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古诗的赏析

时间:2018-07-05 04:34:4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黄鹤楼古诗的赏析

  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黄鹤楼古诗的赏析,欢迎大家浏览。

  黄鹤楼古诗的赏析一

  崔颢这首只有五十六字的《黄鹤楼》,是古今公认的唐诗第一名篇,它犹如唐诗中的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穿越千古,依然雄踞于万峰之上。

  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2005年至2011年,在中国颇具影响力的中华书局采用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依据古今四条标准先后四次对唐诗进行综合测评排队,对各种指标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结果令人十分振奋:四次排行榜的第一名,都不约而同地指向崔颢的《黄鹤楼》。而且不论数据怎样增加,统计方法怎样调整变化,《黄鹤楼》始终都未低下高昂的头颅!况且综合指标的分值高出第二、第三名许多,而第二、第三名之后的分值前后却相差甚小。另外,依据测评的四项标准,《黄鹤楼》还得了三个单项冠军。这令现存的其他五万余首唐诗都无可比肩。包括诗佛王维、诗杰王勃、诗骨陈子昂、诗魔白居易、诗豪刘禹锡,甚至诗圣杜甫、诗仙李白的名篇佳作!

  崔颢的《黄鹤楼》所获得的赞誉如此之高,是和传说中唐代的诗坛天才李白的激赏分不开的。据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说,一次,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先有题诗在上,大为叹服,遂吟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传说极可能是出于后人杜撰,未必真有其事。盛唐距元朝数百年,中唐、后唐、两宋都未曾有人记载此事,为何到元代忽然无端冒出个李白见诗搁笔的故事?再看诗句之粗俗,绝非出自李白之口。但无论此事有无,李白确有《登金陵凤凰台》和《鹦鹉洲》两诗与此诗格调极为相似。如《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同为怀古抒情之作,李诗是思君,崔诗是怀乡,内容不同,意境不同,但作法如出一辙。尤其是最后,二人都用了“使人愁”三字。李诗有明显地摹仿痕迹。有诗仙李白作陪衬,崔颢《黄鹤楼》的声誉就自然无人超越。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因建于武昌黄鹄(即黄鹤)矶(又名蛇山)而得名。据《元和郡县志》载:“江南道鄂州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因矶名楼,为黄鹤楼。”楼凌武昌黄鹄之巅,揽江汉奔流之概,自古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美誉。黄鹤楼得名还有多种美丽的传说。《齐谐志》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江夏图经》说,费祎(字文伟)登仙驾鹤休息于此;《述异记》又说荀叔伟曾看见仙人乘鹤下降宴饮于此······

  诗人崔颢,汴州(开封)人,曾宦游吴越、武昌等地。这首《黄鹤楼》即是他南游武昌时的力作。诗人登上层楼,纵溯千古,横览八荒,俯仰天地,怀古思乡,援笔成诗,淋漓酣畅。

  《黄鹤楼》动用古今资源,将神话与现实融为一体,任我剪裁。以愁为线索,以思乡为主旨,抒写了古代游子心中的普遍情感,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特别是一经宋代诗评名家严羽推举,随后千年以来一路叫好之声不绝于耳。但究竟诗的立意是什么,主题是什么,它怎么好,好在哪里,大多语之不详,一些评者则如耍花拳绣腿,随声附和,点到辄止。其实,这首诗的真正魅力在于其艺术力量,并由此构建的具有内在联系的严密结构以及完整的意境。要想真正读懂这首诗,须正着向下吟诵,倒着向上品味。诗以黄鹤楼命题,主旨并非描写黄鹤楼,而是意随境生,凭楼怀乡,借景消愁。既然是怀乡,那么开头四句与怀乡主旨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居外怀乡,是历代文人普遍抒写的共同主题;登楼赋诗,是历代文人的拿手好戏。处高临远,最能撩逗文人尤其是诗人的情怀。古代那些有志的文学青年离家远游干什么?多无衣绣夜行之意,而往往是为了能谋个一官半职,通过建功立业,以光宗耀祖。远游之因和思乡之因当然也各不相同。或因生逢乱世、经济拮据、长期客居他乡、才能不能得以施展;或因仕途失意,理想破灭,而生怀远思乡之情和怀才不遇之忧。这样,文人就要倾吐自己渴望施展抱负和释放郁郁不乐之情。东汉建安九年(公元205年)秋,王粲在南游荆州时登上麦城(在今湖北当阳东南)城楼,“ 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他纵目四望,感慨万千,写下了不朽的《登楼赋》。 异乡尽管是“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仍然“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自然道出了“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郁积许久的心声。时隔数百年后,唐代李商隐在《安定城楼》中还清晰地记起“王粲春来更远游”。千余年后,当代一位诗人想起此事,还写下了“故国春深乡梦远,情多王粲怯登楼”的诗句。 唐代杜甫更是登楼必有佳作:如“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特别是他“上岳阳楼”时,不但“亲朋无一字”,而且“戎马关山北”,诗人只能“凭轩涕泗流”。南唐词坛大家李煜在《相见欢》中写道:“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他甚至在其他诗中写道:“独自莫凭栏” ,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登楼时的心情,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不能一而概之。

