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感人故事【精简3篇】

时间:2013-03-01 03:25:3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感人故事 篇一

杨靖宇,一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熠熠生辉的抗日英雄。他的故事感人至深,让人热血沸腾,流连忘返。

杨靖宇于1914年出生在中国东北的黑龙江省。他从小就饱受贫困和苦难的煎熬,但他立志要改变自己和国家的命运。在日本侵略中国的时代背景下,杨靖宇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投身于抗日战争的浪潮中。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杨靖宇被任命为中国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的副旅长。他带领部队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出色的战术,多次与日军进行激烈的战斗。在一次战斗中,杨靖宇的左臂被炮弹炸断,但他仍然坚持指挥战斗,最终取得了胜利。

1940年,杨靖宇在河北省的平型关战斗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他率领的部队仅有一千余人,却成功地击退了日军四千余人的进攻。这场战斗成为了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大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然而,抗战的胜利并没有使杨靖宇停下脚步。他仍然坚守在抗日战线上,为了保卫祖国的尊严和民族的独立,他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新的战斗之中。

1945年,杨靖宇在辽沈战役中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勇气和决心。他率领的部队奋勇杀敌,不畏艰险,最终成功地解放了锦州市。然而,不幸的是,杨靖宇在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31岁。

杨靖宇的牺牲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震动,他被誉为“英雄的杨靖宇”。他的故事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成为了抗战岁月中最闪耀的一颗星。

杨靖宇的感人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让他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他的精神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成为了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让我们怀念这位伟大的抗日英雄,弘扬他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感人故事 篇二

杨靖宇,一个伟大的中国抗日英雄,他的故事令人感动至深。他的坚韧毅力和对国家的无私奉献精神,给予了全国人民极大的鼓舞和启示。

杨靖宇出生于黑龙江省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从小就经历了家庭的困苦和社会的不公。然而,这些困境并没有击垮他的意志,反而激发了他内心的强大力量。他立志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也要为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贡献。

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杨靖宇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投身于抗日战斗的第一线。他被任命为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的副旅长,率领部队与日军进行了多次激烈的战斗。

杨靖宇在战斗中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他善于运用战术,灵活指挥部队,多次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他勇于冲锋、勇于牺牲,为了保卫祖国的尊严和民族的独立,他不惜一切代价。

1940年的平型关战斗是杨靖宇的战斗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战。他率领的部队在敌人四面包围的情况下,经过四天四夜的浴血奋战,最终成功地击退了日军的进攻。这场战斗成为了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也使杨靖宇成为了全国人民心中的英雄。

然而,杨靖宇并没有因为战斗的胜利而满足。他继续坚守在抗日战线上,为了保卫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他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新的战斗之中。他在战斗中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勇气和决心,最终在1945年的辽沈战役中英勇牺牲。

杨靖宇的感人故事给全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震动。他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成为了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他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让我们怀念这位伟大的抗日英雄,弘扬他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让杨靖宇的故事成为我们坚定信念、追求梦想的力量源泉。

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感人故事 篇三

  杨靖宇(1905年2月-1940年2月23日),男,汉族,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

  他是东北抗联的主要创建者和重要领导人,率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间;他与赵尚志合称“南杨北赵”;因叛徒出卖,被敌军包围,弹尽粮绝之下,吃草根树皮和棉絮,孤身战斗至最后一息,牺牲时年仅35岁。1905年的今天,杨靖宇将军诞生。纪念英烈,勿忘国耻!

  “九一八”事变后,曾任中共哈尔滨市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政治委员,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第1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军长兼政治委员和抗联第1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联第1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

  他认真执行党的抗日武装统一战线政策,团结联合东北抗日义勇军共同对敌作战。注重部队全面建设,加强党的领导,深入开展政治思想工作,培育英勇善战精神,适时整顿部队,严格组织纪律,使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成为一支人民抗日武装,勇猛杀敌的劲旅。最早创建磐石红石砬子抗日游击根据地,尔后扩大到南满、东南满20余县,被日伪称为“第一癌肿地带”。

  1940年1月,为解决部队给养问题,命部队主力北上,自己带领一支小部队东进。到了最后,他身边仅有7名战士,4名负伤。于是杨靖宇下令4人转移。后来,他派了剩下的两名战士去村落找些吃的,下山后,两名战士被日伪军杀死。杨靖宇明白了一切。2月22日,杨靖宇在一间雪地中的小破屋里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一夜。2月23日,他孤身一人在吉林蒙江县(今靖宇县)保安村前三道崴子遇到四个中国人,杨靖宇恪守党的铁的纪律,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于是给了钱,让其中一人帮他买些食物和棉鞋。那个人回大屯泄密给日伪当局;关东军讨伐队包围了杨靖宇,并紧急召集由抗联叛徒组成的伪满特工队参战;经过数小时激战,杨靖宇被叛徒机枪点射命中要害,壮烈殉国。终年三十五岁。

  杨靖宇将军牺牲后,凶残的日军割下他的头颅,解剖了他的遗体,发现胃里竟一粒粮食也没有,满是树皮、草根和棉絮。残暴的日军割下他的头颅,送伪都长春请赏。杨靖宇率领第1路军在东南满的抗日战场上纵横驰骋英勇杀敌的光辉业绩,他“满腹棉絮枯草,战斗到最后一人,以身报国”的革命精神,将彪炳史册,永励后人。

  读抗日英雄杨靖宇有感

  “松花江水啊流不停,不灭日寇气不平。长白山上英雄多啊!数那杨靖宇杨司令,苦战了八年没有接济啊!荒山里牺牲了杨司令……一片忠心照日月啊!留得万世佳英明。”这首歌唱的就是著名的民族抗日英雄——杨靖宇!

  1940年2月22日,杨靖宇踏着没膝的白雪,孤身在茫茫雪原中寻找失败的抗联部队。此时的他一连五天已经没有吃到一粒粮食了。23日,他被围剿的日伪军警包围,他腹背受敌,身中数弹,壮烈牺牲……

  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杨靖宇将军身穿单薄的衣衫,在茫茫大雪地里艰难行走的.场景;我仿佛看到了杨靖宇将军手执双枪,英勇杀敌的景象;我仿佛看到了杨靖宇怒斥敌人的怒吼;我仿佛看到了杨靖宇壮烈牺牲的场景;我仿佛看见了日本军官谷隆一郎解剖杨司令,发现里面全是野草棉草棉絮时,忏悔自己的行为剖腹自杀的场景。

  是什么,让英雄如此视死如归?是什么,让烈士这般宁死不屈?这就是我们的民族英雄,当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蹂躏中华大地时,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当祖国和人民遭受到欺负时,他们为了维护民族的尊严,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用鲜血染红了火红的旗帜,他们用生命铺就了胜利的道路。

  做为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我们应该继承杨靖宇烈士遗志,我们一定要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

  敬爱的杨靖宇烈士,您忠魂不朽,浩气长在!

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感人故事【精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