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的作文(精简3篇)

时间:2019-05-01 06:31:2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都江堰的作文 篇一

都江堰:古老灌溉工程的奇迹

都江堰,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是世界上最古老、规模最大的灌溉工程之一。建于公元前256年至前251年间,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都江堰的建设不仅解决了当地的水利问题,也为整个成都平原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对于这片土地的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都江堰的主要功能是调节都江堰河水的流量,使其在不同季节分配到各个农田,以满足农作物的灌溉需求。整个工程以都江堰水利枢纽为中心,由主渠道、支渠、排渠等组成。通过精确的设计和巧妙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可以在干旱季节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并在雨季控制水流,防止洪水灾害。

都江堰的建设者可以说是真正的工程奇才。他们利用山体的自然地势,打通了一条运河,将水引入平原地区。此外,他们还建造了一系列的堤坝和水闸,以便调控水流。这些工程在当时是非常先进和复杂的,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除了灌溉功能,都江堰还具有重要的防洪作用。由于成都平原地势低洼,雨季时常发生洪水。都江堰的建设有效地控制了洪水的发生,保护了周边农田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种综合利用水资源的方式,不仅解决了灌溉问题,还保护了人们的生活环境。

都江堰作为一个古老的水利工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它的建设和使用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繁荣和发展,也为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都江堰已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

1063620

都江堰的作文 篇二

都江堰:生态文明的典范

都江堰不仅是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还是一个生态文明的典范。通过巧妙的设计和精细的管理,都江堰实现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了周边的生态环境。

在都江堰工程中,人们注重保护河流和山体的生态系统。在灌溉过程中,都江堰的设计者采用了分级引水的方式,使水流缓慢地流向农田,避免了水土流失和农田退化。同时,他们还修建了一系列的池塘和水渠,用于收集和存储雨水,以防止水资源的浪费。这些措施既保护了水源,也维护了生态平衡。

除了水资源的保护,都江堰还注重保护周边的植被和动物。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都江堰的设计者选择了合适的路线,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他们还在河岸和山脚处种植了大量的树木,以保护土壤和防止滑坡。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生态环境的质量,也为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

都江堰的成功经验也对其他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起到了积极的借鉴作用。在中国的西南地区,许多地方都复制了都江堰的模式,改善了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同时,都江堰的生态保护理念也被引入到其他项目中,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

都江堰的成功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也展示了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领先地位。通过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都江堰为人们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我们应该从都江堰的经验中汲取教训,加强对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都江堰的作文 篇三

关于都江堰的作文

  今天清晨,我们一行

五人,驱车前往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游览。途中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在喜悦的心情内蒙上一层阴影。快到目的地时,雨过天晴,内心感到欣慰。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离堆公园是宋代的名花州,清代为桑园园内亭榭错落有致,古木参天,树木苍翠,奇花异草,千姿百态,花香四溢。离堆的来历,是李冰在修建都江堰时,为了把岷江水引到川西,灌溉农田,用人工开凿了旁边的一条引水口,将一个山丘和对面连接的玉垒山分离开,形成了一个孤堆而得名。

  都江堰由三大工程组成:鱼嘴分水堤、飞沙堰和保瓶口。一,鱼嘴分水堤把岷江分为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排沙,内江引水灌溉。二,飞沙堰泄洪水、排沙石、拦春水。枯水季节将岷江水源源不断地送往灌区,是它的一大特色。三,保瓶口是人工开凿而成的窄而深的梯形引水口,一是引水供下游使用,二是与飞沙堰联合运用,控制内江洪水不涌入成都平原,使洪水排人外江。这三大主体工程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川西平原成了大水不淹,小水不旱旱涝保收,得名天府之国。

  李冰父子不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修建了都江堰,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效益,造福人类。在科学极不发达的年代,做出这伟大功勋,不可被时代没灭,人们更不能忘怀,为纪念他们修建了庙宇,伏龙观寄托人们的怀思。我们向祖辈学习他们发奋图强的精神。搞好学习,才不亏对祖先我们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

都江堰的作文(精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