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屠呦呦的故事(优质3篇)

时间:2016-01-04 05:42:5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名人屠呦呦的故事 篇一

屠呦呦是中国著名的药学家和药学家,她以自己的杰出贡献和卓越成就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本文将介绍屠呦呦的早年经历和她在中草药研究领域的突破性发现。

屠呦呦于1930年出生在中国江苏省扬州市一个教师家庭。她从小就对科学和药学产生了兴趣,并决心将来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在高中时,她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药学院。

在大学期间,屠呦呦努力学习并积极参与科研工作。她对中草药的研究特别感兴趣,因为她相信中草药中蕴含着许多珍贵的药用成分。然而,在当时,中草药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方法和科学依据。

毕业后,屠呦呦加入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开始了她的科研生涯。她在药物研究所的精心指导下,逐渐熟悉了中草药研究的方法和技巧。然而,她并不满足于此,她意识到要真正发挥中草药的药用价值,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屠呦呦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不断尝试和实验。她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一种名为青蒿素的中草药成分对疟疾的治疗非常有效。然而,青蒿素的提取和纯化过程非常困难,这成为屠呦呦面临的主要挑战。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屠呦呦没有放弃。她不断尝试不同的提取和纯化方法,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成功地提取出纯度较高的青蒿素,并发现了青蒿素的药理活性和抗疟疾作用。这一重大突破为疟疾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并挽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

屠呦呦的发现引起了国际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她多次获得国际药学界的最高荣誉,也成为中国药学界的杰出代表。她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疟疾的防治工作中,并对全球药物研究和治疗健康问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屠呦呦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坚持不懈和追求科学真理的故事。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智,在中草药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人类健康做出了杰出贡献。

名人屠呦呦的故事 篇二

屠呦呦是中国药学界的名人,她以在中草药研究领域的突破性发现而闻名于世。本文将介绍屠呦呦的突破性发现和她对中草药研究的影响。

屠呦呦的突破性发现是关于一种名为青蒿素的中草药成分的。在她的研究中,她发现青蒿素对疟疾的治疗非常有效。然而,要想真正发挥青蒿素的药用价值,需要克服提取和纯化过程中的困难。

青蒿素的提取和纯化过程非常复杂,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屠呦呦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成功地提取出纯度较高的青蒿素,并发现了其药理活性和抗疟疾作用。这一重大突破为疟疾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并挽救了无数生命。

屠呦呦的突破性发现在国际医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她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疟疾的防治工作中,并对全球药物研究和治疗健康问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的成就使她成为了中国药学界的杰出代表,并多次获得国际药学界的最高荣誉。

屠呦呦的突破性发现不仅对疟疾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也为中草药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她的成功经验激励着更多的科学家投身于中草药研究,探索更多珍贵的药用成分。屠呦呦的突破性发现也让人们意识到中草药的潜力和价值,促进了中草药研究的发展。

总之,屠呦呦的突破性发现是中国药学界的里程碑事件。她的努力和智慧为疟疾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对中草药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的故事鼓舞着更多的科学家坚持不懈地追求科学真理,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多的贡献。

名人屠呦呦的故事 篇三

名人屠呦呦的故事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宁波,汉族,中共党员,药学家,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名人屠呦呦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寸草心,几度寒暑报春晖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作为一名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从1955年进入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来,她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深爱的事业中,将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回馈给党和人民。

  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贡献;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炙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屠呦呦最引人瞩目的成就是发现青蒿素,作为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它每年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并且在与疟疾这种致命疾病的持续战斗中产生了长远的医疗福利。”拉斯克基金会如是说。

  传承者,古代医书淘到金

  1971年10月4日,一双双眼睛紧张地盯着191号青蒿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成果。随着检测结果的揭晓,整个实验室都沸腾了:该样品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由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

  临危受命,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没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方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屠呦呦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重新在经典医籍中细细翻找,突然,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牢牢抓住她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语惊醒梦中人,屠呦呦马上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常用的“水煎”法上,因为高温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她随即另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

  追梦人,求索之路无止境

  成功,在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1972年,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这些成就并未让屠呦呦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里,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治病救人的魔力。正是如青蒿一样的科学追梦人,大爱在左,奉献在右,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生命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绿意盎然,让不同地域、种族的人一起吮吸现代科技的芬芳。

名人屠呦呦的故事(优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