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外名人故事 篇一
杨洪基:从街头歌手到华语流行天王的奋斗之路
杨洪基,一个来自中国香港的歌手,以其独特的嗓音和深情的演唱风格在华语乐坛崭露头角。然而,他的成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数年的辛勤努力和艰苦奋斗。
杨洪基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小时候的他对音乐充满了热爱。然而,由于家庭的经济困难,他无法接受专业的音乐培训,只能从街头巷尾的歌手中学习。每天放学后,他会去附近的公园和广场,观察街头歌手的表演,并学习他们的唱歌技巧和舞台表演。
杨洪基的努力没有白费,他很快就展示出了自己的音乐才华。他参加了一档音乐选秀节目,凭借出色的演唱和舞台表演获得了观众的喜爱,赢得了比赛的冠军。这个胜利给了他信心,他决心投身于音乐事业。
然而,在进入音乐行业之前,杨洪基面临了许多挑战和困难。他的唱片公司对他的音乐风格表示怀疑,认为他不适合主流市场。然而,杨洪基并没有放弃,他坚信自己的音乐有独特的魅力,并努力寻找机会展示自己。
终于,机会来了。杨洪基的一首歌曲被一位知名制作人听到,他被邀请录制专辑,并推出了自己的第一张个人专辑。这张专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一首歌曲更是成为了年度金曲。从此,杨洪基的音乐事业蒸蒸日上,他成为了华语乐坛的一颗明星。
然而,成功并没有让杨洪基满足,他继续努力创作和演唱,不断挑战自己的音乐风格。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他的音乐作品被广大听众所喜爱,并多次获得音乐奖项的认可。
杨洪基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坚持。他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对音乐的热爱,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无论面对什么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拥有坚定的信念和努力奋斗的精神,就能够迎接成功的到来。
现代中外名人故事 篇二
乔布斯:创新与坚持的传奇人生
乔布斯,被誉为现代科技界的传奇人物,他的创新精神和对完美追求的执着让他成为了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并改变了整个科技行业的格局。
乔布斯的创业之路并不平坦,他曾在苹果公司被迫离职,然而他并没有放弃。他创办了一家名为NeXT的公司,并在该公司推出了一款先进的计算机。虽然这款计算机在市场上并不成功,但乔布斯并没有气馁,他相信未来科技的发展会给他带来机遇。
果然,乔布斯的机遇来了。苹果公司在他离开期间陷入了困境,他们决定重新聘请乔布斯回来担任CEO。乔布斯回到苹果公司后,他带领团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他推出了iMac、iPod、iPhone和iPad等划时代的产品,重新夺回了苹果公司的市场地位,并成为了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之一。
然而,乔布斯的成功并非一帆风顺。他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但他从未停止创新和追求卓越的步伐。他坚信自己的产品能够改变世界,因此他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进,始终保持着对完美的追求。
乔布斯的故事告诉我们,创新和坚持是成功的关键。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对技术的热爱,改变了整个科技行业,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无论我们面对什么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保持创新的思维和坚持的精神,就能够取得成功,并影响整个世界的发展。
