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课文原文(2)

时间:2011-06-07 08:45:1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荷塘月色课文原文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苦闷的时期。

  3.解题。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4.播放课文多媒体文件,学生欣赏课文,正音正字,感受课文的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学习课文朗读方法。

  5.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感受意境。

  6.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明确:《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借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绘,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我们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

  课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3段) 写夜赏的缘由(点明题旨)(情);

  第二部分(4~6段) 写荷塘美景(主体)(景);

  第三部分(7~10段)写六朝采莲的热闹和江南故乡采莲的情况,回归现实(偏重抒情)(情)。

  三、合作探究

  (一)情语

  1.课文的“文眼” 是哪一句话?

  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2.作者的游踪是怎样的?

  明确:家──小路──荷塘──家。

  3.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明确:因为这是作者性格的真实写照,也是因为当时作者这种矛盾心态非常强烈。

  4.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明确:作者想寻找美景,使自己宁静,平息自己矛盾的心态而不得,当然伤感。

  5.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

  明确:以采莲的热闹衬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莲同物,作者又是扬州人,对江南习俗很了解。

  6.第八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明确:一方面有照应文章开头的作用,但主要目的'还是以静写动,以静来反衬自己,心里的极不宁静。心里的不宁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澜。全篇充满着动与静的对立统一:社会的动荡与荷塘一隅的寂静,内心的动荡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立统一,文章开头心里不宁静,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趋于心静,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也形成对立、转化。

  7.课文的感情线索是怎样的?

  明确: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

  (让学生找出相关句子。)

  (二)景语

  1.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月色的?

  明确:

  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与比喻的区别在于通感的比喻感觉互通的。如“荷香”(嗅觉)仿佛“歌声”(听觉),“月色”(视觉)如“名曲”(听觉)。

  2.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

  明确:“泻”“浮”“洗”“画”等。

  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乳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3.作者写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三)艺术特色

  1.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是这篇散文突出的艺术特色。

  2.景物描写细腻委婉、生动形象。

  3.语言素朴优美,遣词造句十分准确贴切。

  4.师生互动,品味课文“自然新颖”的语言。

  如:“这是一条幽僻的路”一句中“幽僻”如果换成“幽静”好不好?

  四、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4~6段;

  2.学习课文的语言,写一篇文章,重点写景,力求做到情景交融。

荷塘月色课文原文(2)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