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袁隆平作文 篇一
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中国现代农业科技的奠基人,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和农业家。他的离世让我们感到深深的悲痛和惋惜。袁隆平先生以其卓越的贡献和非凡的智慧,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农业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袁隆平先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与推广,为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通过长期的艰苦实验和不懈努力,成功地培育出了杂交水稻品种,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抗病虫害的能力。这项科研成果不仅填补了中国水稻育种领域的空白,也给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了有力的解决方案。袁隆平先生的杂交水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中国和世界各地,为全球的粮食生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袁隆平先生的辛勤努力和无私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更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和人民公仆。他始终坚持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为中国农业事业的发展付出了毕生的努力。他的学术成就和崇高品德将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为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袁隆平先生的离世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科学家的重要性和科技创新的力量。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粮食安全问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我们要以袁隆平先生为榜样,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现代化,为实现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袁隆平先生的离世使我们深感惋惜和痛心,但他的精神和贡献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让我们悼念袁隆平先生,传承他的科学精神,为实现农业强国和美丽乡村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悼念袁隆平作文 篇二
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中国现代农业科技的奠基人,他的离世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深深的悲痛。袁隆平先生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伟大的农业家,他的贡献将永远铭记在中国和全球的农业史册上。
袁隆平先生以其卓越的科研成果和非凡的智慧,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通过长期的实验和努力,成功地培育出了高产、抗病虫害的水稻品种,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水稻的产量和质量。袁隆平先生的杂交水稻技术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科研成果不仅填补了中国水稻育种的空白,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支持。
袁隆平先生的离世让我们更加意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科学家的价值。我们应该以袁隆平先生为榜样,加强科技创新,培养更多的科学家和农业专家,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振兴。只有通过科技的力量,我们才能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袁隆平先生的离世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要珍惜每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他们的科研成果。我们应该加强科普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袁隆平先生和杂交水稻的伟大意义,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只有通过科普教育,我们才能够让更多的人从事科学研究,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应用。
悼念袁隆平先生是对他贡献的最好方式,让我们铭记他的智慧和奉献精神,为实现农业强国和美丽乡村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袁隆平先生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推动中国农业事业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悼念袁隆平作文 篇三
在5月23日中午1:07的时候,我们伟大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去世了。听到这一消息之后,我非常的震惊,也感到伤心和婉惜。因为帮助我们种植杂交水稻的老人竟然活到91岁就离开了我们。
小时候的袁隆平非常地调皮。他也很好奇一些东西,他每次上课的时候都会问老师这些奇怪的问题,然后老师就觉得他的思想有问题,袁隆平就自己去找答案。6岁的时候,他来到了一个美丽的园艺场,园艺场里面有许多的葡萄,从那时候在袁隆平心里就埋下了一颗想当农民的梦想。长大以后他每天日夜都翻看着农学的书,向那些农民请教。勤换种,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这样子就能收丰收很多水稻。袁隆平意识到了农民的需求,每天日夜的都去观察水稻有时候只带馒头和水拿着放大镜震荡里观察一天一夜,最终在1961年7月的时候,翟龙平发现了一株长得很特别的水稻,他和助手数来数去里面上面一共有239课鼓励他,非常地高兴就给他取名为鹤立鸡群。
在这之后,水稻茁壮成长开花授粉,孕育稻谷。金黄色的稻谷,随风飘摇,一株水稻有两三百朵花,花结成两三百颗米,这就是我们的大米。真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我们要尊重袁隆平的辛苦劳动,尊重大米生命的历程。知道这些是因为我看了一本书叫《一颗种子改变世界》。
里面的袁隆平非常坚持,刻苦钻研这项技术,把每株水稻都能产出100多公斤的大米。我有时候也很努力去锻炼一些事情。比如说玩魔方,一开始我不懂,慢慢看着其他人玩就学会了一点。我只懂一些公式在那里上下左右一转错了或者转快了就打乱了,我就会找其他人帮忙。每天有闲功夫我就练习,晚上睡觉的时候,我都会练习15分钟。后来我的魔方技术达到了一分20秒左右就复原魔方了。
种植水稻成功的艰辛,让我反思自己。我有点挑食,每顿饭都爱剩饭。没有吃完就去房间写作业。我要改掉这个习惯,把米饭都吃干净吃完。我要改掉这一错误。
虽然袁隆平去世了,但是我们心中还牢记着这一伟大的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种下了杂交水稻给我们吃,这样才让我们成长长高,才有了今天不愁吃水稻的生活,如果没有他,世界上就没有杂交水稻就没有吃的,很多人就会饿死,那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意义了。我坚信袁隆平爷爷在天堂也能看到我们蓬勃的农业的发展,让我们学好本领,替代完成他那“禾下乖凉,覆盖全球”的两大心愿!