现代中外名人故事 篇三
有这样一个故事:李嘉诚口袋里的一枚硬币滚落到一个角落里,他弯腰去拾,却没有拾到。一旁的门童为他拾起,恭敬地放到他手里。李嘉诚给了100港币的小费作为酬谢。旁人问起,李嘉诚说:“硬币若不拾起,便没有用处;拾起,我还有用。100元钱对他来说也是有用的。钱的作用不在于聚敛,而在于使用。”
这还可以反映到李嘉诚的管理之道。“管理一家大公司,你不可以样样事情亲力亲为,首先要让员工有归属感,对他们好,让他们喜欢你。”时至今日,社会环境已与多年前李嘉诚创业时有很多不同,有人认为为了成功可以不择手段。李嘉诚却说,“绝不同意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即使侥幸略有所得,也必不能长久。”
现代中外名人故事 篇四
2001年5月20日,美国一位名叫乔治·赫伯特的推销员,成功地把一把斧子推销给了小布什总统。布鲁金斯学会得知这一消息,把刻有“最伟大推销员”的一只金靴子赠予了他。这是自1975年该学会的一名学员成功地把一台微型录音机卖给尼克松以来,又一名学员登上了如此高的门槛。
布鲁金斯学会创建于1927年,以培养世界上最杰出的推销员著称于世。它有一个传统,在每期学员毕业时,设计一道最能体现推销员能力的实习题,让学员去完成。克林顿当政期间,他们出了这么一个题目:请把一条三角裤推销给现任总统。8年间,有无数个学员为此绞尽脑汁,可是,最后都无功而返。克林顿卸任后,布鲁金斯学会把题目换成:请把一把斧子推销给小布什总统。
鉴于前八年的失败与教训,许多学员知难而退。个别学员甚至认为,这道毕业实习题会像克林顿当政期间一样毫无结果,因为现在的总统什么都不缺少,再说即使缺少,也用不着他亲自购买;再退一步说,即使他们亲自购买,也不一定正赶上你去推销的时候。
然而,乔治·赫伯特却做到了,并且没有花多少工夫。一位记者在采访他的时候,他是这样说的:我认为,把一把斧子推销给小布什总统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布什总统在得克萨斯州有一个农场,那里长着许多树。于是我给他写了一封信,说:有一次,我有幸参观您的农场,发现那里长着许多矢菊树,有些已经死掉,木质已变得松软。我想,您一定需要一把小斧头,但从您现在的体质来看,这种小斧头显然太轻,因此您仍然需要一把不甚锋利的老斧头。现在我这儿正好有一把这样的斧头,它是我祖父留给我的,很适合砍伐枯树。假若您有兴趣的话,按这封信所留的信箱,给予回复……最后他就给我汇来了15美元。
乔治·赫伯特成功后,布鲁金斯学会在表彰他的时候说:金靴子奖已空置了26年,26年间,布鲁金斯学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推销员,造就了数以百计的百万富翁,这只金靴子之所以没有授予他们,是因为我们一直想寻找这么一个人,这个人从不因有人说某一目标不能实现而放弃;从不因某件事情难以办到而失去自信。
现代中外名人故事 篇五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是位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爱迪生于1847年2月11日诞生于美国中西部的俄亥俄州的米兰小市镇。父亲是荷兰人的后裔,母亲曾当过小学教师,是苏格兰人的后裔。爱迪生7岁时,父亲经营屋瓦生意亏本,将全家搬到密歇根州休伦北郊的格拉蒂奥特堡定居下来。搬到这里不久,爱迪生就患了猩红热,病了很长时间,人们认为这种疾病是造成他耳聋的原因。爱迪生8岁上学,但仅仅读了三个月的书,就被老师斥为“低能儿”而撵出校门。从此以后,他的母亲是他的“家庭教师”。由于母亲的良好的教育方法,使得他对读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不仅博览群书,而且一目十行,过目成诵”。8岁时,他读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剧作家莎士比亚、狄更斯的著作和许多重要的历史书籍,到9岁时,他能迅速读懂难度较大的书,如帕克的《自然与实验哲学》。10岁时酷爱化学。11岁那年,他实验了他的第一份电报。为了赚钱购买化学药品和设备,他开始了工作。12岁的时候,他获得列车上售报的工作,辗转于休伦港和密歇根州的底特律之间。他一边卖报,一边兼做水果、蔬菜生意,只要有空他就到图书馆看书。他买了一架旧印刷机,开始出版自己的周刊——《先驱报》,第一期周刊就是在列车上印刷的。他用所挣得的钱在行李车上建立了一个化学实验室。不幸有一次化学药品着火,他连同他的设备全被扔出车外。另外有一次,当爱迪生正力图登上一列货运列车时,一个列车员抓住他的两只耳朵助他上车。这一行动导致了爱迪生成为终身聋子。
