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游记作文(经典6篇)

时间:2013-06-02 07:19:4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兰亭游记作文 篇一

兰亭游记——品味古人雅致之旅

兰亭,位于浙江绍兴市,是中国历史上一座著名的园林。它以《兰亭集序》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古代园林的瑰宝。上个周末,我有幸拜访了这座历史悠久的园林,亲身感受了古人的雅致之旅。

一踏入兰亭,我就仿佛穿越回了古代。园内的建筑、山水、植物无一不散发着浓厚的古代文化气息。我首先来到了兰亭的主要建筑——兰亭阁。兰亭阁坐落在山腰上,由数十根精美的檐柱支撑着,显得庄重而又典雅。登上阁楼,我俯瞰着整个兰亭的美景,心生敬畏之情。兰亭的设计非常注重空间的变化和层次的分明,让人心旷神怡。

沿着曲径蜿蜒的小道,我来到了兰亭的湖边。湖水清澈见底,碧波荡漾。湖边的小舟静静地停泊在那里,仿佛等待着古人的乘坐。我不禁想象起古代文人墨客们在此创作诗词的场景。他们坐在舟上,随着湖水的起伏,思绪如波纹般涟漪,灵感源源不断地涌现。这里的环境真是太适合创作了。

继续前行,我来到了兰亭的花坛。花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花朵,色彩斑斓,芳香扑鼻。在这里,我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中。我细细观察每一朵花,感受它们的生命力和美丽。这些花朵真是太美了,它们在阳光照射下绽放出耀眼的光芒,给人一种宁静和愉悦的感觉。

兰亭游览结束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古人的雅致之旅。他们以自然为师,以心灵为墨,在这片园林中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他们把兰亭打造成了一个艺术的殿堂,让人们能够在这里感受到美的力量。我从兰亭游记中不仅学到了古人的智慧和审美,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兰亭游记作文 篇二

兰亭游记——领略古代文人的风雅情怀

兰亭,位于绍兴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园林。它是中国古代文人雅集的重要场所,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上周末,我有幸参观了兰亭,领略了古代文人的风雅情怀。

进入兰亭,我首先被园内的建筑所吸引。兰亭的建筑充满了古代文化的韵味,每一座建筑都仿佛在诉说着古人的故事。我特别喜欢兰亭的亭台楼阁,它们造型精美,雕刻精细,给人一种庄重而又典雅的感觉。在这里,我仿佛穿越到了古代,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审美。

除了建筑,兰亭的山水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园内的湖水清澈见底,碧波荡漾,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湖边的小舟静静地停泊在那里,仿佛等待着古人的乘坐。我不禁想象起古代文人墨客们在此创作诗词的场景。他们坐在舟上,随着湖水的起伏,思绪如波纹般涟漪,灵感源源不断地涌现。

走进兰亭的花坛,我被五彩斑斓的花朵所吸引。花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花,红的、黄的、紫的,色彩斑斓。花朵的香气扑鼻而来,让人心旷神怡。我拿出相机,记录下这美丽的一刻,希望能够永远保存下来。

兰亭游览结束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古代文人的风雅情怀。他们以自然为师,以心灵为墨,在这片园林中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兰亭不仅是一座美丽的园林,更是一座承载着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场所。通过这次兰亭游记,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古代文人的境界和情怀,也更加珍视自己身处的这片美丽的土地。

兰亭游记作文 篇三

  今年五一劳动节,我去了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乡浙江绍兴的兰亭游玩。

  一进入景区,只见有一块大石头,石头上写着“兰亭”两个大字,继续往前走,林深叶茂,过了一座小桥,我们到了鹅池,鹅池旁边也有一块石头,据说,上面的“鹅池”二字是由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王献之共同完成。鹅池的水真清啊!一条条美丽的鱼儿在水里玩耍。鹅池的水真静啊!静得像一块美玉。

  继续前进,不一会儿,我们便来到了一座亭子下,亭子里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字,这便是举世闻名的《兰亭序》了。这块石碑因为年代久远而显得沧桑。可是,上面金光闪闪的字却依旧看上去写得那么有力,那么规整。亭子旁有一片竹林,竹林边有一块石头上写着个“太”字,上面的“大”字是王献之写的,下面的点是王羲之写的,可谓是画龙点睛啊!

  穿过竹林,来到一个小池塘边,池塘里的荷花可多了。有的完全开放了,有的只是花苞,还有的看起来含苞欲放。

  兰亭的景色真美啊!它令我流连忘返。

兰亭游记作文 篇四

  兰亭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兰渚山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寄居之处,相传越王勾践种兰于此,因此得名。

  一进兰亭景区,哇,好一个绿色世界!路旁有数不尽的兰花和竹子。踏着这条兰竹繁茂的林间小路,我们来到了鹅池。未到鹅池,隐约可见竹林里有两只高大的白鹅雕像。相传王羲之很喜欢鹅。有一次,他去拜访一位养鹅的婆婆。老婆婆一听王羲之要来,忙做了一桌好菜招待。吃过中饭,王羲之要去看鹅,“鹅不是已经进了你的肚子了吗?”老婆婆指着桌上的肉对他说。说来也巧,鹅池里还真有几只鹅。那些鹅浑身洁白,有的在梳理羽毛,有的在水上游来游去,姿态优雅,美不胜收。还有的游到我们跟前,对着我们嘎嘎地大声叫,仿佛在欢迎我们。

