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诗句鉴赏

时间:2014-04-05 08:38:3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诗句鉴赏

  【诗句】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出处】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意思】两水:指安徽的宛溪、句溪。夹:宛溪与句溪在宣城东北相合, 将宣城“夹”在当中。明镜:形容水清澈。双桥:指凤凰桥、济川桥。

  此联的意思是: 宛溪和句溪二水像晶莹剔透的明镜一样 环抱着宣城,凤凰和济川两桥像两道彩虹一样卧在“明镜”之中。后 用来赞美美丽如画的山城风光。

  【赏析】环绕宣城的句溪和宛溪合流处的潺潺溪 水,清澈晶莹宛如明镜。横跨在溪水上的凤凰桥与济川桥倒映在秋水中 的丽影,五光十色如同缤纷的彩虹。此时诗人登高俯瞰,映入眼帘的是 江城秋日落照的璀璨夺目、绚丽迷人的风姿。诗句想象丰富,比喻新颖 奇妙,笔致活泼空灵,其状摹景色之美艳令人叹为观止。

  【全诗】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鉴赏】

  宣城即今安徽宣城县。谢朓北楼是南齐诗人谢朓任宣 城郡太守所建的“私邸”,人称“北楼”或“谢公楼”,唐时改名 “叠嶂楼”。宣城北十里,就是著名的敬亭山,峰峦丘壑,明洁 秀美;绕城的宛溪和句溪,清澈如镜。李白一生中曾多次游 历宣城,这首诗是天宝十三载(754),李白又一次到宣城时 所作。

  起句开门见山:“江城如画里”,把宣城美不胜收的自然 风光,高度概括在“如画里”三个字内。这是李白登楼以后, 四面环顾的总体感受。好像他还来不及仔细地一一观览,一 下子就被这早已熟悉,但每次总是呈现出绝然不同特点的 景色倾倒了,不由先发出一声赞叹:啊,太美了,江城真如在 画中一般! 以下五句便一层层勾勒点画“如画里”的具体内 容,好像给我们不断展示一幅幅水墨画。

  诗人一登楼,自然而然地首先远眺四周。宣城地处山环 水抱之中,那首先映入眼帘的定是那挺秀盘屈的`峰峦叠嶂, 这“山晚望晴空”接得就顺理成章。“山晚”指进入秋季的山 岭,已经失去了夏日那苍郁青翠的颜色,但岚光山影,映衬 在朗晴秋空的天穹上,苍暮幽邃,又别有一种动人的景致。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两水”指宛溪、句溪两水 流,绕城汇合。由于秋天来临,溪水更加明净清澄,如镜子一 般。李白还有“下映双溪水,如天落镜湖”的诗句,也是说宛 溪、句溪的。“双桥”指溪上架着的凤凰、济川二桥。诗人从亭 楼上望出去,居高临下,桥影倒映在波平如镜的溪水中,虚 虚实实,璀璨神奇,简直像从天而降的两条七彩虹霓。

  诗人引导我们的目光由山到水,由远而近,最终落在绿 树掩映的点点人家上。“人烟”指树丛中人家冒出的炊烟,如 丝如蔓,笼罩在房前屋后绿意残退的橘柚树上。这里的“寒” 不是寒冷,而指秋意,下句接上便是“秋色老梧桐”。“秋色” 不只说橘柚熟了,梧桐叶黄,诗人感受到“秋色”的内容很 多:苍暮的山、明彻的水、天空高远,风的流动和空气中的清 冷,甚至诗人心中内在的感受、情绪等等,诗人是被拥在一 片秋意的氛围中,但他只点画出最惹眼的梧桐。梧桐叶片阔 大,绿也绿得浓稠,黄也黄得令人注目,似乎是诗人信手拈 来的,实际上他把握住了大自然最细微、最典型的变化,通 过对景物的一一描绘,把郁结在内心深处、无人领会的情 绪,一点一点地吐露给读者。这样,末一联突然由写景转入 抒情,就不使人感到突兀了。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谢朓是李白十分仰慕的诗 人,李白吟咏这位前辈诗人的诗作竟有十五首之多。这次重 游宣城,面对谢朓曾吟赏过的山光水色,诗人的思路自然联 想到这位已古今隔世的先辈,深深地感慨到:现在谁还记得 修建这座北楼的谢朓呢?人们可能都已经忘怀了,只有我还 深深地思念着他。李白由于政治失意,登楼凭吊,发怀古之情 是自然而然的,但这首诗前六句都是写景,镜头是流转的,却 属静态的描画。最后一联以一种淡淡的愁思,弥漫于每一幅 画面上,这便使前面每一处流转的景色,都含情无限了。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诗句鉴赏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