悼念袁隆平作文 篇四
“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鸿毛。”2021年5月22日“共如国勋章”获得者、“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这样重如泰山的人物永远地离我们而去。长沙市全体市民为他送,全国人民都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惦念他。
袁隆平爷爷1930年9月7日年出生于北京,江西德发县人。1949年,袁爷爷各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南农学院,学习农作物专业。1953年,23岁的袁爷爷被分为湖南怀化一所农校当老师。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重的粮食饥荒,袁爷爷目睹了严重的现实,他辗转反侧不能安心睡觉。只有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用学过的专业如识,尽快培育出亩产过800斤,1000斤,2000斤的水稻新品种,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解决饥饿。他赞成这样一个公式:知识十汗水十灵感十机遇二成功。
他确信,杂交水稻能增产。可是杂交水稻是世界难题。因为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自花授粉,难以一朵一朵地去掉雄花搞杂交。袁爷爷知难而进,他迈开双腿,走进水的莽莽绿荫,去寻找这从未见过,而且中外贤料没有见过报道的水稻雄性株,“功夫不怕有心人”,终于在第14天发现了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性伏奇特的品种。袁爷爷欣喜若狂。经过10年反复讨论与实践,种植杂交水稻增产1000亿公斤以上,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
袁爷爷一生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您现在变成天上的星星照耀着我们,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为祖国做贡献。
悼念袁隆平作文 篇五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在湖南去世,享年91岁。
我出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这时的中国就算是像我们一样闭塞的村庄,人们也都解决了温饱,开始奔向小康。作为一个90后,我从未经历过饥饿,对于爷爷奶奶口中的故事,也无法完全理解。就像是那位“何不食肉糜”的帝王,无法理解什么是真正的饥饿。
后来长大因为过敏,我曾经有过半个月忍饥挨饿的时间,但这种只是忌口的挨饿根本无法与饥荒之时相比。
电影《1942》把重现战争时期的大饥荒,影片中有一幕甚至给我留下了阴影:狗在啃咬路边的尸体,以此充饥。从此我再也不敢敢看此类的电影或者节目。我相信,真正经历过大饥荒的人们,肯定有过更加残忍的经历。正是这部口碑不怎么好的电影,让我更加深刻的明白,我们如今的平安喜乐并不是上天的赏赐,而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和坚持乃至牺牲换来的。
袁隆平爷爷经历过战争年代,经历过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所以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饭碗要牢牢地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他毕生所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做到了,他研究出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的产量,让更多的人吃饱了!
我未曾了解过他的生平,但也能够知道他为祖国做出了多大的贡献,为人民带了怎么样的幸福生活。他把一生浸在稻田里,把功勋写在大地上,把幸福的种子撒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有人说,他没走,他只是带着种子去了远方。有人说,他进入了一个梦乡,那里的稻穗比高粱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风轻轻吹过,他戴着草帽,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他走了,他又没走,他永远都在!
悼念袁隆平作文 篇六
又是一年丰收的季节,夏季粮食的丰收时节。粮食的大丰收让祖国的粮仓爆满,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的繁荣,让让人明更加安康。但是为我国甚至全球粮食曾收层产的袁隆平院士却离开了我们。
粮食的丰收意味着国民能吃饱饭,意味着国家的国泰民安。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国家而言,粮食不仅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障,也是确保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础。
粮食问题是安全问题,而非经济问题。粮食不像其他商品,粮食少一点都会饿死人,是一个硬需求。
袁隆平院士被成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不仅是中国的骄傲,更是世界的骄傲,他为人类生存最初了巨大的贡献。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人的生存离不开吃喝。袁隆平院士曾说过:“中国人要把饭碗拿到自己的手里面,不要靠人家,我们现在就是在为自己的饭碗而努力”。
周末回家看到路边的田地里绿油油的稻田,沉甸甸的穗子,把苗都压弯了腰,偶尔的一阵风,稻穗随着风摆动,我仿佛看到了袁隆平院士在田边看着稻田丰收的笑容。再过几天就是稻子成熟的时候,到时候田地里一片一片的金灿灿,每当这时就想起了伟大的袁隆平院士,他的一生都在为粮食的曾加产量而努力,与种子打交道,简直就是稻田里的守望者,虽然他离开了,但是他的精神,他的努力永远铭记于心。有了他的努力和付出,才有了我们现在吃饱饭的幸福,我想大概以后的每次吃饭我都会想起他。
斯人已逝,忧思长存。他在稻穗下乘凉的未完成的梦,后人将踏着他的脚印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