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语侵愁,花飞撩恨,人在江南
[出自]:张履信《柳梢青》
雨歇桃繁,风微柳静,日淡湖湾。寒食清明,虽然过了,未觉春闲。
行云掩映春山。真水墨、山阴道间。燕语侵愁,花飞撩恨,人在江南。
[注释]:
雨歇桃繁:雨后桃树盛开。
清明:在阴历四月初五或初六,古人在清明节有踏青扫墓的习俗。
未觉春闲:春意仍然很浓。
山阴道:在浙江绍兴,从古以景物美而多著称。《世说新语·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这里借指山道间春意盎然,如一幅水墨画。
燕语侵愁,花飞撩恨:燕子的鸣叫和飞舞的花朵勾起自己的满腹愁恨。
[参考译文]:
雨后桃花更加璀璨,微风轻轻柳丝不乱,阳光柔和地洒照在湖湾。寒食、清明两节气虽然已过去,但春意仍然是那么浓郁盎然。
朵朵浮云环绕着青山,层峦叠翠、峰回路转,仿佛是一幅美妙的水墨画,在远处的空中高悬。燕子呢喃带来了我的愁绪,花朵飞舞更加重了我的心烦。多么美好的春天,可我的情郎却远在江南,不在我的身边。
[赏析]:
此词描绘江南春色,笔触清淡,语言浅显朴素,风光秀美如画。上片前三句写雨后桃繁,风微柳静,湖湾日淡,尚是一般之景,未见特别动人之处。但后三句“寒食清明,虽然过了,未觉春闲”,则道人所未道,点出江南春天的一大特点——时间较长,尽管寒食、清明节气已过,但春意犹浓。下片以水墨画为喻,以山阴道为标志性景区,进一步突出了江南春景之美。至末尾三句方出人意料地流露作者赏春时产生的“愁”和“恨”,这是反用韦庄《菩萨蛮》中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之意,表达自己思乡怀人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