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象课文主要内容

时间:2012-04-04 08:20:4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黄河象课文主要内容

  黄河象属长鼻目真象科剑齿象属,是地球上早已灭绝的一种大象。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黄河象课文主要内容,欢迎查看。

  黄河象课文

  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大厅里,陈列着一具大象的古架,这就是古代黄河象骨骼的化石。这具大象骨架高四米,长八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化石骨骼安装起来的。看,前端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史上是很少见的。人们站在骨架前面,似乎看到一头大象正在昂首阔步向前跑。那么,这头大象的化石骨架是怎么形成的呢?

  大约二百万年前的一天,碧空万里无云,太阳炙烤着大地,蒿草丛似乎要燃烧起来了。远处,几棵栎树呆立不动,一群一群的羚羊和鸵鸟走来走去。一条弯弯的小河缓缓地向东南流去,岸边盛开着一簇簇美丽的鲜花。

  一群大象,在一头老年公象的带领下,扑踏扑踏地从远处走来了。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一望见前面有一条小河,它们就高兴地跑起来。

  老象跑在前头,最先来到了河边,它伸长了鼻子去吸水。可是河水很低,它够不着。它想,要是跨进水里,美美得饱喝一顿,再洗个澡,那有多好哇!于是它又往前走了一步!没想到它的右脚正好踩在一块椭圆的石头上,石头往下一陷,它抬起的左脚来不及往回收,一下就踏进河底的淤泥里,深深地陷了进去。又烂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老象侧起身子使劲挣扎,但是越挣扎身子越往下陷。它抬起头呼救,但是水立即向它的嘴里猛灌进去。

  紧跟在后边的象都停住了脚步,惊恐地望着在淤泥里挣扎的老象。它们吓得顾不上喝水,呆呆地站在岸边,又毫无办法……

  陷在淤泥里的老象终于不能再动弹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老象被河水冲积的泥沙掩盖起来。它的尸体腐烂了,骨骼和大牙慢慢地变成了石头一样的东西。

  二百万年间,大地起了巨大的变化,往日的草原上升了高原,一座座山岭耸出了地面,在老象安息的地方出现了一条新的大河——黄河。又不知过了多少万年。1973年的春天,甘肃省几个农民在这里挖掘沙土,忽然发现沙土中有一段洁白的象牙。他们立即向上级报告。后来在考古工作者的指挥下进行发掘。化石全部露出来了,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头大象的骨架,它斜斜地站在沙土里,脚踩着砾石。从它站立的姿势可以想象出它失足落水那一瞬间的情景。从它各部分骨头互相关联的情况可以推想出它死后就在原地没有被移动过,所以能保存得这样完整。

  因为在黄河边出土,这头大象被命名为“黄河象”。

  黄河象课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给课文分段,写出第二段各层的提纲

  2、朗读课文,并能按提纲简要复述课文

  3、了解科学家们假象的黄河象骨颌化石的来历及假想,依据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抓住主要内容,简要复述课文。

  第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通过昨天的.预习,你们知道这“黄河象”名字的来历吗?课文介绍的这具大象的化石,是1973年在甘肃省合水县马莲河畔发掘出来的。在自然博物馆参观时,看到一具高大的黄河象化石了吗?你想知道它是怎样挖掘出土的吗?你想了解科学家对它进行的考古分析及山此假想出来的一段故事吗?

  二、初读课文

  1、课文讲了黄河象什么事?

  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陈列着一具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科学家相依据化石形成的科学知识假想了它的来历。

  2、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给课文分段

  1、默读

  2、给课文分段

  (l)样子

  (2一9)假想办法

  (10)发现

  四、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

  为什么说这具黄河象骨架在象化石的发现史上是很少见的。

  2、讨论

  因为它高大

  高四米.长八米

  除了………外,全部由

  它完整

  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也………完整地保存

  所以在象化石的发现史上很少见

  五、学习第三段

  小声读,画山描写骨架的词语

  斜插泥土,脚踩砾石,原地未动

  根据什么,推想出这只黄河象死后未被移动?

