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历史典故的由来大全 篇一
历史典故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的一些故事,它们往往寓意深刻,成为人们引以为戒的教训。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常见历史典故的由来吧。
1. 狐假虎威
这个典故源自于《战国策》中的一则故事。相传有一只狐狸,它在森林中遇到了一只老虎,老虎要吃掉狐狸,狐狸便谎称自己是老虎的亲戚,老虎不敢伤害狐狸。后来,狐狸又碰到了一只兔子,同样用这种方法蒙混过关。从此,人们用“狐假虎威”来形容借助强大势力来欺压他人的行为。
2. 斩草除根
这个典故来自于《史记》,原文是“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意思是除掉事物的根本,否则它会再次出现。这个典故告诉我们,要解决问题就要彻底,做事不能半途而废。
3. 塞翁失马
这个故事源自于《淮南子》,讲述了一个老人的马跑丢了,但后来却带回了一匹更好的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事无常,即使遭遇困难,也许就是福气。
4. 守株待兔
这个典故源自于《列子》,讲述了一个农夫守株待兔,结果真的有兔子撞死在他脚下。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5. 画蛇添足
这个典故源自于《淮南子》,讲述了一个人画了一条蛇,后来又在蛇身上加了腿。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有适可而止,不能画蛇添足。
以上是一些常见历史典故的由来,这些故事虽然来源于古代,但其中的道理却是永恒的。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借鉴这些典故,做一个有智慧的人。
常见历史典故的由来大全 篇二
历史典故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听到一些典故的名字,下面我们一一来看看这些典故的由来。
1. 指鹿为马
这个典故源自于西汉末年的暴君王莽。王莽刚刚篡位,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他残忍地清洗异己,有一天他抓到一只鹿,却说是一匹马,要求臣子们验证。大臣们都畏惧王莽的暴虐,有的说是马,有的则说是鹿。这个典故告诉我们要警惕伪装,不要被表面的外表所蒙蔽。
2. 三顾茅庐
这个典故源自于《三国演义》,讲述了刘备三次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刘备对诸葛亮的才华赞叹不已,多次三顾茅庐,最终请他出山。这个典故告诉我们,要善于发现人才,不要轻易放弃。
3. 韬光养晦
这个典故源自于《孙子兵法》,意思是隐藏实力,等待时机。这个典故告诉我们,有时候要隐忍,等待机会,不要一味张扬。
4. 李代桃僵
这个典故源自于《韩非子》,讲述了一棵桃树上结了李子,有人用李子代替桃子欺骗别人。这个典故告诉我们,要诚实守信,不要欺骗他人。
5. 拔苗助长
这个典故源自于《史记》,讲述了一个人拔苗助长,结果弄死了庄稼。这个典故告诉我们,要顺其自然,不能勉强。
以上是一些常见历史典故的由来,这些故事虽然历史悠久,但其中的道理却是永恒的。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借鉴这些典故,取长补短,做一个有智慧的人。
常见历史典故的由来大全 篇三
◆糖炒栗子的由来
糖炒栗子是京津一带别具地方风味的著名食品,也是具有悠久传统的美味。南宋时,陆游在《老学庵笑记》中曾记述这样一段动人的故事。他说:“故都(指北宋的汴京,即今开封)李和炒菜,名闻四方,他人百计效之,终不可及。”接着写道:“绍兴中,陈福公及钱上阁,出使虏庭,至燕山,忽有两人持炒栗各十裹来改……自赞曰:'李和儿也。’挥涕而去。”据此可以推知,汴京的炒菜专家李和在外族人侵时家破业敝,他的儿子带着炒栗的绝技流落燕山。他用献给故国使者的栗子,表达自己对统一祖国的热望。
◆臭豆腐的由来
臭豆腐很有名气,究其来历有段“古”:清康熙八年,安徽仙源县举子王致和赴京考试落第,又无盘缠返乡。王家原以做豆腐饣胡口,王致和亦懂此手艺,于是留京以磨豆腐谋生。一日,遇到豆腐滞销,积存不少,王生怕豆腐变坏,血本无归,便将豆腐切成小块,配以盐香料,置于坛中,并封其口,以为这样便可造出腐乳来。谁知过了一些日子坛口打开,腐乳做不出来,豆腐臭气熏天。王生试尝之,其味鲜美。遂将此臭豆腐试销,竟也获得顾客好评,臭豆腐从此流传开去,到了清末,臭豆腐已是大行其道。
◆豆腐的由来