  崔颢的《黄鹤楼》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现的是同一个主题,其写法都是意随境生,只是意境不同而已。

  崔颢诗借传说落笔,继而生发开去。仙人驾鹤,本属虚幻,诗人展开想象,将无作有,言“黄鹤一去不复返”,就有时光不再、机会难得之憾。古代有两句“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诗句可为崔颢诗提供理解上的支持。南朝宋人殷芸在《小说》一文中说:“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扬州刺史,或愿多资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欲兼三者。”这个故事大概是说,人生最渴望的莫过于做个神仙,兼有富贵荣华,既有官场上的春风得意,又有事业上的名利双收。扬州,除了别具一格的江左风情外,更是一座十分繁华令千古文人为之倾慕流连忘返的城市,就连大诗人孟浩然都“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因不得去而只好仰天长叹:“唯见长江天际流。”

  鹤去楼空,求仙不成;人生地迥,宦途不通。真是“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诗)”汴州武昌相距千里之遥,崔颢客居异乡,欲返故里非同当今。别说乘飞机高铁,就是乘普通火车也费不了一天工夫。而在唐代,这一千余里山高水险、风雪泥泞不知要走多少时日。诗人都是富于想象的,有道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元代马致远远游,尚有“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感慨,而远在唐代的崔颢,人在天涯,恐怕连一匹瘦马也难拥有。他只能异想天开:若也像古代仙人那样骑上黄鹤,乘长风万里,虽到不了扬州,须臾间返回故乡该有多好呢!然而,现实总是无情的。他只有对着这座空荡荡的黄鹤楼,独自凝愁。遥望长空,黄鹤一去不再返回,只有千载依旧的白云在楼顶悠悠飘动,我还能乘什么尽快飞回家乡呢?

  这是诗人心中陡然涌起的第一重愁。

  有人赞誉黄鹤楼气吞云梦,帘卷乾坤,势连衡岳,远举云中,南维高拱,北斗平临。这些都是夸饰之语。别说北斗平临了,就是让其增高十万八千里,再搭上九万丈的云梯,怕也难摸着北斗的边儿。诗人独立于黄鹤楼上,看到的只能是太阳照耀下的长江之滨历历在目的.汉阳古树,鹦鹉洲上满含别情的萋萋芳草。芳草,这一寄托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客观物象,在古典诗词中一般用来比喻离愁别恨。《楚辞·招隐士》云:“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以及晚于崔颢的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萋萋满别情”,以及南唐后主李煜的“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其中的芳草萋萋之类意象,都用来比喻离愁别恨。此日江边见芳草,何人不起故园情?多情的崔颢看到萋萋芳草,又怎能禁得住乡情的撞击?

