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征文600字作文【精选6篇】

时间:2018-05-08 07:42:4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论语征文600字作文 篇一:《论语》中的仁义道德观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传承了我国古代的仁义道德观。仁义道德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孔子在《论语》中强调了仁义道德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人应该先修养自己的品德,然后才能治理国家、家庭和社会。他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句话意味着一个人要从根本上修身养性,才能够做到德行兼备,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在《论语》中,孔子还提出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观点。这是他对待他人的态度和行为的要求。他认为,一个人要想影响他人,首先要做到自己言行一致,言出必行。只有这样,才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从而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仁义道德观在《论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孔子强调了亲情、友情和社会关系中的道德规范。他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要体现孝道,不仅要尊敬父母,还要继承和传承父辈的道德传统。

此外,孔子还强调了人际关系中的公平和正义。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表明,一个人要以公平的态度对待他人,不要做出自己不愿意接受的行为。这种公平和正义的观念,对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至关重要。

总之,《论语》中的仁义道德观是我们现代社会的宝贵财富。它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建立和谐的社会。我们应该学习和传承《论语》中的仁义道德观,将其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论语征文600字作文 篇二:《论语》中的教育思想

《论语》是一部有着悠久历史的经典著作,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传承了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事业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孔子在《论语》中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他说:“教无常师。”这句话告诉我们,教育不仅仅是在学校里进行的,而是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不断地从身边的人和事中汲取知识和智慧。

在《论语》中,孔子还提出了“由德育而智育”的观点。他认为,一个人要想成为有德之人,首先要培养自己的品德和道德修养;而智慧则是在德育的基础上形成的。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思考,才能够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

此外,孔子还强调了教育的目的和方法。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行完备的人,使其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他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取得进步,就要保持谦虚的态度,虚心向他人学习。

总之,《论语》中的教育思想是我们今天教育事业的宝贵财富。它教导我们如何进行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智慧。我们应该学习和传承《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将其应用到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论语征文600字作文 篇三

初次读《论语》觉得它没有什么严密的逻辑性,很多事情是就是论事,里面也很少有长篇大论,几乎每一篇语录都很简短。直到后来听了于丹老师的讲解才明白,其实无言也是一种教育。《论语》它给了我许多的启示与教育。比如说:它让我明白了谦虚好学。孔子曾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说自己不是生来就知道了解许多事情,只不过是对古代文化,对古人所经历事感兴趣,而且能够孜孜不倦的努力坚持着,一直认真学习而已。

他还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还常常为寻求一个问题的答案而不断地去寻求比他身份低微,学识浅薄的人,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孔子他虚心好学。孔子曾说学习要先学会“加减法”,也就是要先学会舍弃那些并非我们所需的,这正就像一栋新房子人刚搬进去的时候总想要把所有的家具和饰物摆在里面。结果自己却被所有的东西所奴隶了。而学做“加减法”就是要把那些不好的思想理论从脑海里舍掉清空,将好的积极地所需要的思想加进去。这才是好的学习的方法与态度,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也代表着你基本做到了谦虚好学。然而学无止境,孔子常常对自己的学生说学无止境。他最大的愿望即能够一直不断地学习。

就连圣人孔子毕生都在谦虚好学着,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那样做呢?所以我们都应该学习他这种孜孜不倦谦虚好学的精神。古往今来光阴之叹,是我们看到最多的感慨,这种感慨在《论语》中也不例外,“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论语子罕》)一个人能够在短暂的人生当中谦虚好学,有又何尝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呢?如此说来《论语》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简短的语录而是一个深刻的,引人入胜的道理你理会到其中的奥秘了吗?

论语征文600字作文 篇四

小学时,我并没有接触过《论语》,只知道它是儒家四书五经罢了。上初一时,国家开始高度重视传统文化,这才把《论语》拉入了我的生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简单的几句话,就教会我学习方法,做人根本与处世态度。“读经,背经,诵经”加上一周七次的午读,将《论语》拉进了我的学习。

我国古圣人

孔子注重“信”的教育,他教导他的弟子守信。《论语》中多描写了他的言行,使我更加守信了。学校的孟老师是个极其热爱国学的老师,每逢学校组织大型活动时,孟老师便带领我们背诵《论语》以举行“开幕式”。将《论语》融入了我的生活。

初学《论语》时,我感到不耐烦“整天念这所谓的经书,有什么用呢?”

