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诗词赏析

时间:2013-07-05 04:26:1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李煜诗词赏析

  李后主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古代君王词人。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煜诗词赏析,欢迎参考!

  【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分析】:

  此首忆旧词,一片神行,如骏马驰骋,无处可停。所谓"恨",恨在昨夜一梦也。昨夜所梦者何?"还

  似"二字领起,直贯以下十七字,实写梦中旧时游乐盛况。正面不着一笔,但以旧乐反衬,则今之愁极恨

  深,自不待言。此类小词,纯任性灵,无迹可寻,后人亦不能规摹其万一。

  【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

  销魂独我情何限。

  故国梦重归,

  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

  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

  还如一梦中。

  【分析】:

  此首思故国,不假采饰,纯用白描。但句句重大,一往情深。起句两问,已将古往今来之人生及己

  之一生说明。"故国"句开,"觉来"句合,言梦归故国,及醒来之悲伤。换头,言近况之孤苦。高楼独上

  ,秋晴空望,故国杳杳,销魂何限……"往事"句开,"还如"句合。上下两"梦"字亦幻,上言梦似真,下

  言真似梦也。

  【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

  春殿嫔娥鱼贯列。

  笙箫吹断水云开,

  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

  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

  待踏马蹄清夜月。

  【分析】:

  此首亦写江南盛时景象。起叙嫔娥之美与嫔娥之众,次叙春殿歌舞之盛。下片,更叙殿中香气氤氲

  与人之陶醉。"归时"两句,转出踏月之意,想见后主风流豪迈之襟抱,与"花间"之局促房拢者,固自有

  别也。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1]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2]

  只是朱颜改。[3]

  问君能有几多愁,[4]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释】:

  [1]了:了结,完结。

  [2]砌:台阶。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应犹:一作「依然」。

  [3]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4]君:作者自称。能:或作「都」、「那」、「还」、「却」。

  【分析】:

  此首感怀故国,悲愤已极。起句,追思往事,痛不欲生;满腔恨血,喷薄而出,诚《天问》之遗韵

  也。"小楼"句承起句,缩笔吞咽;"故国"句承起句,放笔呼号。一"又"字惨甚。东风又入,可见春花秋

  月,一时尚不得遽了。罪孽未满,苦痛未尽,仍须偷息人间,历尽磨折。下片承上,从故国月明想入,

  揭出物是人非之意。末以问答语,吐露心中万斛愁恨,令人不堪卒读。通首一气盘旋,曲折动荡,如怨

  如慕,如泣如诉。

  【备注】:

  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

  李煜的原因之一。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

  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

  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

  【一斛珠】

  晓妆初过,

  沉檀轻注些儿个。

  向人微露丁香颗,

  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

  杯深旋被香醪涴。

  绣床斜凭娇无那,

  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分析】:

  此首咏佳人口。起两句,写佳人口注沉檀。"向人"三句,写佳人口引清歌。换头,写佳人口饮香醪

  。末三句,写佳人口唾红茸。通首自佳人之颜色服饰,以及声音笑貌,无不描摩精细,如见如闻。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1]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2]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3]

  【注释】:

  [1]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

  [2]离愁:指去国之愁。

  [3]别是一般:亦做「别是一番」,另有一种之意。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此词写作时期难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

  于他宫庭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

  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

  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

  甚、眷恋之甚。

  「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

  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

  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

  与景已妙合无垠。

  过片后「剪不断」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

  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

  深,谁人不言此愁古」;或写愁之长,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或写恋之重

  ,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

  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李煜此句则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

  驱散,历久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

  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之处。

  【分析】:

  此首写别愁,凄惋已极。"无言独上西楼"一句,叙事直起,画出后主愁容。其下两句,言后主所处

  之愁境。举头见新月如钩,低头见桐阴深锁,俯仰之间,万感萦怀矣。此片写景亦妙,惟其桐阴深黑,

  新月乃愈显明媚也。下片,因景抒情。换头三句,深刻无匹,使有千丝万缕之离愁,亦未必不可剪、不

  可理,此言"剪不离愁之纷繁可知。所谓"则是一般滋味",是无人尝过之滋味,惟有自家领略也。后主以

  南朝天子,而为北地幽囚;其所受之痛苦、所尝之滋味,自与常人不同。心头所交集者,不知是悔是恨

  ,欲说则无从说起,且亦无人可说,故但云"别是一般滋味"。究竟滋味若何,后主且不自知,何况他人

  于此种无言之哀,更胜于痛哭流涕之哀。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2]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3]

  相留醉,

  几时重,[4]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注释】:

  [1]此词的词牌亦有作「乌夜啼」。

  [2]谢:凋谢。

  [3]胭脂泪:指女子的眼泪。女子脸上搽有胭脂泪水流经脸颊时沾上胭脂的红色,故云。

  [4]几时重:何时再度相会。

  此词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中,是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

  起句「林花谢了春红」,即托出作者的伤春惜花之情;而续以「太匆匆」,则使这种伤春惜花之情

  得以强化。狼藉残红,春去匆匆;而作者的生命之春也早已匆匆而去,只留下伤残的春心和破碎的春梦。
因此,「太匆匆」的感慨,固然是为林花凋谢之速而发,但其中不也糅合了人生苦短、来日无多的喟叹,包蕴了作者对生命流程的理性思考?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一句点出林花匆匆谢去的原因是风雨侵龚,而作者生命之春的早逝不也是

  因为过多地栉风沐雨?所以,此句同样既是叹花,亦是自叹。「无奈」云云,充满不甘听凭外力摧残而

  又自恨无力改变生态环境的感怆。

  换头「胭脂泪」三句,转以拟人化的笔墨,表现作者与林花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这里,一边是生

  逢末世,运交华盖的失意人,一边是盛时不再、红消香断的解语花,二者恍然相对,不胜缱绻。「胭脂

  泪」,遥按上片「林花谢了春红」句,是从杜甫《曲江对雨》诗「林花著雨胭脂湿」变化而来。林花为

  风侵欺,状如胭脂。「胭脂泪」者,此之谓也。但花本无泪,实际上是惯于「以我观物」的作者移情于

  彼,使之人格化──作者身历世变,泣血无泪,不亦色若胭脂?

  「相留醉」,一作「留人醉」,花固怜人,人亦惜花;泪眼相向之际,究竟是人留花抑或花留人,

  已惝恍难分。着一「醉」字,写出彼此如醉如痴、眷变难舍的情态,极为传神,而「几时重」则吁出了

  人与花共同的希冀和自知希冀无法实现的怅惘与迷茫。

  结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一气呵成益见悲慨。「人生长恨」似乎不仅仅是抒写一已的失意情

  怀,而涵盖了整个人类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是一种融汇和浓缩了无数痛苦的人生体验的浩叹。

  【分析】:

  此首伤别,从惜花写起。"太匆匆"三字,极传惊叹之神。"无奈"句,又转怨恨之情,说出林花所以

  速谢之故。朝是雨打,晚是风吹,花何以堪,人何以堪,说花即以说人,语固双关也。"无奈"二字,且

  见无力护花,无计回天之意,一片珍惜怜爱之情,跃然纸上。下片,明点人事,以花落之易,触及人别

  离之易,花不得重上故枝,人亦不易重逢也。"几时重"三字轻顿;"自是"句重落。以水之必然长东,喻人

  之必然长恨,语最深刻。"自是"二字,尤能揭出人生苦闷之义蕴。此与"此外不堪行","肠断更无疑"诸

  语,皆以重笔收束,沈哀入骨。

李煜诗词赏析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