1862年8月,爱迪生以大无畏的英雄气魄救出了一个在火车轨道上即将遇难的男孩。孩子的父亲对此感恩戴德,但由于无钱可以酬报,愿意教他电报技术。从此,爱迪生便和这个神秘的电的新世界发生了关系,踏上了科学的征途。
1863年,爱迪生担任大干线铁路斯特拉福特枢纽站电信报务员。从1864年至1867年,在中西部各地担任报务员,过着类似流浪的生活。足迹所至,包括斯特拉福特、艾德里安、韦恩堡、印第安那波利斯、辛辛那提、那什维尔、田纳西、孟斐斯、路易斯维尔、休伦等地。
1868年,爱迪生以报务员的身份来到了波士顿。同年,他获得了第一项发明专利权。这是一台自动记录投票数的装置。爱迪生认为这台装置会加快国会的工作,它会受到欢迎的。然而,一位国会议员告诉他说,他们无意加快议程,有的时候慢慢地投票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从此以后,爱迪生决定,再也不搞人们不需要的任何发明。
1869年6月初,他来到纽约寻找工作。当他在一家经纪人办公室等候召见时,一台电报机坏了。爱迪生是那里唯一的一个能修好电报机的人,于是他谋得了一个比他预期的更好的工作。10月他与波普一起成立一个“波普——爱迪生公司”,专门经营电气工程的科学仪器。在这里,他发明了“爱迪生普用印刷机”。他把这台印刷机献给华尔街一家大公司的经理,本想索价5000美元,但又缺乏勇气说出口来。于是他让经理给个价钱,而经理给了4万美元。
爱迪生用这笔钱在新泽西州纽瓦克市的沃德街建了一座工厂,专门制造各种电气机械。他通宵达旦地工作。他培养出许多能干的助手,同时,也巧遇了勤快的玛丽,他未来的第一个新娘。在纽瓦克,他做出了诸如蜡纸、油印机等的发明,从1872至1875年,爱迪生先后发明了二重、四重电报机,还协助别人搞成了世界上第一架英文打字机。
1876年春天,爱迪生又一次迁居,这次他迁到了新泽西州的“门罗公园”。他在这里建造了第一所“发明工厂”,它“标志着集体研究的开端”。1877年,爱迪生改进了早期由贝尔发明的电话,并使之投入了实际使用。他还发明了他心爱的一个项目——留声机。电话和电报“是扩展人类感官功能的一次革命”;留声机是改变人们生活的三大发明之一,“从发明的想象力来看,这是他极为重大的发明成就”。到这个时候,人们都称他为“门罗公园的魔术师”。
爱迪生在发明留声机的同时,经历无数次失败后终于对电灯的研究取得了突破,1879年10月22日,爱迪生点燃了第一盏真正有广泛实用价值的电灯。为了延长灯丝的寿命,他又重新试验,大约试用了6000多种纤维材料,才找到了新的发光体——日本竹丝,可持续1000多小时,达到了耐用的目的。从某一方面来说,这一发明是爱迪生一生中达到的登峰造极的成就。接着,他又创造一种供电系统,使远处的灯具能从中心发电站配电,这是一项重大的工艺成就。
他在纯科学上第一个发现出现于1883年。试验电灯时,他观察到他称之为爱迪生效应的现象:在点亮的灯泡内有电荷从热灯丝经过空间到达冷板。爱迪生在1884年申请了这项发现的专利,但并未进一步研究。而旁的科学家利用爱迪生效应发展了电子工业,尤其是无线电和电视。
爱迪生又企图为眼睛做出留声机为耳朵做出的事,电影摄影机即产生于此。使用一条乔治伊斯曼新发明的赛璐珞胶片,他拍下一系列照片,将它们迅速地、连续地放映到幕布上,产生出运动的幻觉。他第一次在实验室里试验电影是在1889年,1891年申请了专利。1903年,他的公司摄制了第一部故事片“列车抢劫”。爱迪生为电影业的组建和标准化做了大量工作。
1887年爱迪生把他的实验室迁往西奥兰治以后,为了他的多种发明制成产品和推销,他创办了许多商业性公司;这些公司后来合并为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后又称为通用电气公司。此后,他的兴趣又转到荧光学、矿石捣碎机、铁的磁离法、蓄电池和铁路信号装置上。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研制出鱼雷机械装置、喷火器和水底潜望镜。
