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雪的诗句解读

时间:2017-04-01 03:29:2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比喻雪的诗句赏析

  篇一:比喻雪的诗句

  沁圆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馀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汉,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柳絮因风起(谢道蕴)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

  (这两句诗的前半部分,描写的是典型的北方雪天的情景,"是典型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足不出户的恶劣天气。但是,诗句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自然景色抒发的情感,却是积极向上的,作者通过'千株玉、万朵云、琼枝',把北国的冬天变得温情脉脉,不在因雪而凌厉肃杀。作者把自己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表达的具体贴切。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必须与自己丰富的心理世界结合起来,才能真切感人。)

  篇二:描写雪景的句子【比喻】

  描写雪景的句子

  比喻

  1、只见天地之间白茫茫的一片,雪花纷纷扬扬的从天上飘落下来,四周像拉起了白色的帐篷,大地立刻变得银装素裹。我不禁想起一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真美呀!

  2、那雪花洁白如玉,它是天宫派下的小天将,还是月宫桂树上落下的玉叶呢?雪花像美丽的玉色蝴蝶,似舞如醉;像吹落的蒲公英;似飘如飞;像天使赏赠的小白花儿;忽散忽聚,飘飘悠悠,轻轻盈盈,无愧是大地的杰作!只见眼前的雪花像蝴蝶一样调皮,一会儿落在屋檐下,一会落在树枝上,还不时飘在行人的脸上。

  3、雪让人的感觉只有一个字——冷。大地一片银白,一片洁净,而雪花仍如柳絮,如棉花,如鹅毛从天空飘飘洒洒。

  4、初下雪时,往往雪片并不大,也不太密,如柳絮随风轻飘,随着风越吹越猛,雪越下越密,雪花也越来越大,像织成了一面白网,丈把远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5、雪下起来了。多么美丽的雪花呀。在初冬刚来到的时候,雪花就及时地报告了冬天的来临。下课的时候,同学们跑到操场上,有的在欢呼,有的在跳跃,有的张开双手去接那飞舞的雪花。看哪,快看哪,雪把大地盖上了。天上,地上,到处是雪。白色的大地,白色的房屋,白色的树林。

  6、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地飘落下来。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都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

  7、哇,只见天地间下着细小而密集的雪花,并且越下越大,越下越密,好像无数的仙女向人间播撒花儿,传达着春天的祝福。过了半晌,雪慢慢的停了,只见平台和长廊的栏杆都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白雪,花盆里花的枝干和叶子上都托着一团团的雪,晒衣架上的雪像一条弯曲的小路,红瓦屋顶上的雪像一排排钢琴键,一排红瓦一层雪,排列得那么整齐,令人赞叹不绝。

  8.黄昏的雪,深切切的,好象有千丝万缕的情绪似的,又像海水一般汹涌,能够淹没一切,还有一丝揭开藏头露尾般的裸露感。雪花形态万千、晶莹透亮,好象出征的战士,披着银色的盔甲,又像是一片片白色的战帆在远航……

  诗句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万家清景,普绽琼花鲜丽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

  篇三:古典诗歌中的比喻

  古典诗歌中的比喻——《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十

  亚里斯多德, 修辞手法, 古希腊, 生命力, 哲学家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比喻——《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十

  陈友冰

  什么是比喻?朱熹说是“以此物喻彼物也”(《诗集传》),俗话说就是打比方。作家在描写事物和说明道理时,用同它相似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这种辞格就叫做比喻。

  比喻是一种最古老又富有生命力的修辞手法,。人们表达感情、说明道理、写人状物、述事描景、传形传神、绘声绘色,皆离不开比喻,堪为辞格之首。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甚至说“比喻是天才的标志”。

  一、比喻的作用

  比喻可以用来写景、抒情、寓理和刻划人物,即喻情、喻事、喻人、喻理。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使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可感

