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历史典故的由来大全 篇一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积累下来了大量的典故,这些典故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历史典故的由来。
一、背水一战
背水一战源于中国战国时期的故事。齐国将军田忌在与楚国作战时,发现自己军队的实力明显不敌楚军。田忌采取了一种背水布阵的策略,将自己的弱点暴露给楚军,引诱楚军主将项羽上钩。最终,田忌以弱胜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后来,“背水一战”成为了指在绝境中全力一搏的典故。
二、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源于中国战国时期的故事。农夫东门外种下一棵大树,树旁有个洞,农夫每天都在树旁边耕作。有一天,一只兔子在农夫的眼前从洞中跑过,农夫吃惊之余,发现兔子撞到了旁边的树根上死了。农夫意识到,如果他不守株待兔,而是主动去抓兔子,也许还能捕捉到更多的兔子。后来,“守株待兔”成为了指被动等待机会而不主动争取的典故。
三、刻舟求剑
刻舟求剑源于战国时期的故事。一位士兵在船上刻剑,不小心将剑掉入水中。士兵找不到剑,于是决定在船上刻下剑的位置,希望水退后能够找回剑。然而,水退后,剑并没有浮出水面。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能因为固守旧有的观念和方法而错失新的机会和发展。
四、望梅止渴
望梅止渴源于中国东汉时期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人在远离故乡的地方,望着远方的梅花山,想起了家乡的亲人和美好的生活。这个典故告诉人们,通过想象和回忆,可以在困难和痛苦中找到一丝慰藉和希望。
常见历史典故的由来大全 篇二
五、宰相肚里能撑船
宰相肚里能撑船源于唐朝时期的故事。有一位宰相在听证案件时,被告人以肚子能撑船为由辩解自己的清白。宰相不信,于是命人取来一只小船,将被告人的肚子剖开,果然发现船能够漂浮在被告人的肚子上。这个典故告诉人们,要善于辨别真假,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说辞。
六、画蛇添足
画蛇添足源于中国的传说故事。有一次,一位画家画了一条生动逼真的蛇,但他觉得画中的蛇还不够完美,于是在蛇身上画了一只脚。后来,这条画蛇活了过来,但因为多了一只脚而行动不便。这个典故告诉人们,不要过度追求完美,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七、杞人忧天
杞人忧天源于战国时期的故事。杞国的人们听说天要塌下来,都非常担忧。但他们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应对,只是日夜忧虑。这个典故告诉人们,不要无谓地担心和忧虑,而是应该采取实际行动来解决问题。
八、亡羊补牢
亡羊补牢源于中国战国时期的故事。一位农民发现自己的羊丢了一只,但他并没有去寻找丢失的羊,而是立即修补了羊圈的漏洞,防止其他羊也丢失。这个典故告诉人们,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问题进一步扩大。
以上是一些常见历史典故的由来,这些典故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过了解典故的由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常见历史典故的由来大全 篇三
◆糖炒栗子的由来
糖炒栗子是京津一带别具地方风味的著名食品,也是具有悠久传统的美味。南宋时,陆游在《老学庵笑记》中曾记述这样一段动人的故事。他说:“故都(指北宋的汴京,即今开封)李和炒菜,名闻四方,他人百计效之,终不可及。”接着写道:“绍兴中,陈福公及钱上阁,出使虏庭,至燕山,忽有两人持炒栗各十裹来改……自赞曰:'李和儿也。’挥涕而去。”据此可以推知,汴京的炒菜专家李和在外族人侵时家破业敝,他的儿子带着炒栗的绝技流落燕山。他用献给故国使者的栗子,表达自己对统一祖国的热望。
◆臭豆腐的由来
臭豆腐很有名气,究其来历有段“古”:清康熙八年,安徽仙源县举子王致和赴京考试落第,又无盘缠返乡。王家原以做豆腐饣胡口,王致和亦懂此手艺,于是留京以磨豆腐谋生。一日,遇到豆腐滞销,积存不少,王生怕豆腐变坏,血本无归,便将豆腐切成小块,配以盐香料,置于坛中,并封其口,以为这样便可造出腐乳来。谁知过了一些日子坛口打开,腐乳做不出来,豆腐臭气熏天。王生试尝之,其味鲜美。遂将此臭豆腐试销,竟也获得顾客好评,臭豆腐从此流传开去,到了清末,臭豆腐已是大行其道。
◆豆腐的由来