  骨架完整

  填空:

  从它站立的姿势可以()出它失足落水那一瞬间的情景。从它各部分骨头相互关联的情况可以()出它死后就在原地没有被移动过,所以能保存得这样完整。

  2。读这一段

  这头大象当时干什么去了呢?为什么会有这种结局?科学家的假想,回答了我们的问题。

  六、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思考,科学家假想了几方面的情况呢?

  三个方面:

  l)时间,气候

  2)来到河边陷进去

  3)变化石

  2、这一段可分哪几层(三层)

  3、默读第一层,画出假想的时间,地理环境,气候,说说为什么这样假想

  炙热—一喝水

  弯弯小河—一有水喝

  这一层写了什么?

  4、指名读第二层,这一层写了什么情景

  疲劳和干渴——喝水——掉河里的原因

  用鼻吸水水浅够不着脚踩在石头上有淤泥左脚踩淤泥身重全身栽进河里科学家为什么这样假想。

  从发现的化石来看

  斜斜地插——身子一侧

  脚踩砾石——河边踩砾石上

  原地未动——陷进淤泥

  这一层写了什么,假想黄河象来到河边喝水,陷进淤泥里的景象

  5、指名读第9小节,这层写了什么?

  假想陷进淤泥里的黄河象变成化石的过程

  七、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假想了什么?

  2000万年地球发生了什么变化?黄河象呢?

  八、小结

  黄河象变化石的条件是什么?

  酷热,河流,淤泥

  二百万年,地壳变动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科学家假想的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及假想的依据,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2、朗读课文,练习复述假想部分。

  3、训练学生思维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点

  课文第二段,积累语言,体会语言,复述课文。

  三、教学用具

  一张展示大象骨骼斜插在河土中脚踏踩石的投影片,一张呈现大象骨架高大完整的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21课黄河象。初读课文时同学们对课文内容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在谁来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部分内容。请同学们打开书。三部分内容。首先讲了什么?

  课文讲了在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大厅陈设着一具黄河象的骨骼,它高大完整(这具骨骼有什么特征?)-高大完整

  打出投影:谁能看着投影再结合书上内容向大家描述一下黄河象怎样高大完整?

  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发现史上是很少见的,你知道为什么能完整地保存下来吗?

  从它各部分骨头相关联的情况可以推想出它死后没有被移动过。另外当地农民保护文物的意识很强,发现后马上报告,在上级的指挥下进行挖掘。

  课文还讲了些什么?还讲了科学家假想了黄河象成为化石的情景。

  那么科学家的假想是以什么为依据的?发掘时我们看到了怎样的情景?找出来读给大家听。

  看看投影片听老师把这段话读一遍,体会老师重读的词语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斜斜踩着想象推想)使句子的意思更准确,更符合实际。

  科学家根据发现发掘的样子,假想它成为化石的情景,这个故事发生在二百多万年前的一天,读读这个故事,感受一下故事最生动的一幕是什么?你认为描写生动的是哪一节,读给大家听。

  注:以上是熟读,第五节描写具体,写出了大象失足落水的一举一动,抓住这些词语再读读。

  我们刚才通过有语气的读,体会了科学家的假想是多么生动,那你认为这种想象合理吗?哪些地方合情合理?为什么合理?举例说说。分小组交流,选择汇报形式。以上是体会语气、思维和语言训练。

  师:科学家的假想是合理、严谨、完整,同时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能象讲故事一样把它讲出来吗?还可以加上体态语言,自己试着说说,自己练习。

  师:我给你开个头,请几位同学讲:(1)天气环境;(2)老象失足;(3)成为化石。以上是指导复述。

  师:除以上外课文还写了什么?大地变化-黄河-黄河象。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不懂?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有关黄河象的文章。科学家们即生动又合理的想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每一个古生物化石中,都蕴含着深奥的科学道理。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找来这方面的资料读读,也可以推荐给老师和同学。在课下王俊就极力向我推荐了一本书,我觉得的确是一本好书,现在请他把书推荐给大家。

黄河象课文主要内容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