1929年10月21日,在电灯发明50周年的时候,人们为爱迪生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会,德国的爱因斯坦和法国的居里夫人等著名科学家纷纷向他祝贺。不幸的是,就在这次庆祝大会上,当爱迪生致答辞的时候,由于过分激动,他突然昏厥过去。从此,他的身体每况愈下。1931年10月18日,这位为人类作过伟大贡献的科学家因病逝世,终年84岁。
爱迪生的文化程度极低,对人类的贡献却这么巨大,这里的“秘诀”是什么呢?他除了有一颗好奇的心,一种亲自试验的本能,就是他具有超乎常人的艰苦工作的无穷精力和果敢精神。当有人称爱迪生是个“天才”时,他却解释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二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八的汗水。”他在“发明工厂”,把许多不同专业的人组织起来,里面有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工人共100多人,爱迪生的许多重大发明就是靠这个集体的力量才获得成功的。他的成就主要归功于他的勤奋和创造性才能以及集体的力量,此外,他的妻子也曾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现代中外名人故事 篇六
曾国藩在担任礼部侍郎期间,开办了一个专讲理学的讲堂。京城中不管满族权贵还是汉族官员,都慕名前去听课,其中就有李鸿章。曾国藩很欣赏他。常对人说:“此人将来必成大事,是栋梁之材”。
但时任翰林院任庶吉士的李鸿章运气实在不怎么样,每次向皇帝呈奏折都被晾在一边,弄得他心里很郁闷。听说曾国藩要带湘军出境,他立刻想去投奔。当时国内外都非常重视军队建设,只有在部队,才能够得到发展,再说,曾国藩是自己的老师,投奔他,一定错不了。
这天,李鸿章着重修饰了一番,前去拜见曾国藩。贴子递上后,差役将他领到了便室,告之曾大人在洗脚,让他稍等。这一等,两个时辰过去了。正在李鸿章满肚子窝火时,差役适时而来,这回径直将他领到内室门口,并向里喊道:“李大人来了”!里面答道:“进来!”李鸿章一脚跨进去,只见曾国藩捧着一本书,很悠闲地坐在椅子上,面前水盆冒着热气,他全无一点礼节,头也不抬,一面低头泡脚,一面冷漠地说:坐吧。李鸿章大小也是朝中官员,从来也没有受过这样的冷遇。他终于没能压住火气,大声质问:“先前差役告诉我你在洗脚,我等了好长时间,你的脚怎么还没洗完?”曾国藩并不恼,慢腾腾地回答:“脚是百穴之地,洗脚乃健康大事,百病之扰,一洗了之。”李鸿章气坏了,这是什么话,我来拜见是有要事相商,又不是听你讲中医。他气得脸色发紫,这时只听外面传来哧哧的笑声,那些候在门外的仆人们都笑了起来。这一笑,李鸿章更觉没面子,他站起身,气呼呼地拂袖而去。曾国藩并不挽留,说了句“少年气盛,如何做事,”接着哈哈大笑。听着刺耳的笑声,李鸿章又羞又气,恨不得立刻回头把曾国藩的洗脚盆掀翻,他强忍怒火,大步跨出门外,发誓再也不来这个地方了。
出了门,李鸿章仍是怒气冲天,他挥着马鞍,使劲抽打着马。走到桥边时,忽听背后传来洪亮的喊声:“兄弟慢走。”回头一看,他的老同学程学启骑在马背上正冲他微笑。李鸿章调整了一下情绪,停下马,与老同学打了声招呼。程学东一开口就告诉他中了曾国藩的计。李鸿章听糊涂了,程学启说:“老师说你才大如海,可惜锋芒太露,如果能改掉这个毛病,你将是一个全才。老师故意怠慢你,好让你自己醒悟,这不,他让我来找你到府上叙谈。”李鸿章听到这儿,心里既震惊又惭愧,自己从没意识到自己性格的狭隘,更没想到老师竟会这样用心良苦,于是和程学启策马回头,拜见老师。只见曾国藩盛装站在通道上迎接他们,笑容满面,同先前好似换了一个人。
曾国藩为什么要当面羞辱李鸿章呢?他有一句名言:器量比才干重要,有才干者为人所用,有器量者才能用人。曾国藩深知,李鸿章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他一向才高气盛,要让他成为栋梁之材,性格必须圆润通达。于是,曾国藩由怠慢开始,处处磨练他。让李鸿章参与大事,锻炼他的决断能力;与能言善辩之士争论,收敛其锐气;用全体人士等他吃饭逼他改掉他早睡晚起的懒惰。并数次严厉批评修正他说大话的毛病等。在曾国藩的苦心孤诣下,李鸿章的思想、性格和生活习惯都有了很大改变。对于桀骜不驯者,常规激励不能使他幡然醒悟,只有触及到灵魂,他才能意识到自己的短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