1959年到1960年间,在河南密县打虎亭曾发掘了两座汉墓。一号汉墓中,有大面积的画像石,其中有豆腐坊石刻。这是一幅把豆类进行加工、制成副食品的生产图像。考古专家认为,此刻画可以证明,中国豆腐的制作不会晚于东汉末期。淮南堂是我国淮南一家豆腐坊的名字,据传原是为了纪念豆腐的发明人——汉代淮南王刘安而起的。堂堂淮南王怎么会发明豆腐呢?原来刘安讲求黄老之术,在淮南朝夕修炼。陪伴他的僧道,常年吃素,为了改善生活,就悉心研制出了鲜美的豆腐,并把他献给刘安享用。刘安一尝,果然好吃,下令大量制作。这样,豆腐的发明权就记在淮南王刘安的名下了。
◆火锅的由来
我国的火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浙江等地曾出土五千多年前的与陶釜配套使用的小陶灶,可以很方便地移动,可以算是火锅初级形式。北京延庆县龙庆峡山戎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火锅,有加热过的痕迹。奴隶社会后期,出现了一种小铜鼎,高不超过20厘米,口径15厘米左右。有的鼎与炉合二为一,即在鼎中铸有一个隔层,将鼎腹分为上下两部分,下层有一个开口,可以送入炭火,四周镂空作通风的烟孔。有的鼎腹较浅,鼎中间夹一炭盘,人们称这种类型的鼎为“温鼎”,它小巧便利,可以说是一种较好的火锅了。汉代出现一种称为“染炉”、“染杯”的小铜器,构造分为三部分:主体为炭炉;上面有盛食物的杯,容积一般为250~300毫升;下面有承接炭火的盘。可以推断这就是古代单人使用的小火锅。唐宋时,火锅开始盛行,官府和名流家中设宴,多备火锅。大诗人白居易喜欢邀友至家吟诗赋词,他的那首“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中的“红泥小火炉”,即是唐代流行的一种陶制火锅。在五代时,就出现过五格火锅,就是将火锅分成五格供客人涮用。那时的火锅又称暖锅,一种是铜制的,一种是陶制的,主要作用是煮肉来食用。到了清代,各种涮肉火锅已成为宫廷冬令佳肴。嘉庆皇帝登基时,在盛大的宫廷宴席中,除山珍海味、水陆并陈外,特地用了1650只火锅宴请嘉宾,成为我国历史上最盛大的火锅宴。
◆涮羊肉的由来
史书记载,涮羊肉最早始于我国东北和蒙古少数民族地区,原称“涮锅”。据说,涮羊肉的起源之一与元世祖忽必烈有关。相传七百多年前,忽必烈在北征途中,忽然想起清炖羊肉了。厨师急忙杀羊剥皮,剔骨割肉。这时,探马报道:“敌军铺天盖地而来,离此不远了。”兵贵神速,眼看清炖羊肉吃不上了,聪明的厨师想出一个办法,他在羊肉上拣了一个好部位,切成薄片,放在煮沸的水中,用饭勺草草地搅一下,便急急忙忙捞在碗里,加了点盐,送到忽必烈的面前,忽必烈饥不择食,饱餐了一顿,感到这肉片格外鲜嫩。待忽必烈胜利返朝后,重赏了厨师,问清了这种羊肉片的烹调技术,御赐菜名为“涮羊肉”。
◆“比萨饼”的由来
“Pizza”,即比萨饼是意大利的著名食品。凡到过意大利的人,一定要品尝一下比萨饼。刚从红通通的炉膛里烤出的比萨饼,色鲜、味浓、外焦里嫩、香气诱人。关于比萨饼的来历,人们一般认为它于公元1600年诞生在那不勒斯。传说,当地有一位母亲,因家里贫困,只剩下一点点面粉,正在为给孩子做点什么东西吃而发愁。邻居们得知后,凑来了一点西红柿和水牛奶酪。这位母亲就将面粉和成面团烙成饼,将西红柿切碎涂在上面,再把水牛奶酪弄碎撒上,然后放在火上烤,就成了香喷喷的比萨饼。如今比萨饼为世人所喜爱,并走进了中国。
◆春卷的由来
春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北方人也称为“春饼”。据传在东晋时代就有。那时叫“春盘”。当时人们每到立春这一天,就将面粉制成的薄饼摊在盘中,加上精美蔬菜食用,故称“春盘”。那时不仅立春这一天食用,春游时人们也带上“春盘”。到了唐宋时,这种风气更为盛行。著名诗人杜甫的“春日春盘细生菜”和陆游的“春日春盘节物新”的诗句,都真实地反映了唐宋时期人们这一生活习俗。在唐代,春盘又叫五辛盘。明代李时珍说:“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谓之五辛盘。”以后春盘、五辛盘又演变为春饼。宋朝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这样描述:“常熟糍糕,馄饨瓦铃儿,春饼、菜饼、圆子汤。”到了清代,富家或士庶之家,也多食春饼。清代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打春》中记载:“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谓可以却春闹也。”这样,吃春饼逐渐成了一种传统习俗,以图吉祥如意,消灾去难。随着烹调技术的发展和提高,“春饼”又演变成为小巧玲珑的春卷了。这时它不仅成为民间小吃,而且也成为宫廷糕点,登上大雅之堂。在清朝宫廷中的“满汉全席”128种菜点中,春卷是九道主要点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