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的名人故事 篇一
勤奋是成功的基石,这一点在许多名人的故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其中一位备受尊敬的名人就是美国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他以其勤奋、毅力和创造力而闻名于世。
托马斯·爱迪生在他的一生中共拥有1093项发明专利,如电灯、电影摄影机和磁带录音机等。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背后的付出和努力。爱迪生曾说过:“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这句话深刻地表达了他对勤奋的态度。
爱迪生的童年并不容易。他在学校里被老师认为是一个“懒汉”,经常偷懒。而他的母亲玛丽亚·爱迪生却发现了他的潜力,开始给他上家庭教育。他的母亲教他如何阅读和学习,鼓励他追求知识。这个过程中,爱迪生逐渐发现了自己对科学和发明的热情。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爱迪生面临了许多困难和挫折。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他进行了大量的试验,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然而,他从每次失败中吸取教训,继续努力。他曾说过:“我从未失败过,只是找到了一千种不行的方法。”最终,他成功地发明了一种实用的电灯,为世界带来了光明。
爱迪生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勤奋不仅是工作的态度,也是一种习惯。正是因为他的勤奋,爱迪生才能够成为一位伟大的发明家。
勤奋的名人故事 篇二
勤奋是成功的关键,这一点在许多名人的故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其中一位备受尊敬的名人就是美国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他以其卓越的智慧、勤奋和奉献精神而闻名于世。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他被公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理论物理领域做出了许多伟大的贡献,如相对论和光电效应等。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他在学习和研究中付出了多少努力。
爱因斯坦从小就展现出对科学的兴趣和天赋。他在学校里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但并不是一名勤奋的学生。然而,他的老师们意识到他的潜力,并鼓励他更加努力地学习。爱因斯坦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表现出了非凡的热情和才智,这让他得以进入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学习物理学。
在大学期间,爱因斯坦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他常常整夜不眠,专注于解决物理学中的难题。他的同学们都惊叹于他的勤奋和毅力。爱因斯坦曾说过:“天才是1%的天赋加上99%的努力。”他的努力最终得到了回报,他在1905年发表了四篇重要的科学论文,包括著名的相对论论文,奠定了他在物理学领域的地位。
爱因斯坦的故事告诉我们,勤奋是成功的关键,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只有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我们才能够取得卓越的成就。正是因为他的勤奋,爱因斯坦才能够成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对人类的认知有着深远的影响。
勤奋的名人故事 篇三
1966年屈居于六平方米小屋的陈景润,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 1)只是一步之遥的辉煌。他证明了“每个大偶数都是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使他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居世界领先地位。
这一结果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受到广泛征引。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阿 ·威尔(AWeil)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
勤奋的名人故事 篇四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
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勤奋的名人故事 篇五
匡衡,字稚圭,西汉东海(汉郡名,今江苏省邳县以东至海,连山东省滋阳县以东至海地区)人。他出身农家,祖父、父亲世代都是农民。传到匡衡,却喜欢读书。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邻家灯烛明峦,却又照不过来。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
匡衡家穷买不起书。同乡有个富翁家中藏书很丰富。匡衡就去他家做工,却不收分文工钱。富翁感到很奇怪,问匡衡为什么?匡衡说:“我不想要工钱,只希望您能把家中的书都借给我读,我可就很心满意足了。”富翁听了,被他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所深深感动,就答应了他的请求。从此,匡衡就有了极好的读书机会。史书上说,匡衡精力充沛,超越常人,富翁家的丰富的藏书,加上匡衡本人的勤奋努力,终于把他造就成为一位知识学问渊博的学者。当时的读书人中甚至流传着这么几句口碑:“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没有人能解说《诗经》,匡衡恰好来了;匡衡给大家解说了《诗经》的疑义,大家开心得都笑起来)。”可见他声誉很高。当时,许多读书人都拜他为师,跟他学习。
勤奋的名人故事 篇六
19世纪70年代,爱迪生开始着手研究电灯的工作。他想发明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便宜、适合家庭使用的白炽灯。
为了研究这项实验,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吃,在实验室里睡。一个朋友来看他,开玩笑地说:“怪不得人头脑里知道那么多的东西,原来你睡觉也往脑子里记书上的东西啊!”
攻克白炽灯,最大的难题是玻璃泡里那一截细灯丝。他起初用木炭、金属铂等做灯丝都失败了。后来,他把灯泡里的空气抽掉,制成了一个真空的炭丝灯泡,但也只能亮8分钟。这之后,他又用白金、银、钌、钛、钼、铑等稀有金属试验,效果也不太理想。最后,他又用棉纱烤焦后试验,灯泡寿命达到13个小时;又经过反复的试验和失败,终于在1879年10月21日研制成功一盏炭丝灯,通电后亮了45个小时。新年之夜,曼罗园的松树上挂上500盏电灯,像夏夜的繁星一样,景色迷人。
但他仍不满意,他想做成一个寿命能达1000多小时的灯泡。于是,他又开始了新的试验,他曾用杉木、亚麻、藤条、椰子壳等植物纤维试验,又用橡树皮等反复试验,共计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最后发明了炭丝灯泡,达到300多小时;又经过反复的试验,终于发明了炭化竹丝灯泡,寿命达到1200多个小时,达到了他的愿望。这时,他创建了电灯工厂。他又派人跑到世界各地去采集各种竹子样品,最后发现日本出产的一种竹子质地最佳。他的工厂开始大批生产灯泡,价格便宜,深受人们的欢迎。
后来,又经过多年的试验,改用钨丝,使发光效率提高了三倍。他发明的电灯,照亮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