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语故事(实用6篇)

时间:2012-02-02 05:45:2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古代成语故事 篇一

在古代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流传着许多富有智慧和启示的成语故事,这些故事不仅让人们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更让我们感受到古人的聪明才智和睿智。其中一则广为人知的成语故事便是“杞人忧天”。

相传在古代,有一个小国叫杞国,杞国的人们都非常忧虑,整天为天灾人祸而忧心忡忡。有一天,杞国的国王听说天将要塌下来了,于是便下令全国人民一起搬运天柱,以支撑住天空,以免天塌下来。国王的这一决定让全国人民都感到十分焦虑,纷纷感叹天灾将至,生活无望。

然而,就在大家忧心忡忡地准备搬运天柱的时候,一个智者前来劝阻。他告诉国王和人民们,天不会塌下来,这只是一种虚构的想象。他说:“天空之大,岂是我们所能触及的?只要我们各自尽心尽力,做好本分工作,就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智者的话让国王和人民们恍然大悟,他们明白了忧天忧国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安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这则成语故事告诉我们,忧天忧国固然是一种爱国之心,但过度的焦虑和担忧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人们失去理智和信心。只有在平和安定的心态下,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让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古代成语故事 篇二

在古代,有一则成语故事广为流传,那便是“买椟还珠”。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人犯下了一个愚蠢的错误,却最终因为聪明才智而将错误弥补的故事。

相传古代有一个人,他在一个古老的木盒子里发现了一颗珍贵的珠宝,他高兴地拿着珠宝走到了市场上,想要将它卖出去。然而,他却不知道这颗珠宝的价值,于是他找到了一个商人,想要问问这颗珠宝值多少钱。商人看到珠宝后,心生贪念,便告诉这个人说:“这颗珠宝并不值什么,只值一块铜钱。”于是,这个人将珠宝以一块铜钱的价格卖给了商人。

然而,过了一段时间,这个人得知了珠宝的真实价值,他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便找到商人要回自己的珠宝。商人见他要回珠宝,便想方设法拒绝。这时,这个人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告诉商人说:“我不要珠宝了,我只要那个装珠宝的木盒子。”商人见状,便将木盒子还给了他。这个人打开木盒子一看,果然发现了珠宝,他终于收回了自己的珠宝。

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人们在面对困难和错误时,不要气馁和绝望,应该保持冷静和清醒的头脑,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正如这个人一样,虽然犯下了错误,但最终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机智,弥补了错误,收回了自己的珠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聪明才智和冷静思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要我们保持乐观和勇敢,就能战胜困难,走向成功。

古代成语故事 篇三

  忠言逆耳

  魏征出身卑微,少年时孤苦贫困,曾经出家做过道士。他喜欢读书,用心钻研古籍,学识非常丰富。隋朝末年,魏征参加了反对隋朝暴 政的起义。后来,他投靠唐高祖李渊创建的唐王朝,为太子李建成做事。由于魏征才华出众,因此很受太子的器重。

  后来,唐高祖的二儿子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杀死哥哥李建成。年轻而敏锐的李世民知道魏征是个人才,便亲自召见他。

  李世民一见魏征,就非常生气地责问他:“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的感情?”在场的大臣们都感到魏征将有杀身之祸。

  可是,魏征却从容自若,以非常自信的口气回答说:“如果皇太子早听我的话,肯定不会落到今天这样的下场。”

  李世民听后,被魏征这种不畏强权及正直的精神所感动,打从心里钦佩他的人格。因此,不但没有处罚他,反而重用了他。

  不久,李世民即位,他就是唐太宗。唐太宗委任魏征为谏议大夫(专门向皇帝提意见的官职),以后又提拔他当宰相。

  建国之初,唐太宗励精图治,经常召见魏征,与他讨论治国施政的得失。

  魏征胸怀大志,胆识超群,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大胆进谏。在他任职的几十年间,为了使大唐民富国强,先后向唐太宗进谏了二百多次。每一回,唐太宗都慎重地思考他所提的意见,尽量采纳。

  有一次,唐太宗违犯他制定的18岁成年男子才须服兵役的规定,决定征召16岁以上,18岁以下,身材高大的男子从军。

  命令发出以后,魏征极力反对,唐太宗十分生气,派人把他叫来,大加训斥。

  魏征毫不畏惧,他十分严肃地进谏说:“您现在把强壮的中男都抽去服兵役,那么,田由谁来种?工由谁来做?您常常讲,我当国君,首先要讲信用,可是国家的法律明明规定,男丁中的强壮者才需要服兵役,您为什么不遵守呢?您这样做,在老百姓面前不是失去信用了吗?”

