。
【小题3】 写滁州人的游乐和太守的宴饮。(或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小题4】(2分)写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临”本义是“靠近”的意思;“之”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
考点:文言字词解释
点评:本题不难,这几个词是上课时教师讲到的,学生注意记忆即可。“之”在古文中有两种情况下“无意”,一种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即指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不能看作完整的一个句子(取消其独立),强调主谓之间紧密的联系,是一个完整句子,同时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这是古代汉语的语言现象。第二种是作语尾助词,如“公将鼓之”。本题中属于第一种情况。
【小题2】
试题分析:“苍”本指“白而无色”,本句中形容“苍老”,“颓然”指喝醉的样子,与句后的“醉”相关,“乎”为“在”,“也”表示语气,要译出来。
考点:文言句子翻译
点评:本题不难,句意明确,没有难解字。翻译文言句子,力求把每个字解释清楚,但又不是每个词词义的堆叠,要分析句子表达的含义作适当的调整,即增删个别字,添加省略的成分,转换个别字词的相近的意义。
【小题3】
试题分析:选文是场面描写,主要的人物有太守和滁州百姓,抓住第一段中的“太守宴”“除人游”两词概括即可。
考点:内容概括
点评:本题不难,文段内容易读易懂。概括文章内容,可以从两个点上考虑,一是人物,二是事件,看写了几个人,他们有什么行为,看写了几件事,大致的情况如何。
【小题4】
试题分析:抓住第二段“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理解,前半句是说百姓随从太守游玩而快乐,后半句中的是写太守真正的乐趣是为百姓的快乐而感到快乐,即与民同乐。
考点:作者思想情感理解
点评:本题不难,本问题是此课教学的是重点,教师会重点讲授。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可从作者具体的描述中体会,作者所写的人和事,使用的语言特点,表达的方式,无不蕴含作者自己的思想情感,阅读时要注意体会。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15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语。
(1)野芳发而幽香 发:______________
(2)山肴野蔌 蔌:______________
(3)杂然而前陈者 陈:______________
(4)觥筹交错 觥: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加粗的“而”字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云归而岩穴暝
B、学而时习之
C、泉香而酒洌
D、野芳发而幽香
4.联系全文看,对作者在这个片段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山水之乐
B、与民同乐
C、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D、“醉”与“乐”的和谐统一
参考答案:
1.(1)开放 (2)菜蔬 (3)陈:陈列,摆开 (4)觥:酒杯
2.①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了,云聚拢来,山里就昏暗了。
②容颜苍老,满头白发,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3.C
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