  例如“愁”是一种抽象的人的心理,在诗词中,诗人使用多种比喻使这种抽象的情绪变得具体可感,如在李白的诗中“愁”有长度:“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一水牵愁万里长”(《横江词》);在陆游诗中不但有长度:“十丈愁城要解围”(《山园》),还有体积:“闲愁万斛酒不敌”(《草书歌》);甚至还有范围:“世言九州外,复有大九州。此言果不虚,仅可容吾愁”(《江楼吹笛饮酒大醉作》);在李清照词中“愁”还可以到处移动:“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在李煜词中,愁像春天的春天江水那样滚滚东去、不可遏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又像是春天的青草到处蔓延:“离恨恰

  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贺铸《青玉案》则用五种形象化的事物烟、草、风、絮、雨来显示闲愁的繁多、浓重、绵延不绝:“试问闲愁都儿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形成一种复合比喻。

  再如音乐,是种作用于听觉的声音,不可视也不可触,但如何让它可视可可感、可触可摸,白居易的《琵琶行》通过比喻做到了这一点。诗人用“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来形容音乐轻音和重音的交错弹奏,就不只是听觉,也有视觉;用“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形容乐境中流畅和冷涩两种境界,不止是听觉,也有触觉。再如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其中夸张李凭弹奏箜篌的感人力量几乎都是采用视觉,如“空山凝云颓不流”、“湘娥啼竹素女愁”,“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等。这中间又夹入触觉、

  想象和夸张。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也是如此,不止有大量的听觉比喻,也有视觉和触觉,如开篇的一连串比喻就是听觉和视觉的结合:“呢呢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銮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2、使具体的形象的变得优美动人

  如咏雪,唐朝张打油有首打油诗:“江上一笼统,井上一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诗颇有幽默感,不愧称为“张打油”,此诗的比喻虽然准确,但形象却不够优美,而优美则是比喻的一个要素,例如我们形容夫妻恩爱、朝夕相伴,可将他们比喻成鸳鸯鸟,连理枝,从未有人将他们比喻成血吸虫,因为其形象丑陋又有害人体,但如仅从准确性来说,血吸虫倒是雌雄同体,从不分离的。《世说新语·言语》记载这么一个故事:“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似’;兄女曰‘未若柳絮

  因风起。’公大笑乐”。这位得到谢安称赞的兄女即是著名才女谢道蕴。比起谢朗(小名胡儿)的比喻“盐撒空中”,谢道蕴的“柳絮因风起”确实高明得多。试想一下,无数盐粒从空中落下,会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而柳絮迎风起舞,则妙曼而美好。岑参的《白雪歌》形容飞雪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徐陵“三晨喜盈尺,六出儛崇花”,骆宾王《咏雪》:“龙云玉叶上,鹤雪瑞花新”,吴均《咏雪》:“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卢梅坡“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吕本中“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张元“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等,这些关于“雪”的比喻除了准确外,或是优美,或是雄奇,都给人美的享受。

  3、使情感抒发更加充沛、更加感人

  诗歌最重要的特征是抒情,没有抒情就没有诗歌,叙事诗也不例外,因此,对诗中吟咏的事物必须动之以情,运用比喻就是使诗歌

  篇四:试谈比喻在诗词中的运用试谈比喻在诗词中的运用

  试谈比喻在诗词中的运用

  比喻俗称打比方。比喻中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连系二者的词叫比喻词。比喻在现代汉语里一般分为三类:明喻、暗喻、借喻。在诗词中不必纠缠分类,如果要分的话可以分为明喻、暗喻(隐喻)两类。明喻本体和喻体都出现,常有“似”、“是”、“成”、“如”一类的喻词。暗喻只能出现喻体不出现本体,没有喻词。

  例一: 蹴鞠当场二月天,仙风吹下两婵娟。

  汗沾粉面花含露,尘扑蛾眉柳生烟。

  翠袖低垂笼玉笋,红裙斜曳露金莲。

  几回蹴罢娇无力,恨杀长安美少年。 (明·钱福)