  魏征的这一番话,把唐太宗一肚子的火气浇灭了。他心悦诚服地对魏征说:“先生真是我和国家的一面镜子啊!我原先以为你太固执,不通情理,现在听了你的话,觉得很有道理。政令前后不一,百姓不知所措,国家是无法治理得好的。”

  于是,唐太宗立刻下令停止征召中男服役,还奖赏了魏征。敢于直言劝谏的魏征不仅为国家立下了不朽的功绩,也成了以后历朝官员效法的楷模。

  一个人活在世上,能够得到智者的批评是一件幸事。要知道,批评一个人是需要很大勇气,冒很大风险的。谁都知道“多栽花,少栽刺”的道理。我们要勇于接受批评。因为一个人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只要能够及时改正就无大碍,可怕的是讳疾忌医,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从而由小错到大错,由大错到不可救药。

古代成语故事 篇四

  三令五申

  春秋时期,有一位的军事家名叫孙武,他写出了《孙子兵法》这部重要的军事巨著。他带着这部著作到吴国去见吴王,吴王看过以后,对孙武还不完全相信,便说:是不是可以用少量的军队来试试你的兵法?孙武说:可以。吴王又问:用妇女试试可以吗?孙武也答应了。

  于是,吴王召集了一百八十名宫女,请孙武训练。孙武将这些宫女分为两队,用吴王宠爱的两个妃子为队长。队伍站好后,孙武就问:你们知道怎样向左转、向右转吗?宫女们回答:知道。随后孙武搬出杀 人的刑具,即三令五申之,即三番五次地说明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说完便击鼓发出向右行的命令。宫女们从来没有受过军事训练,听到命令后不但没有执行,反而大笑起来。孙武严肃地说道:解释不明,交代不清,是将官的过错。于是,他又将刚才的一番话详尽地向她们解释了一番。然后,他再次击鼓,发出向左行进的命令。宫女们仍然只是笑而不执行命令。孙武便命令行刑士兵将两个队长推出去斩首。

  吴王忙派人前去讲情。可是,孙武说: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说完就将两个队长斩首了。宫女们严肃起来,所有动作都能按照号令认真去做了。

  后来,人们用三令五申来表示三番五次地命令、告诫。申,申明。

古代成语故事 篇五

  回天之力

  张玄素任景州录事参军时,唐太宗召见他,询问他为政之道。张玄素说:“隋炀帝喜欢专断大小事务,不信任大臣,以一个人的智慧来决断天下的事,最终走向了灭亡!陛下要是能够谨慎选择大臣,观察和考核他们的政绩而加以赏罚,何必忧虑国家治理不好呢!另外,我观察到隋末战乱不止,其实真正想夺取天下的不过就那十几个人,为非作歹的很少,大多数都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家乡,等待着归附有道的明主。很少有人了解百姓为什么作乱,只是人君不会安抚而已!”太宗就擢升他为侍御史。

  贞观四年,唐太宗要重修洛阳宫乾阳殿。张玄素说:“我曾经见过隋朝修宫殿,在豫章(今南昌)伐木材,两千人拉一根大木,铁做的车毂走不了几里就坏了,需要几百人抬着备用的车毂跟着,一天走不上三十里地。从前阿房宫修成了,秦朝就灭亡了;章华宫修成了,楚国也衰败了;乾阳殿完工了,隋朝也解体了。现在我们国力不及隋朝,百姓刚刚遭受战乱──我恐怕陛下的过错比隋炀帝还大。”太宗说:“你说我还不如隋炀帝了吗?”就停修了。

  魏征知道了,说:“张公论事,有回天之力。”

  “回天之力”比喻能挽回严重局势的力量。

古代成语故事 篇六

  脍炙人口

  春秋时,有父子二人,他们同是孔子的弟子。父亲曾皙喜欢吃羊枣(一种野生果子,俗名叫牛奶柿);儿子曾参是个孝子,父亲死后,竟不忍心再吃羊枣。这件事情在当时曾被儒家子弟大为传颂。

  到了战国时期,孟子的弟子公孙丑对这件事不能理解,于是就去向老师孟子请教。

  公孙丑问:老师,脍炙(脍,细切的肉;炙,烤肉)和羊枣,哪一样好吃?

  孟子说:当然是脍炙好吃啊,这世上没有哪一个人不爱吃脍炙的!

  公孙丑又问:既然脍炙好吃,那么曾参和他父亲肯定也都爱吃,为什么曾参不戒吃脍炙,而只戒吃羊枣呢?

  孟子回答说:脍炙是大家都爱吃的(原文是:‘脍炙,所同也’);羊枣的滋味确实比不上它,但羊枣却是曾皙特别爱吃的东西,所以曾参只戒吃羊枣。就好比对长辈只忌讳叫名字,不忌讳称姓一样,姓有相同的,名字却是自己所独有的。

  孟子的一席话,使公孙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脍炙人口这个成语就是从孟子所说的脍炙,所同也引申出来的,原意是指人人都爱吃的美食,后来人们常用它来比喻人人赞美的事物和传诵的.诗文。

古代成语故事(实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