一天,放学回家,帮妈妈提了桶水(以前从未主动提过),妈妈夸我长大了、懂事了,这时我才知道,“整天念那所谓的经书”并不是无用。它正潜移默化着我们的性格、行为,告诉我们活着的意义,人生的真谛!

《论语》本身就是我国古代文学思想著作,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广为称颂,贵族们学习学的不就是《论语》吗?汉朝时,文帝推广儒家经典,在民间四书五经的传颂已习以为常了,在皇宫,大小官员学习儒教,可现在,被丢弃的“之乎者也”仍然没人过问,所以国家开始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

听!一声声诵读经典的声音从教室传出,仿佛又回到了小学那一声声“床前明月光”,这声音听着多么使人舒心。《论语》凝结了一代人的智慧,承载了一代人的经验,传承了百世人的信念。

诵读经典,诵读《论语》,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可以教会一种新的技能——立身处世,可以引领我们的未来,我相信我们可以传承中华民族上千年以来的智慧结晶,让我们一起“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伍”!

论语征文600字作文 篇五

孔子是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人,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人,生于春秋时期鲁国。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相传孔子弟子有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

孔子极为聪明好学,二十岁时,就已经非常渊博。

二十三岁时,孔子开始在乡间收徒讲学,学生有颜路、曾点、冉耕等。

鲁昭公十七年,郯国国君郯子访鲁,郯子博学多才,二十岁的孔子慕名拜见。《师说》有注:“孔子师郯子······”孔子先后问礼于老聃,学鼓琴于师襄子,访乐于长弘。

三十五岁时,孔子离开鲁国到齐国,孔子曾与齐太师谈说音乐,闻习韶乐之盛美,三月不知肉味。

鲁定公九年,五十一岁的孔子仕鲁,起初做中都,一年以后又做司空。

晚年,孔子颠沛流离十四年,公元前484年,年近七十的孔子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鲁国,尊为国老,但未受到鲁哀公的任用。

哀公十一年冬,孔鲤先孔子而死。哀公十四年,颜回先孔子而去。

公元前479年,孔子逝世,中年七十三岁。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众弟子为他服丧三年,自贡为孔子守坟6年。

回首一生,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读完《论语》,就像与孔子同行了一生,我深深地感到了孔老先生的伟大和自己的渺小。因为自己太过于渺小,所以我更应该坚持自己的梦想。不管自己会不会被重用,不管自己会不会被人笑话,只要在梦想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就一定会有收获。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论语征文600字作文 篇六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它,让我明白了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他人。

镜头一

“上课”,只听一声,我们齐刷刷地问候了一声“老师好!”“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孔子的论语,现在开始上课。”老师津津有味地给我们讲课。当讲到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时,她开始发问:“同学们,学了这句论语,你们有何启示?”同学们一个个高举右手,“启示我们要学会站在对方地角度看看,学会将心比心,宽恕他人。”几个同学迫不及待地说。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二天前的那件事。

镜头二

那天,阳光铺照着大地,花儿一个挤着一个,正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美丽。来到教室,同学们正在认真地学习。我坐在位置上,再翻抽屉找作业出来写。同桌就对我惭愧地说:“我借了你那个蓝色的笔记本回家后弄丢了,但我买了另一本。”说着,她拿出了她买来的笔记本给我说“满意吗?”我气极了,骂了她一顿,因为这是我一个最好的朋友送我的礼物,只要看到它,就好像见到了我好久不见的朋友,由此,我一直不理她。

镜头三

现在,我明白了人要将心比心,我发觉我对她太过分了。一下课,我就以导雷不及掩耳之势跑到她面前,她有意避开我,我一把抓住了刀子的手,诚心地向她道歉。她却说:“是我不好,不怪你。我们还是好朋友吗?”我点了点头。“你等一下”。她马上跑到座位,拿了那本笔记本递到我手上,“给你,这是赔你的。”我看了看那笔记本,上面有一个可爱

的小女孩,正眨着眼向我微笑,我又看了看她,我们都会心地笑了。

是孔子的《论语》让我明白了要将心比心,让我学会了宽容,让我换回了一份珍贵的友谊……

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让我明白了宽容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每当我想起一句论语,“宽容”两字就会浮现在我眼前。

论语征文600字作文【精选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