  例一中第二联有两个明喻,略去喻词。其它像“婵娟”、“玉笋”、“金莲”均为暗喻。 例二: 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

  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

  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

  凤巢在桂林,乌哺不得共。

  无忘桂枝荣,举酒一相送。 (梅尧臣《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

  例二中首联为明喻,有喻词“如”;其余像“西江梦”、“凤”、“乌哺”、“桂枝”等均为暗喻。

  例三: 书成医国千秋药,道是匡时一座山。

  (袁忠民《鹧鸪天·庐山会议五十周年感赋》)

  例三中的“书”、“道”是本体,“千秋药”、“一座山”为喻体,“是”、“成”为比喻词。

  一、诗词中用比的主要形式

  (一)单喻式。单喻式就是用单一的喻体来比况某一本体,喻体和本体之间是一对一的关系。这种比喻多数为一句一喻,或者两句一喻。一句一喻的,往往七言前四字为本体,后三字为喻体(见例一第二联);两句一喻的,也往往上句为本体,下句为喻体。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当然,这只是一般情况,并非绝对如此。有些比喻句为了突出强调喻体,也常常把喻体提到前面。上述是单喻句的常见形式。此外,单喻还有几种变化的形式,主要讲三点:其一是较喻。较喻是用比较的方式构成的`比喻。喻体和本体之间是差比关系。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较喻有的不言超过或不及,让读者思而得之,心领神会,例如: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把李白与金陵友人之间的友谊,用滔滔不绝的大江流水进行形象化的比较,却不言谁长谁短,让读者去体会。其二是曲喻。所谓曲喻,就是本体和喻体不是直接相比,其间拐了个弯弯。例如:“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李商隐·《日日》)诗中由心绪到丝绪(弯弯)再到游丝。从而用“游丝百尺长”来比喻“心绪浑无事”的思想境界。其三是互喻。所谓互喻,是回

  环往复的连续设喻。使得甲、乙两物缠绕联系互为本、喻体。这种比喻的喻体和本体间必须有一点或数点相似,这相似点在两者之间架起了桥梁,是互喻的客观基础。例如:“雪似古人人似雪”(苏轼·《江神子》)其中“人”和“雪”互为本喻体。古人和雪之间的相似点:高洁而凛然。作者不特意写雪,也不特意写古人,而是利用两者之间的相似点来抒发对人生的感慨,以揭露社会风气的庸俗,从而表现其握瑾怀玉者的孤独感。在新诗中,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亮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星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街灯和星星相似点是:晶莹、明亮,从而架起了互喻的桥梁。诗人便运用丰富的想象,以互喻为基础,创造了一个充满幻想的美的意境。

  (二)博喻式。所谓博喻,即喻体不止一个,而是用两个以上的喻体从不同侧面来比况某一本体。喻体之间的关系或并列或递进。这种比喻可以细致全面地说明本体的各个特点。例如苏轼的七言古诗《百步洪》:“??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飞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作者用动物、器物虚实相间地七个比喻,描写了百步洪的气势、迅疾以及急流从石缝里迸出来的无数水珠的形象。这是绘景方面的博喻。其二是抒情方面的博喻。例如汉乐府民歌《上邪》:“上邪!我欲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诗中连用几个比喻,来比譬“与君绝”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对爱情的坚贞不变。其三是状物方面的博喻,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弹奏琵琶的乐曲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丝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等句,描写乐声的清脆圆润和激越高昂,使无形的音乐不仅能闻其声,而且能见其形。此外,有的博喻把壮物和抒情完美地结合起来,喻中有喻。例如傅天琳的《我是苹果》:

  我是苹果,我是小小的苹果。

  我是太阳和大地的女儿/我是叶子和花合唱的歌/我是可以摘来的月亮和星星/我是可以拾得的珍珠和贝壳/我是凝固的汗水和结晶的露珠/我是跳跃的希望和热情的火。

  我是苹果,我是一只小小的红艳艳的苹果。

  这首诗从一个大比喻中化出一连串的比喻,形成博喻,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哺育自己成长的人民的深情。博喻从本质上说是艺术的强调,是为了突出强调艺术形象,使其更能抓住读者的心灵。