  这是诗人心中继之涌起的第二重愁。

  天涯游子,久居异地,思乡之愁,何时最甚,除“每逢佳节倍思亲”外,就是岁暮、日暮和深夜。王维在《渭川田家》中说:“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牧童出去一晌,路程不过数里,野老便倚杖盼归,更何况崔颢一别数年,人在天末,山隔水阻,音讯难通!或许,崔颢站在楼上,远眺斜阳,俯瞰烟波,把四周景色看了,栏杆拍遍,想到家乡父母妻子正肩披夕阳,遥望南天,在不断地念叨着自己的名字,盼望自己早日平安返乡,真的“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是诗人心中频频涌起的第三重愁。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宋代吴文英句)”日暮后继之而来的就是明月,登楼时岂不愁上加愁?离人心上之秋,不一定是自然之秋,而是情感之秋。崔颢站在黄鹤楼头,遥望万顷云天,下临万里长江,满面愁云难消,一片苍凉景象。这个意境后来还是被李煜偷去收入词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到尾联,水到渠成,卒章显其志,诗人抖出了诗的思乡主旨,收束全篇,使全诗浑然一体,天衣无缝。诗眼贵亮,线索贵藏。故前两重愁用暗写,不易使人觉察;后一重愁改用明写,不致使人难寻。三重愁指向同一主旨,并使其不断强化深化。同是写愁,三重愁三种写法,灵活多变。第一重愁是怀古生愁,第二重愁是触景生愁,第三重愁思乡生愁,最后统归为思乡之愁,使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因此,《黄鹤楼》被古今认定为唐诗第一名篇并非偶然。

  在律诗中,《黄鹤楼》属破格之作。前半部一气贯通,三用“黄鹤”,两用“空”字。第三句除第一字“黄”是平声外,其余六字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三平调煞尾,意到笔随,完全摆脱格律束缚。因此,宋代刘辰翁评此诗:“但以滔滔莽莽,有疏荡之气,故称巧思。”清代沈德潜也说:“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作为律诗,前两联既已破格,后两联就要力求由变归正。否则,七律就失去自身的意义,变成了七古。由于该诗后半部回归格律时很自然,在整体上仍给人以“一气浑成,净亮奇瑰”的感觉。所以,欣赏时不仅不觉得有失律之嫌,反觉更加新奇。同时,诗中三用叠字“悠悠”、“历历”、“萋萋”,使其声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听来声声入耳,使语言具有了更强的表现力。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林黛玉之口教人做诗时说:“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崔颢就是依据诗以立意为要和不以词害意的原则而进行创作,因此才为天地间留下了这一光耀千古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七律名篇。

  黄鹤楼古诗的赏析二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

  --引自"超纯斋诗词" 翻译、评析:刘建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颢所写的七言律诗,大意说:

  「仙人已经乘着黄鹤离去,只徒然留下一栋黄鹤楼在此地。黄鹤离去之后再也没有回来过,而白云千年以来依然飘浮在空中,不因黄鹤离去而有所改变。晴天里,汉阳一带川旁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也长满茂盛的芳草,傍晚时分在暮色中望向远处,看不清故乡在何,远方江上苍茫的江波真使人发愁。」

  诗的主旨在描写登楼望远时,心中寂寞思乡的感慨,作者从仙人乘黄鹤来此游憩的美丽神话,点出黄鹤楼,接着由仙人已离去,永远不再回来,只留下黄鹤楼及晴川、芳草、汉阳树、鹦鹉洲,与白云共悠悠千载,寄托思家的情结。

  关于这则美丽的神话故事,历年有三种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这位仙人是黄子安,第二种说法认为是费袆,第三种说法没有仙人的名字,一一介绍如下:

  一、以为是仙人黄子安:

  依《南齐书州郡志》记载:「古代传说,有仙人子安尝乘黄鹤过此,故名。」指出黄鹤楼命名的由来,是因为曾有一位名子安的仙人,乘黄鹤经过此地,所以命名为黄鹤楼。

  二、以为是仙人费袆:

  依《图经》的记载说:「昔费袆登仙,尝驾黄鹤还憩于此,遂以名楼。」认为黄鹤楼命名的由来,是指费袆尸解为仙后,曾驾着黄鹤回来,并在这栋楼休息,所名为黄鹤楼。

  《太平寰宇记》则说:「蜀费文袆登仙,尝驾黄鹤憩此。」此指出费袆是蜀人,而与前面的费袆多了一个「文」字,《三国志蜀传》中有一位名叫费袆的人,字文伟,尸解为仙的费袆、费文袆,是不是就是这位蜀人费文伟,因不见其它记载,不得而知,但是因为都是神话传说,年代久远,记载会有一些出入。

