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名言 篇一: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闻一多,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文化学者、教育家、翻译家和诗人。他以其深厚的学识和卓越的文化造诣而被世人所称道。在他的一生中,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和深意的名言,这些名言不仅反映了他对文化的热爱和思考,更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闻一多曾说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这句话简洁却非常有力地表达了文化的重要性。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血脉,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和精神追求。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会失去了自己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因此,传承中华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闻一多在另一次演讲中曾说过:“文化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尊重。”这句话强调了文化作为人类共同的财富的价值。文化不应该被局限于某个民族或某个国家,而是属于全人类。文化的繁荣和传承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和关注。只有通过跨文化的交流和合作,才能实现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
闻一多还说过:“文化是一种力量,可以改变人的命运。”这句话表达了文化的力量和影响。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精神的追求,更是一种实际的力量。文化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让人们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通过传承中华文化,我们可以培养更多具有文化自信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崛起。
继承和传承中华文化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只有通过传承中华文化,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发扬中华文化的精髓和价值观,保持文化的独特性和活力。同时,传承中华文化也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和融合,将其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使之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
总之,闻一多的名言提醒我们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性。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也是一种力量。通过传承中华文化,我们可以保持文化的独特性和活力,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崛起。让我们共同努力,传承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做出贡献。
闻一多名言 篇二:文化交流与和平发展
闻一多,中国近代著名的文化学者、教育家和翻译家,他的名言中蕴含着对文化交流与和平发展的思考和倡议。在当今世界,文化交流成为推动国际关系和促进和平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闻一多曾说过:“没有人能够剥夺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这句话强调了文化自信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就容易迷失自我,丧失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特色。而通过与其他民族和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从而推动自身的发展和繁荣。
另外,闻一多曾说过:“文化交流是了解他人、尊重他人和包容他人的重要途径。”这句话强调了文化交流对于促进和平发展的重要性。通过与其他民族和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文化,增进友谊和信任,消除误解和偏见,从而推动国际关系的和谐与稳定,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此外,闻一多还说过:“文化交流可以拓展我们的视野,开阔我们的思维。”这句话表达了文化交流对于个人的影响。通过与其他民族和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我们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思想观念、艺术形式和生活方式,拓宽我们的眼界,开阔我们的思维,提升我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文化交流不仅仅是一种交流方式,更是一种推动和平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文化交流,我们可以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促进国际关系的和谐与稳定,拓展个人的视野和思维。文化交流不仅有助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也有助于社会的繁荣与进步。
总之,闻一多的名言提醒我们文化交流与和平发展的重要性。通过与其他民族和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我们可以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国际关系的和谐与稳定,拓展个人的视野和思维。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文化交流,为和平的世界做出贡献。
闻一多名言 篇三
1、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闻一多
2、青春像只唱着歌的鸟儿,已从残冬窗里闯出来,驶放宝蓝的穹窿里去了。 ——闻一多
3、个人之于社会等于身体的细胞,要一个人身体健全,不用说必须每个细胞都健全。 ——闻一多
4、我爱中国固因他是我的祖国,而尤因他是有那种可敬爱的文化的国家。 ——闻一多
5、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闻一多
6、我心头充满戈壁的沉默,脸上有黄河波涛的颜色。泰山的石霤滴成我的.忍耐,峥嵘的剑阁撑出我的胸怀。——闻一多《我是中国人》
7、我们的缘很短,却也曾有过一回。——闻一多
8、青年永远是革命的,革命永远是青年的。 ——闻一多
9、尽可多创造快乐去填满时间,哪可活活缚着时间来陪着快乐。 ——闻一多
10、青年盲目而又不盲目,在平时他不免盲目,但在非常时期他永远是不盲目的。——闻一多《可怕的冷静》
11、书要读懂,先求不懂。——闻一多
闻一多名言 篇四
1、青年盲目而又不盲目,在平时他不免盲目,但在非常时期他永远是不盲目的。
2、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3、我爱中国固因他是我的祖国,而尤因他是有那种可敬爱的文化的国家。
4、尽可多创造快乐去填满时间,哪可活活缚着时间来陪着快乐。
5、书要读懂,先求不懂。
6、诗人最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7、对奴隶,我们只当同情,对有反抗性的奴隶,尢当尊敬。
8、个人之于社会等于身体的细胞,要一个人身体健全,不用说必须每个细胞都健全。
9、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闻一多名言 篇五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