  (三)全喻式。所谓全喻,就是从全诗的美学结构出发来构建整体意象,借以比喻某种社会现象或问题,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全喻诗中的比喻,不是单纯的修辞方式,而是一种写作手法。全喻诗词大多为暗喻,往往表面写的是一种意思,暗含的是另一种意思,而重点在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这种表现手法,就喻体的对象来看,我试分为四类:

  1、以人设喻。用人作为喻体,以对人和事的叙写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秦韬玉的《贫女》:

  蓬门未识绮罗香, 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 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 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 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首诗表面上是写一个未嫁贫女的抑郁惆怅心情,实际是借贫女来喻示诗人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感恨。反映了封建社会贫寒士人不为世用的愤懑和不平。此外,象朱庆余的《闺意献张水部》:“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表面是写闺意,实际是借以试探征求张水部的意见。无独有偶,张籍以同样的手法写了《酬朱庆余》来答复他: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在这首诗中,作者将朱庆余比作一位采菱姑娘,相貌很美,歌喉又好,必然受到人们的赞赏,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

  2、以物设喻。以物设喻就是用某种物体作为喻体。这种比喻或以物喻物,或以物喻人;或以一物设喻,或以数物连类设喻。其中以一物设喻的,例如:

  瓶始开时满屋香,盛君坊里尽琼浆。

  沾唇几滴心神振,入肚三杯兴趣长。

  半世无缘滋肺腑,余生有幸润肝肠。

  刘伶一品当深恋,不再频频梦杜康。

  (刘广裕·《品<无射斋吟稿>》)

  刘老这首诗以酒味的醇厚纯正芳香比喻盛老诗集的韵味悠长,是恰到好处的。以刘伶自喻,用典不露痕迹,耐人寻味。

  咏物诗也往往是以一物设喻的,例如《吟筷子》(今人):

  苗条淑女自成双,骨健身长素秀妆。

  相伴终生甘苦共,贫豪从不怨炎凉。

  这首诗就是以筷子的形象美和内在美来比喻某些人的外貌美和品德美。比譬恰切,意味深长。这种咏物诗常常把比和拟揉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

  此外,有些诗是以数物连类或物物相关设喻。例如唐·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诗中的“碧桃”、“红杏”喻指身处上层,有所凭倚,特承恩宠的人,他们春风得意,平步青云。“芙蓉”属诗人自比,是由“碧桃”、“红杏”连类引发出来。由于芙蓉生在秋江之上,地位低下,“下第”当属必然。诗人虽满腔愤懑,却写得婉转含蓄,应视为比喻的妙用。

  3、以境(景)设喻。作者先描写景物作为背景,把人物置于背景之中,构成一种特定的意境作为喻体,借以抒发作者的情志。例如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凄冷的图景,以隐喻“永贞改革”失败后的政治气候的恶劣,以及遭贬谪后的境遇。后两句诗人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意志,都寄托在这孤舟独钓的形象里了。此外,毛泽东的《为李进同志题所摄仙人洞照》,更是一首寄情于景,造境寓理,以诗言志的力作: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这首诗中的“暮色”、“劲松”、“乱云”、“险峰”诸意象,既是写景,又是明显的暗喻。“无限风光在险峰”,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的坚定和自信。

  4、以典设喻。用典则是引用历史故事或有出处的词语,暗喻诗人的某种情意。例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借古喻今的范例。词的上片对孙权、刘裕的赞扬,就是对苟安江南南宋统治者的指责,也寄托了作者想如孙权、刘裕一样挥戈北伐的救国心情。下片对刘义隆的讽刺,就是对企图轻率北伐的韩侂胄的警告,也喻示了作者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最后,以廉颇自比,抒发了未能实现抱负的感慨。全词都是借用历史典故来说明现实问题的。

