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高中课文原文

时间:2016-06-07 09:24:1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劝学》高中课文原文

  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劝学》高中课文原文,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yòu)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xì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翻译:

  有道德品行的人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出来的,但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但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笔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如果用火烤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符合圆规的标准了,假如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它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所以使它成为这样的。因此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过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也就能变得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并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变得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我以前整天地思考,却没有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经提起脚后跟眺望远方,却不如登上高处看的更为广阔。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加长,但是人们在远处也可以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增强,但是听的人却听得更清楚。借助车马的人,脚步并不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舶楫桨的人,不一定逗善于游水,却能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本性并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变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水流汇积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诞生了;积累善行从而养成高尚的品德,精神就可以达到很高的境界,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因此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实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聚成江河大海。千里马一跨越,也不足十步之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可以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的走。雕刻一件物品但最后放弃了,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若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泉水,这是因为它用心专一啊。蟹有六条腿与两个蟹钳,但是若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就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赏析:

  在《劝学》里较全面地阐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论证了学习的重要性、态度、方法、内容和目的。中学教材一般是从其中的十五段中节选第一段和第六段的前一部分。这篇节选文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应持的学习态度。指出为学必须持之以恒,积少成多,用心专一。

  文章的第一段论述学习的的意义。作者开门见山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阐述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更不可半途而废。接着先用千古流传、历久弥新的“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事物在运动中得到提高和发展,原有的状态和性质可以改变,喻示人也可以在学习中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改变自己的本性。又以“木直中绳,揉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为喻,不仅说明事物是可以改造的,可以通过改造来改变原来的`状态和性质,而且这种改造是深远的,有决定性的,强调了后天改造的决定作用,进一步论证了后天的学习对改变人的本性的决定性意义。然后以一个“故”字承接上文,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例子为喻作进一步推论,只有按照“绳墨”、“硎砺”的要求进行加工改造,事物才会变得更合乎要求,更加有用;而“君子”也只有通过“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即不断广泛学习,反省和改造自己才能变得更加完美,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矣”的境界。

  文章接着论述了学习的作用仍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提出本段论点、只是在表达上有所变化。“终日而思,不如须臾所学”;“跂而望矣,不如登高博见”。前句正面阐说,后句形象设喻。两句又分别把“思”与“学”、“望”与“登高”对比,假物与否,效果迥异,从而得出假物(学习)的重要作用。荀子把“思”与“望”等量齐观,认为“思”也是一种不“假物”的行为,“学”与“登高”一样是在“假物”。在这一句,作者以“我”为例,说明在本性没有差异的条件下,“假物”,效果是明显的。其实,这一句已把道理阐述清楚了,但作者仍然以“我”及“人”,由“特殊”到“一般”,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日常生活实例作喻,说明人的自然本性并没有差异,因为“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但如果有所利用和借助(假),如“高”、“风”、“舆马”、“舟楫”,就可以收到“见者远”、“闻者彰”的效果,达到“致千里”、“绝江河”的目的。进一步阐明人只有借助于学习,才能有很大进步的道理。最后,自然引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结论。也就是说,人们之所以在知识才干、品德修养方面存在差异,“君子”之所以能超出常人,并非先天素质有什么不同,而是后天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善于借助学习提高自己的缘故。

  文章的最后阐述长期积累、持之以恒、用心专一才是正确的学习态度。首先论述学习必须注重长期逐步积累,先用两个因果句设喻,“风雨兴”、“蛟龙生”是因为“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强调了“积”的关键性,同样道理,若要达到“神明自得、圣心备”的崇高境界,则要“积善成德”,“积”还是关键。这从正面阐述了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是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只有长期的逐步积累,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形成高尚的情操。又用两个假设句从反面设喻,说明不积人就不会获得成功,不会达到目的,进一步强调了“积”的重要性。文章接着阐明了学习贵在持之以恒。既然学习是个“积”的过程,靠长期逐步积累,那么,就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骐骥”可谓良驹,主观条件很好,可是仅仅“一跃”也不能远行。人的学习也是如此,如不持续不断地努力,主观条件再好,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驽马”可谓劣骑,主观条件虽差,但坚持“十驾”也能成功。人的学习也是这样,如是能持续不断地努力,主观条件虽差也能达到目的,获得成功。这两个比喻一反一正,从正反两方面表明,主观条件的优劣,不是学习优劣的关键。接着又是一对漂亮的正反比喻:“舍”则“朽木不折”,说明不坚持,容易的也学不会、学不好;“不舍”则“金石可镂”,说明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难关也能攻克。形象地说明,客观内容的难易,不是学习成败的决定因素,失败是“舍”的必然,“不舍”是成功的保证。文章在最后强调,学习贵在用心专一,作者用蚯蚓和螃蟹对比设喻,一正一反,说明只要专心致志,精诚专一,即使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差些,也能获得成功,如果用心浮躁,即使条件优越也将无所收获。因此教人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劝学》的创作背景:

  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不同的主张,并逐渐形成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不同的派别,历史上称之为“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孟子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为统治阶级辩护的思想,而荀子却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他的门人韩非、李斯成为战国末期的法家重要代表人物。

《劝学》高中课文原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