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将相和课文的主要内容
《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将相和》这出故事宣扬的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将相和,平天下。以下是小编整理关于将相和课文的主要内容,以供参考。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有一回,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bi)。秦王知道了,就写一封信给赵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
赵王接到信非常着急,立即召集大臣来商议。大家说秦王不过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叫蔺(lìn)相如的,勇敢机智,也许他能解决这个难题。
赵王把蔺相如找来,问他该怎么办。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了。”
赵王和大臣们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把璧真的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蔺相如知道秦王丝毫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一回到宾馆,就叫手下人化了装,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miǎn)池会见。赵王和大臣们商议说∶“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蔺相如认为对秦王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大将军廉(lián)颇(pō)带着军队送他们到边界上,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
赵王到了渑池,会见了秦王。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fǒu)。”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王没占到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
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qīng),职位比廉颇高。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xuē]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将相和》课文分析
《将相和》通过记叙“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小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的经过,刻画了足智多谋、智勇双全的蔺相如,骁勇善战、勇于改过的廉颇的形象,再现了战国时期国家纷争的历史,揭示了“和为贵”的传统思想。
一、典型事例彰显个性。
三个小故事就是三个典型事例,人物的性格特点就在这三个典型事例中充分彰显。赵国得到“无价之宝”和氏璧,秦国倚强欲夺,赵国束手无策之际,蔺相如临危受命。“蔺相如想了一会儿”初显他的沉稳和镇定,“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表明蔺相如对“完璧归赵”已胸有成竹,想好了对策。蔺相如一出场就预示着他的足智多谋。待到与秦王以城换璧时,蔺相如察言观色,“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假借“璧有点儿小毛病”夺回和氏璧,然后理直气壮与秦王抗争,争取主动权;随后以“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为由,为派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赢得时间。举行典礼时,蔺相如大大方方的面对秦王,要求秦王先交城,否则“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陷秦王于不仁不义的两难之中。一个步步为营,智勇双全的蔺相如展现在读者眼前。
渑池会上,蔺相如的足智多谋得到进一步的体现。为了不在秦王面前失去尊严,蔺相如随同赵王会见秦王,蔺相如以死相拼捍卫了赵王的尊严,击败了秦王的又一次阴谋。至此,一个足智多谋、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物形象丰满起来。屡屡立功,身居高位,导致廉颇的“不服气”,蔺相如处处避让,进一步彰显了他的顾全大局、以国为重的高风亮节。
课文中又一主要人物廉颇,虽然着墨不多,但血肉丰满,性格鲜明。渑池之会,廉颇屯兵边境以应对不测,让秦王“不敢拿赵王怎么样”,足见廉颇的骁勇善战。“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虽然出自廉颇自己之口,却把一个驰骋疆场,出生入死的大将形象展现在眼前,更让人看到了一个性格直爽、敢爱敢恨、口快心直的廉颇。当得知蔺相如避让是为了国家的利益,是大局为重,廉颇“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便负荆请罪,一个知错能改的可爱形象跃然纸上。
二、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课文开篇点出:“战国时期,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这既是课文的历史背景,又是故事的起因。正是国家纷争,才有了下面的故事。
“完璧归赵”故事起因于秦王要骗取赵国的和氏璧,秦国倚靠自己强大,巧夺豪取和氏璧是轻而易举的事,所以满朝大臣左右为难。蔺相如的到来让为难的局面得以缓解,蔺相如带着和氏璧来到秦国,没想到秦王真如事先所料,“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以城换璧一场骗局,怎么办?机智勇敢的蔺相如见机行事,一举粉碎了秦王的阴谋,赢得了“完璧归赵”的胜利。
一波才平一波又起,“渑池会”又让赵王和满朝文武进退两难,硬着头皮前往,没想到秦王是借渑池会报“完璧归赵”之仇,要赵王“鼓瑟”以是羞辱,又是蔺相如当仁不让,拼命要秦王“击缶”为赵王挽回面子,再次击败秦王的阴谋。
蔺相如凭借自己的胆识和智慧为赵王及赵国维护了尊严,没想到引得了廉颇的妒忌和不满,“将”“相”矛盾由此产生,廉颇处处为难蔺相如,让人又为赵国的安危担忧起来,好在蔺相如胸怀大度,处处避让,廉颇静心反思,勇于改过,避免了将相直接冲突,换取了“他们俩成为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的美好结局。
单独看,每个故事都有各自的前因后果,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但三个故事连起来又构成一个完整的因果故事。“渑池之会”是“完璧归赵”的发展,蔺相如“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立功,职位高于廉颇,又是“负荆请罪”这个故事的起因,环环相扣,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三、含蓄结尾引人深思。
课文结尾说:“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这一结尾既照应了题目“将相和”;又揭示了课文中两位主要人物的高尚品格;还深化了主题,只有将相和好,才能国泰民安。表面上看,将相不和是因为蔺相如一升再升,官位比廉颇高,实质是廉颇的错误认识;他们和好表面上是廉颇用于改过、负荆请罪,实际上是他们的爱国思想。因为他们都认识到将相不和,赵国危矣!
一个国家的安定团结是如此,其实小到一个集体、一个家庭也是如此。“和为贵”的优良传统与现实生活是如此的合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