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三国作文1500字 篇一:三国演义中的智谋与勇武
《三国演义》是一部中国古代长篇历史小说,描写了中国东汉末年至三国时代的历史故事。这部作品中的人物各具特色,故事情节曲折精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些故事中,智谋与勇武成为了突出的特点,值得我们深入品味与欣赏。
在《三国演义》中,智谋是各大势力之间角逐的关键。著名的战略家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和谋略成为了故事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他以七擒孟获、火烧连营等一系列妙计,为刘备夺取益州立下了赫赫战功。在长坂坡之战中,他更是以空城计成功阻挡了曹操的进攻,保住了刘备的性命。这些智谋的运用不仅展现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也展示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同时,曹操、刘备、孙权等主要人物也都展现出了各自独特的智谋,呈现出了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然而,《三国演义》中的智谋并不是唯一的亮点,勇武也是这部作品中的重要元素。关羽、张飞、赵云等诸多武将以其英勇无畏的精神和过人的武艺成为了故事中的英雄人物。关羽的长刀、赵云的龙胆枪等武器也成为了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在长坂坡之战中,关羽勇猛无敌,一人之力擒下曹操的大将夏侯渊,令人叹为观止。而张飞则以其狂傲的性格和强大的力量,成为了刘备的得力助手。他们的英勇壮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成为了众多人心中的英雄。
智谋与勇武在《三国演义》中并存,相互交织,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人物的故事不仅展现了古代中国人的智慧与勇气,也激励着现代人不断追求进取、奋发向前。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许多道理,例如智谋的运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勇武的精神可以鼓舞我们面对困难时的勇气。通过品味《三国演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历史,也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智谋与勇武在个人与团队成长中的重要性。
品三国作文1500字 篇二:《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与情感描写
《三国演义》是一部中国古代长篇历史小说,以其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的情感描写而脍炙人口。这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丰满多样,情感描写细腻感人,给读者带来了很大的阅读享受。
在《三国演义》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作者极为用心的。刘备被描绘成了一个仁爱慈悲的君主,他以仁义之心得到了许多人的拥戴。关羽被塑造成了一个勇武忠诚的将领,他的义气和忠诚让人感动。而曹操则被描写成了一个聪明机智的政治家,他的才能和权谋令人叹为观止。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举止,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真实生动。
除了人物形象的塑造,情感描写也是《三国演义》的一大特点。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和内心的挣扎。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师徒情谊、刘备与关羽、张飞之间的兄弟情谊、曹操与荀彧之间的忠诚友谊等等,都让读者感受到了深厚的情感。同时,作者也通过描写爱情的故事情节,如刘备与孙尚香、赵云与黄月英的爱情,使得整个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描写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人情味和故事性。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人物的喜怒哀乐,也能够体会到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表达。这些人物形象和情感描写不仅使故事更加引人入胜,也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思考人性与人情。
通过对《三国演义》中人物形象和情感描写的品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整个故事的内涵,并从中汲取到许多人生的智慧和启示。同时,这部作品也激励着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追求真善美,努力成为更好的人。通过阅读和品味《三国演义》,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也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人性与情感的复杂性。
品三国作文1500字 篇三
一千多年来,有多少豪情志士对三国风云津津乐道。又有多少智者谋士把三国中的计策视为经典。一本《三国演义》将三国时期争雄的场面刻画的淋漓尽致,令后来者爱不释手。我想这应该归功于历史与文学相结合后所散发出的无限魅力。三国的历史就好比是一块璞玉,而罗贯中用文学的方式将它细细雕琢成一部经典。
记得小时候读三国总是喜欢里面战斗的激烈场面。除此之外,再也无法对三国有一点更多的理解。时隔几个春秋,当我再次从书柜中拿出这本曾给过我无限憧憬的书时,那一份欣喜感再次升腾了起来。就和我当初第一次
翻开这本书时的感觉一模一样。只不过岁月的流逝中,我的心不像儿时空荡荡,而是多了些对历史的感慨和社会的认知。
品三国就是要慢慢咀嚼每一个字,因为每一个字都是一个历史片段的再现。《三国演义》给我最深感触的是“忠,义”二字。关羽的忠肝义胆使他流芳千百。身在曹营心在汉就是对他一片忠心的完美写照。而后戏曲中用红色来表现关公也就自然了。但之后他在战争中放曹操一马,或许就是他满身的义气使然。这个义或许就是罗贯中写下的书名中的那个义。但这也只是我作为后来者的一种猜测罢了。当然,对忠义的'表现还有许多人。赵子龙单骑救幼主。诸葛亮的一篇出师表浩气长存,最后也将生命的终结点留在了蜀国。忠义二字说来只是嘴唇的开合,做来却是用鲜血和生命去谱写。
有红就会有黑,有光明就会有黑暗,有忠义就会有奸恶。似乎万物都是相对而生的一样。在三国争霸的狂沙漫卷中,以曹操为代表的奸恶之人大有人在。我认为曹操奸恶的来源是他那满腹的疑心。从他单凭个人判断就杀掉准备杀猪犒劳他的朋友到中反间计杀掉他的水战大将,这无一不体现了他疑云重重的内心。这或许也就是京剧中用白色衬托他的原因所在吧。奸恶之人还有不少,曹丕谋权夺位,司马家族最后趁势而起,使得三国的风雨终归停息。奸恶之人或许是封建帝制王朝的衍生物,不仅仅在三国,上溯到秦朝的赵高,下寻到秦桧,吴三桂之人。这也许是历史的一部分吧。
走出三国的情感篇章,去读读一些人也还是不错的。这也是《三国演义》位列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原因。每个人特点鲜明,总是令我这种三国迷再三回味。
先说说诸葛亮吧,作为一个时常羽扇纶
巾笑谈间的智者。这个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在他的身上,少了些许杀气与莽撞。多的是一些草船借箭的智慧和大摆空城计的沉稳。正如他的名号卧龙一般,虽是卧榻之龙,但毕竟是龙。他与蜀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的智慧与谋略就好比是一根粗壮坚实的木头撑起了蜀国与魏吴两国相抗衡的蓝天白云。但伴随着刘备的死去,众多蜀国名将的生老病死。诸葛亮在偌大的蜀国显得有些孤掌难鸣,蜀国好像诸葛亮的白发一样,显得不再有生机。终于,伴随着诸葛亮的逝去,蜀国在阿斗的欢笑声中退出历史的舞台。
作为一代枭雄曹操,也是《三国演义》的一大看点。虽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却有他的过人之处。否则何以一统北方,举魏国之力与吴蜀开战。尽管被一把火烧了个精光,但他的雄才大略值得每一个成大事者的人去借鉴。作为军事家,曹操在三国里面或许不如诸葛亮,周瑜等人。但作为一名文学家,他却对建安文学的发展和建安风骨的形成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从一方面来说,曹操就是一个文武全才。从曹操的诗中,到处都是他的理想与抱负。这让我想起了西方千百年后的拿破仑,这两人的经历真的有点相似。起初出身并不优越,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个国家的掌权者,最后陨落天际。
三国的历史值得每一个人去品去赏。虽不用做到如易中天教授那样,但我们也应明白这一段历史。它里面有着人间最真实的东西。成功者的黯然失色,理想者的满腹离骚,忠肝义胆者的死心塌地,奸恶小人的长于应变。还有许多东西,是几行字能表达的清的,回到书中,或许你还能找到迷失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