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译文] 几声啼鸟鸣叫仿佛埋怨着易逝的年华,又是凄凉时节独自飘零在遥远的天涯。
[出自] 北宋 仲殊 《南柯子·忆旧》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注释:
仲殊:即佛印也。
怨年华: 此指鸟儿哀叹年光易逝。
凄凉时候: 指天各一方的分离时日。
白露:秋分前的节气名。时近中秋,故无暑气。
闹荷花:欣赏盛开的荷花。
年时沽酒: 去年买酒。
那人:伊人,意中人。
译文:
远处重重叠叠的青山连成一片,涨起的潮水把泥沙卷在路上。几声啼鸟鸣叫仿佛埋怨着易逝的年华,又是凄凉时节独自飘零在遥远的天涯。
白露弥漫大地,残月渐渐黯淡。阵阵晨风吹散天边的朝霞。绿杨堤畔戏问着荷花:你还记得那年买酒的那个人吗?
译文2:
十里外的青山隐约可见,潮水刚退的沙路略显潮湿,耳边传来几声鸟儿的啼叫,似在慨叹年华如水。在这秋天的凄凉时候,我依然漂泊在天涯。
白露浮现时,弯弯的月儿下去了,清晨的寒风吹散了朝霞,我一路云游中,不知不觉来到一处绿杨堤岸的荷塘旁边,我不禁忆起往事,俯身问荷花:你是否还记得那年我到此买酒喝的那个酒家?
译文3:
青山绵长有十里之远,江湖荡过带沙的小路。鸟儿时不时地叫数声,令人感到时光易逝。又到了深秋季节,我还飘泊在天涯海角。
白露时节的上弦月已经落下西山,清凉的风吹散了晚霞。我站在绿杨夹道的堤岸上,询问那亭亭玉立的荷花:还记得过年时打酒的那户人家吗?
鉴赏
仲殊,名挥,姓张。安州人,曾举进士。据说他年轻时风流倜傥,放荡不羁,因此妻子对他甚为不满,曾在食物里下了毒,他得救不死。从此,他心灰意冷,弃家为僧,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吴山宝月寺。然仲殊虽出家为僧,却不甚遵守佛门清规,虽不吃肉,却嗜蜜、酒如命,每食必饮酒食蜜。这首词便是他出家为僧后所作,从这首词作中读者仍能看出一个早年放荡不羁而半路出家的和尚的自我写照。
上片着重从空间方面着笔,首二句便直接铺叙景物,展示出一幅“青山隐隐水迢迢”的画境。“十里青山远”是远望所得之景。“十里青山”本已含“远”,而这里更著一个“远”字,不仅点出“行人更在春山外”的意境,而且透露出词人不知归期的惆怅寂冷心态。“潮平带路沙”是近看所得之景。词人的视线由“十里青山”的远景观赏收回到眼前之景,由赋山转向摹水,点出行人的具体环境。第三句由写所见过渡到所闻。远处一带青山,偶尔可以听见“数声啼鸟”,这对欢乐人来说,便是青山绿水、美景如画;莺歌燕舞,良辰美景的赏心乐事,但对感触特多,凡心未尽的词人来说,却似乎觉得啼鸟在怨年光的易逝,青春易老了。这便是词人的心理情感移入到鸟啼声所引起的移情联想。由鸟的啼怨,词人不期而然地涌起又是“凄凉时候”,又是“远在天涯”的感叹了。这是词人长期的漂泊以及对这种生活的厌倦情绪的反映。
下片主要从时间方面落笔。“白露”既指秋凉的夜露,又表明了节候。“清风”句紧承前句强调白昼的结束。这两句紧承“啼鸟怨年华”的命意,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时间推移的进程。“绿杨”句承前写景。杨柳堤岸,浓荫密处,微风过后,荷香飘拂,那荷花又大又丽,正撩人情思。站在荷塘边,词人突然想起来了,原来有一年,也是这个时候,他到过此地,在附近的酒家买酒喝,并乘着酒意还来观赏过荷花。他禁不住又是感叹又是喜悦,于是向着塘里的荷花问道:“荷花啊,你还记得那年买酒喝的那个醉汉么?”这一问颇含韵致,荷花在佛教徒的心目中,本是最圣洁的东西,所以释迦佛像都是坐在莲花上的。而如今词人虽为和尚,看到莲花想起的却是它那世俗的美艳,并将荷花与自己醉中赏花的事紧紧联系起来,这就表明了词人虽名为和尚的真实心态。这里词人由眼前景而追忆往昔事,仍是从时间方面来写,照应上片“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全词从时空两方面构思,写景抒情,情寓于景,意象清悠,意境清晰。词作设色明艳,对比和谐,色彩艳丽,美感很强。[1]
相关高考鉴赏试题
(1)这首词的上阙在写景时用了哪些技巧?试结合诗句分析。
参考答案:①写景采用了远近结合的手法。“十里青山远”是远景,“潮平路带沙”是近景;②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前两句诗是视觉的描写,“数声啼鸟”是听觉的描写。③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其实是表达作者内心的愁怨。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你的依据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①抒发了仲殊年华易逝,青春易老的忧伤之情。“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可以看出这一点;②抒发了作者天涯飘泊的厌倦之情,“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一句可以看出;③抒发了作者故地重游既喜悦又感慨的复杂心情,“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写的是词人站在荷塘边,突然想起来原来有一年,也是这个时候,他到过此地,在附近的酒家买酒喝,并乘着酒意还来观赏过荷花。他禁不住向着塘里的荷花问道:荷花啊,你还记得那年买酒喝的那个醉汉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