  三、只说是一位仙人:

  这个传说的记载比较详细,出自《报应录》。原文是:「辛氏昔沽酒为业,一先生来,魁伟褴褛,从容谓辛氏曰:许饮酒否?辛氏不敢辞,饮以巨杯。如此半岁,辛氏少无倦色,一日先生谓辛曰,多负酒债,无可酬汝,遂取小篮橘皮,画鹤于壁,乃为黄色,而坐者拍手吹之,黄鹤蹁跹而舞,合律应节,故众人费钱观之。十年许,而辛氏累巨万,后先生飘然至,辛氏谢曰,愿为先生供给如意,先生笑曰:吾岂为此,忽取笛吹数弄,须臾白云自空下,画鹤飞来,先生前遂跨鹤乘云而去,于此辛氏建楼,名曰黄鹤。」

  这则神话的大意是说,以前有一位辛先生,平日以卖酒为业。有一天,这里来了一位身才魁伟,但衣着褴褛,看起来很贫穷的客人,神色从容的问辛先生,可以给我一杯酒喝吗,辛先生不因对方衣着褴褛而有所怠慢,急忙盛了一大杯酒奉上。如此经过半年,辛先生并不因为这位客人付不出酒钱而显露厌倦的神色,依然每天请这位客人喝酒。有一天客人告诉辛先生说:我欠了你很多酒钱,没有办法还你。于是从篮子里拿出橘子皮,画了一只黄色的鹤在墙上,接着以手打节拍,一边唱着歌,墙上的黄鹤也随着歌声,合着节拍,蹁跹起舞,酒店里其它的客人看到这种奇妙的事都付钱观赏。如此经过了十年,辛先生也因而累积了很多财富。有一天那位衣着褴褛的客人,又飘然来到酒店,辛先生上前致谢说,我愿意照您的意思供养您,客人笑着回答说:我那里是为了这个而来呢?接着便取出笛子吹了几首曲子,没多久,只见一朵朵白云自空而下,画鹤随着白云飞到客人面前,客人便跨上鹤背,乘白云飞上天去了,辛先生为了感谢及纪念这位客人,便在此盖了一栋楼,取名黄鹤楼。

  这三则神话,除了说明黄鹤楼命名的由来之外,还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酒店的主人辛先生因为不嫌贫爱富,不以貌取人,而得到仙人帮助,成为巨富。

  这首诗的作者崔颢,便是借着这些美丽的神话与传说,写出他在暮霭苍茫中,登上黄鹤楼,遥望乡关,只见水天浩荡,渺茫无际,更加添了怅惆迷离的感伤,想着曾经驾鹤来此休息的仙人,永远不再回来,就算作者想放下人世的种种忧愁,随着仙人归去,也不可能了。面对一江氤氲烟岚,抬头仰望亘古常存的白云,感叹人生短暂无常,而乡愁不可解,返乡的日子遥不可知,仙境又不可求,想这一生无所依归,百感齐涌,心中的愁绪,便像江上的烟波,浓得化不开。

  崔颢写下这首诗后,唐代诗人竞相传唱及仿真,想与崔颢一较长短,有诗仙之称的大诗人李白,有一次来到黄鹤上,也写下一首〈鹦鹉洲〉诗想与崔颢比赛,传说李白觉得自己写得不如崔颢好,便在黄鹤楼上题下一首打油诗:「一拳击碎黄鹤楼,两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离开黄鹤楼,回去后愈想愈不甘心,又写下一首〈登金陵凤凰台〉诗,这个有趣的传说,我们另文介绍。

  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传说或出于后人附会,未必真有其事。然李白确曾两次作诗拟此诗格调。其《鹦鹉洲》诗前四句说:“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与崔诗如出一辙。又有《登金陵凤凰台》诗亦是明显地摹学此诗。为此,说诗者众口交誉,如严羽《沧浪诗话》谓:“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这一来,崔颢的《黄鹤楼》的名气就更大了。