  应当说明的,并非所有的全喻诗都有言外之意,有的则是一种修辞手法,目的不是构建别有寓意的整体意象,而是借助比喻论事、绘物、评人,直抒胸臆。如贺知章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句句用比,也可看作全喻诗,但它只是通过垂柳这个特征性的景物,来描绘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赞美大自然的工巧,并无别的寓意。在用比上,有些全喻诗既用暗喻,也有明喻,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如文前例2)。

  二、诗词用比的意义和作用

  诗论家沈德潜曾说:“事难显陈,理难显罄,每托物连类以形之。”所谓“托物”,就是形象化;“连类”就是比喻。“善用比喻是天才的标志,古今中外的诗人无不是比喻的高手。没有奇妙的比喻,诗歌园圃必然荒芜”(丁芒语)何以言之?

  (一)比喻是诗词语言的基础,它跟多种修辞或表现手法是相近、相似甚至是融为一体的。例如,比兴与比喻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很多起兴句可称为“兴而比也”。如“关关睢睢,在河之洲。”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比拟是拟中有比,我认为比拟句多为比喻喻体物性人格化或人性物格化。下面试举一个物性人格化的例子: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情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唐·钱玥《未展芭蕉>》) “冷烛”、“绿蜡”、“一缄书札”从外形上比喻“未展芭蕉”;“情”、“藏”、“拆”又把“未展芭蕉”和“东风”拟人化了。这个在春寒料峭中卷缩未展的芭蕉,又暗喻了含情脉脉的少女,由于环境的束缚,她只能将自己的情怀隐藏在内心。因此,这首诗既用了拟人手法,又是一首暗喻诗。

  双关中的意义双关和比喻中的暗喻,都是一箭双雕,有的甚至很难区分。表面看来,比喻与夸张毫无联系,实际上两者常常结合运用,融为一体。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颗心,一片翻腾的大海;一双眼,一道冲决的大堤。”(李瑛·《一

  月的哀思》)就是比喻与夸张的完美结合。综上所述,可见熟练巧妙地运用比喻,往往能成为善于驾驭诗词语言的高手。

  (二)诗词用比也是继承和发扬诗词写作的优良传统。众所周知,《诗经》是诗的源头。《诗经》里大量用比,获得显著的艺术效果。如《魏风·硕鼠》比剥削者为鼠。《卫风·硕人》是赞美卫庄公夫人庄姜的诗,诗中描写她“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用比喻集中描写了她的美丽,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诗经》大量用比,《楚辞》亦然。东汉文学家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说:“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可见《楚辞》吸收了《诗经》的营养,也成为用此创意的典范。它们对历代诗歌创作,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后来的作品,如鲍照《赠傅都曹别》,用“轻鸿”喻傅,“孤雁”自喻,表现他们之间离别思念之情;苏轼的《鹤叹》写鹤之不受呼唤,耻作玩物,其品格之高尚来引以自喻,叹已之不及。这类作品,受《诗经》用比的影响比较明显。至于那些游仙之作,以列仙比世俗。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对“洞天”的描写:“??云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诗人借以反衬讽喻社会世俗之黑暗,这类作品,受《楚辞》的影响就更直接了。此外,屈原的《橘颂》则开了用比咏物诗的先河。

  (三)巧妙用比,有助于增强诗词的表达效果,使其更富于艺术感染力。关于这一点,前文已有所涉及,这里再强调几点:

  (1)比喻能赋予抽象事物和道理以生动的形象美。关于赋予抽象事物的形象美,前面多有涉及,这里略而不谈。至于用比说理,《伟人毛泽东》是个以比明理的生动例子:

  咏雪诗魂耀宇寰,拨开云雾见青天。

  珠峰纵使削千尺,仍是中华第一山。

  这首诗后两句别出心裁的比喻,生动确切地说明了毛泽东即使有这样那样的错误,但是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功绩仍是主要的、第一位的。诚可谓一比胜千言。另外,有些饱含哲理的诗句,诸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等,都是分别对某种哲理形象化的比譬。