1959年到1960年间,在河南密县打虎亭曾发掘了两座汉墓。一号汉墓中,有大面积的画像石,其中有豆腐坊石刻。这是一幅把豆类进行加工、制成副食品的生产图像。考古专家认为,此刻画可以证明,中国豆腐的制作不会晚于东汉末期。淮南堂是我国淮南一家豆腐坊的名字,据传原是为了纪念豆腐的发明人——汉代淮南王刘安而起的。堂堂淮南王怎么会发明豆腐呢?原来刘安讲求黄老之术,在淮南朝夕修炼。陪伴他的僧道,常年吃素,为了改善生活,就悉心研制出了鲜美的豆腐,并把他献给刘安享用。刘安一尝,果然好吃,下令大量制作。这样,豆腐的发明权就记在淮南王刘安的名下了。
◆火锅的由来
我国的火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浙江等地曾出土五千多年前的与陶釜配套使用的小陶灶,可以很方便地移动,可以算是火锅初级形式。北京延庆县龙庆峡山戎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火锅,有加热过的痕迹。奴隶社会后期,出现了一种小铜鼎,高不超过20厘米,口径15厘米左右。有的鼎与炉合二为一,即在鼎中铸有一个隔层,将鼎腹分为上下两部分,下层有一个开口,可以送入炭火,四周镂空作通风的烟孔。有的鼎腹较浅,鼎中间夹一炭盘,人们称这种类型的鼎为“温鼎”,它小巧便利,可以说是一种较好的火锅了。汉代出现一种称为“染炉”、“染杯”的小铜器,构造分为三部分:主体为炭炉;上面有盛食物的杯,容积一般为250~300毫升;下面有承接炭火的盘。可以推断这就是古代单人使用的小火锅。唐宋时,火锅开始盛行,官府和名流家中设宴,多备火锅。大诗人白居易喜欢邀友至家吟诗赋词,他的那首“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中的“红泥小火炉”,即是唐代流行的一种陶制火锅。在五代时,就出现过五格火锅,就是将火锅分成五格供客人涮用。那时的火锅又称暖锅,一种是铜制的,一种是陶制的,主要作用是煮肉来食用。到了清代,各种涮肉火锅已成为宫廷冬令佳肴。嘉庆皇帝登基时,在盛大的宫廷宴席中,除山珍海味、水陆并陈外,特地用了1650只火锅宴请嘉宾,成为我国历史上最盛大的火锅宴。
◆涮羊肉的由来
史书记载,涮羊肉最早始于我国东北和蒙古少数民族地区,原称“涮锅”。据说,涮羊肉的起源之一与元世祖忽必烈有关。相传七百多年前,忽必烈在北征途中,忽然想起清炖羊肉了。厨师急忙杀羊剥皮,剔骨割肉。这时,探马报道:“敌军铺天盖地而来,离此不远了。”兵贵神速,眼看清炖羊肉吃不上了,聪明的厨师想出一个办法,他在羊肉上拣了一个好部位,切成薄片,放在煮沸的水中,用饭勺草草地搅一下,便急急忙忙捞在碗里,加了点盐,送到忽必烈的面前,忽必烈饥不择食,饱餐了一顿,感到这肉片格外鲜嫩。待忽必烈胜利返朝后,重赏了厨师,问清了这种羊肉片的烹调技术,御赐菜名为“涮羊肉”。
◆“比萨饼”的由来
“Pizza”,即比萨饼是意大利的著名食品。凡到过意大利的人,一定要品尝一下比萨饼。刚从红通通的炉膛里烤出的比萨饼,色鲜、味浓、外焦里嫩、香气诱人。关于比萨饼的来历,人们一般认为它于公元1600年诞生在那不勒斯。传说,当地有一位母亲,因家里贫困,只剩下一点点面粉,正在为给孩子做点什么东西吃而发愁。邻居们得知后,凑来了一点西红柿和水牛奶酪。这位母亲就将面粉和成面团烙成饼,将西红柿切碎涂在上面,再把水牛奶酪弄碎撒上,然后放在火上烤,就成了香喷喷的比萨饼。如今比萨饼为世人所喜爱,并走进了中国。
◆春卷的由来
春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北方人也称为“春饼”。据传在东晋时代就有。那时叫“春盘”。当时人们每到立春这一天,就将面粉制成的薄饼摊在盘中,加上精美蔬菜食用,故称“春盘”。那时不仅立春这一天食用,春游时人们也带上“春盘”。到了唐宋时,这种风气更为盛行。著名诗人杜甫的“春日春盘细生菜”和陆游的“春日春盘节物新”的诗句,都真实地反映了唐宋时期人们这一生活习俗。在唐代,春盘又叫五辛盘。明代李时珍说:“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谓之五辛盘。”以后春盘、五辛盘又演变为春饼。宋朝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这样描述:“常熟糍糕,馄饨瓦铃儿,春饼、菜饼、圆子汤。”到了清代,富家或士庶之家,也多食春饼。清代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打春》中记载:“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谓可以却春闹也。”这样,吃春饼逐渐成了一种传统习俗,以图吉祥如意,消灾去难。随着烹调技术的发展和提高,“春饼”又演变成为小巧玲珑的春卷了。这时它不仅成为民间小吃,而且也成为宫廷糕点,登上大雅之堂。在清朝宫廷中的“满汉全席”128种菜点中,春卷是九道主要点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