  游完鹅池,走着走着,随着鹅叫的消逝,我们走到了兰亭碑亭。我抬头一看,哇,好大一块碑!再一看,咦,碑上兰亭二字怎么“兰”字缺尾,“亭”字缺头呀?查了手机我才明白,原来这块碑被红卫兵砸过,是后来修补的,可惜补得不全。再向前走,就来到了一条小溪边,这就是曲水流觞的地方。据说当时王羲之邀请了群贤好友、亲朋子侄四十一人汇聚于此。他们在酒杯里斟满酒,让酒杯随着流水缓缓漂流,如果漂流到谁的面前,谁就要饮酒赋诗,作不出诗歌,就要罚酒三斛。曲水流觞处对面有流觞亭,飞檐翘角,古雅大气,亭内陈列着古时的各式酒器。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当时作诗的情景。

  走过“曲水流觞”,浏览右军祠,最后来到了临池十八缸。那里有石板的习字坪,上面还放着毛笔,供游客临池学书。于是我也拿起一支毛笔,饱蘸清水,在石板上认认真真地写下了“有志者事竟成”这六个大字,希望自己也能像“二王”那样,勤学苦练,潜心钻研,终有所成。

  兰亭之旅,在让我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祖国深厚的文化。

兰亭游记作文 篇五

  烈日当头,我们乘车去往绍兴。进入绍兴,到了诸暨,到了五泄,我才发现自己犯了个极大的错误,“沧桑”用在这里是多么的不和谐。山虽不可谓高,但一片葳蕤,满山的绿色里漫长的山路无限延伸,举目远眺不见尽头,眼前浮现的只有山的轮廓和透过葱茏的缝隙射下的阳光。

  走进兰亭,似乎每个人都被这里的氛围感染了,大家的脚迈得很轻也很实。重峦叠峰茂林修竹,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和空气糅合了一种叫做“人文”的元素,让我们一向浮躁的心沉静下去,又沉醉起来。

  兰亭成名于王羲之,也成名于那篇传诵千古的《兰亭集序》,他用风格疏朗简约的文字记述了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的那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盛会。于是,兰亭这个原本不为人所知的庭园由此名垂青史。

  当年的鹅池边今天的白鹅兴致勃勃地演绎着那段美丽的历史场景,疏觞亭前的溪流在物换星移千年之后换上了今天的活水。我们在漫步游赏中却依然清晰可见当年大书法家俯首洗墨的场景。我们还可以在穿过悠长的历史后遥想发生在眼前这个小溪边“一觞一咏,畅叙幽清”的雅士聚会。

  从王羲之和他的友人泼墨挥毫的那一刻起,兰亭就被赋予了特殊的历史气质,从此,丹青的爱好者不论少长都将这里视为书法的圣地,纷纷前来凭吊、瞻仰,想要从这里的空气中吸到一点儿传神的精粹。在陈列馆里我见到了许多年龄小于我的孩子的作品,他们的技艺固然稚嫩,但那一笔一画之间分明气韵初具,能够被陈列在兰亭,相信他们会将此视为无上的荣耀。

  后人曾评王羲之的墨宝“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相信他们的艺术性情正是在此地得到了一次历史性的蒸馏和升华。他身有官职,却宁愿躲到山林之间与数位友人寻求闲云野鹤般的淡泊与宁静。他避开尘世的纷扰,兰亭成为了他风雅圣洁的归宿。于是,兰亭成全了王羲之,而王羲之也同样成全了兰亭,人杰而地灵,地灵而人杰。

  平静中渲染辉煌,中国文化的妙处正在于此。

兰亭游记作文 篇六

  10月3日,天气晴朗,太阳公公终于收敛了暴脾气,温柔地抚照着我们。妈妈说,这样的好天气正适合出游。于是,我们一家人来到了书法圣地——兰亭,这曾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园林住所。

  一下车,我就迫不及待地往里走,入了大门,看到两边都是粗壮的大树,挺直了腰,仿佛在欢迎我们。再进去些,还有大片的竹林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这里的环境十分幽静。我想:这果然是一个静心练字的好地方!

  我们顺着鹅卵石铺成的小道,来到了“鹅池”,小池中,几只大白鹅正在尽情嬉戏,有的伸着脖子欢快地叫喊,有的游到岸边好奇地瞧着游客,有的则把长长的颈项埋进水里寻找食物,还有的拍打着翅膀,仿佛下一秒就要飞起来了。

  我们继续前行,来到了“临池十八缸”,这可是最吸引我的一个景点。只见池前竖着一块大石碑,碑上刻着一个大大的“太”字。相传书法家王献之从小练字,八岁那年,用完了院子里的三缸水,自以为写得跟父亲一样好了,就将一叠字拿给父亲看,谁知王羲之只从里面挑出一个“大”字,在下面加了一个点。王献之不明白父亲的意思,就将这个字拿给母亲看,她母亲看了就说:“吾儿磨尽三缸水,唯有一点像羲之”。王献之听后非常羞愧,从此更加刻苦练字,把院里剩下的十五缸水也用完了,最终也成了像他父亲一样的大书法家!我告诉自己,我也要学习王献之,做事应该精益求精,坚持到底!

  最后,我们还游览了“流觞亭”、“石碑亭”,参观了“书法博物馆”,见识到了著名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虽然我还不懂得欣赏书法作品,但兰亭里的美景和故事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快乐又难忘的一天!

兰亭游记作文(经典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