  (2)比喻能赋予诗词内容以丰富的意蕴美。我国古代文学评论家刘勰曾说过:“文之英蕤,有秀有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也。”这里的“隐”,即意蕴,也就是说有丰富的含蓄,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而有些深层次意蕴的构建,常常借助于比喻的手法,前文中讲全喻式所举诸例均可说明。这里再补充一例,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上片写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表面看来,作者是借明月自喻清高,表现作者浪漫而豁达的胸怀。但联系作者的历史背景,细品其喻意,则有深层次的意蕴。“琼楼玉宇”的月宫喻指皇宫。作者此时被排挤出京,想寻找机会重新回京任职,却又担心受不住皇宫中政治斗争的袭击。转而思之,回到皇宫,倒不如在地方自在开心。欲罢不忍,欲进不能,这种矛盾心情,正是借助比喻产生的弦外之音。

  篇五:关于形容美好事物的诗句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邯郸驿里逢冬至,报膝灯前影伴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红旗渠水进田间,禾苗长的绿艳艳。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歌式微。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儿童冬雪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3lian.com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偏照逃亡屋。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坟头岭修个发电站,家家都把电灯安。

  关于事理哲理的诗句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鹤鸣》

  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民歌《君子行》

  3.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汉乐府民歌《城中谣》

  4.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晋.刘琨《重赠卢谌》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焕《登鹳雀楼》

  6.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7.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李绅《悯农》

  9.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10.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11.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唐.杜甫《夏夜叹》

  12.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宋.陈亮《三都乐》

  13.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宋.王迈《读渡江诸将传》

  14.万物兴歇皆自然——唐.李白《日出行》

  15.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16.一寸光阴一寸金——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17.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

  18.山外青山楼外楼——宋.林升《题临安邸》

  19.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20.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21.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唐.李白《上李邕》

  22.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唐.李绅《答章孝标》

  2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4.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唐.刘禹锡《杨柳枝词》

  25.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唐.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26.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27.尔曹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28.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宋.释文向《过苕溪》

  2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3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31.不是一番梅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

  3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33.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苏麟《断句》

  34.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3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苏轼《水调歌头》

  36.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元.戴善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杂剧》

  37.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元.白朴《阳春曲.题情》3lian.com

  38.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明.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

  39.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

  形容女子美丽的诗句

  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约黄能效月,裁金巧作星,密态随羞脸,娇歌逐软声。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镜湖水如月,耶溪女似雪。 新妆荡新波,光景两奇绝。

  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梨花一枝春带雨。

  脸若银盘,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

  美女出东邻,容与上天津。 整衣香满路,移步袜生尘。 水下看妆影,眉头画月新。 寄言曹子建,个是洛川神。

  美人既醉,朱颜酡些。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意思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知。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3lian.com 其姊字惠芳,面目粲如画。

  轻罗小扇白兰花,纤腰玉带舞天纱,疑是仙女下凡来,回眸一笑胜星华。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形容女人忧伤的诗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关于愁恨悲欢的诗句

  1.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唐.白居易《琵琶行》

  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

  3.陶陶然乐在其中——唐.杨炯《登秘书省阁诗序》

  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唐.杜甫.同上

  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7.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眺楼做官别校书叔云》

  8.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唐.杜牧《遣怀》

  9.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唐.秦韬玉《贫女》

  10.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唐.李商隐《锦瑟》

  11.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长恨歌》

  1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唐.白居易《琵琶行》

  1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陆游《书愤》

  1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焕《凉州词》

  15.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

  16.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宋.李清照《声声慢》

  17.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宋.李清照《一剪梅》

  18.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19.人到愁来无处会,不关情处总伤心——宋.黄庭坚《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

  20.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清.黄仲则《癸已除夕偶成》

  21.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雯》

  2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

  24.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唐.杜甫《梦李白》

  25.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南唐.李煜《相见欢》

比喻雪的诗句解读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