  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志》);又云费文伟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引《图经》)。诗即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

  前人有“文以气为主”之说,此诗前四句看似随口说出,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绝无半点滞碍。“黄鹤”二字再三出现,却因其气势奔腾直下,使读者“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急忙读下去,无暇觉察到它的重叠出现,而这是律诗格律上之大忌,诗人好象忘记了是在写“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字字皆有定声的七律。试看:首联的五、六字同出“黄鹤”;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平调煞尾;亦不顾什么对仗,用的全是古体诗的句法。这是因为七律在当时尚未定型吗?不是的,规范的七律早就有了,崔颢自己也曾写过。是诗人有意在写拗律吗?也未必。他跟后来杜甫的律诗有意自创别调的情况也不同。看来还是知之而不顾,如《红楼梦》中林黛玉教人做诗时所说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在这里,崔颢是依据诗以立意为要和“不以词害意”的原则去进行实践的,所以才写出这样七律中罕见的高唱入云的诗句。沈德潜评此诗,以为“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唐诗别裁》卷十三),也就是这个意思。

  此诗前半首用散调变格,后半首就整饬归正,实写楼中所见所感,写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而引起的乡愁,这是先放后收。倘只放不收,一味不拘常规,不回到格律上来,那么,它就不是一首七律,而成为七古了。此诗前后似成两截,其实文势是从头一直贯注到底的,中间只不过是换了一口气罢了。这种似断实续的连接,从律诗的起、承、转、合来看,也最有章法。元杨载《诗法家数》论律诗第二联要紧承首联时说:“此联要接破题(首联),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此诗前四句正是如此,叙仙人乘鹤传说,颔联与破题相接相抱,浑然一体。杨载又论颈联之“转”说:“与前联之意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疾雷之喻,意在说明章法上至五、六句应有突变,出人意外。此诗转折处,格调上由变归正,境界上与前联截然异趣,恰好符合律法的这个要求。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渺不可知的感觉;忽一变而为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的眼前景象,这一对比,不但能烘染出登楼远眺者的愁绪,也使文势因此而有起伏波澜。《楚辞·招隐士》曰:“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末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这样能回应前面,如豹尾之能绕额的“合”,也是很符合律诗法度的。

  正由于此诗艺术上出神入化,取得极大成功,它被人们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黄鹤楼古诗的赏析三

  人常道,未登黄鹤楼不算到过武汉。黄鹤楼是武汉一张靓丽的名片。

  人皆熟知武汉是一座多湖的大城市,东湖、南湖、汤逊湖、沙湖、后湖、金银湖等大小湖泊星罗棋佈。却往往忽略武汉还是一座多山的城市。山虽不高,蜿蜒起伏,连绵不断,酷似一条龙脉,喻家山为龙头,龙身、龙爪分别是南望山、磨山、伏虎山、珞珈山、桂子山、洪山、飞跃长江的龟山、蛇山隔江而立,龙尾一甩便是那落在月湖里的梅子山。

  黄鹤楼建在龙脉之上,依蛇山矗立,览长江、汉水,武汉三镇尽收眼底。古有仙人在此乘鹤飞天的传说,故称黄鹤楼。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古往今来,李白、崔颢、白居易、陆游、贾岛、张居正,都曾到此游历,或吟诗作赋,或撰写楹联,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楹联佳作。

  全诗仅56个字,囊括了大量信息。时间跨越从昔到今,从远古千载,到现实的日暮黄昏。所列地点有黄鹤楼、汉阳、晴川、鹦鹉洲,所绘景物有历历的树木、萋萋的芳草,飞天的黄鹤,飘荡的白云,烟波浩渺的长江。最后一个字落在“愁”上,点出了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

  该诗的另一个特色是注重通俗流畅,而不拘尼于格律。古律诗多忌讳在一首诗中使用相同词句。而此诗开头竟连用了三个“黄鹤”,但吟颂起来朗朗上口,毫无重复之感,开了一代律诗的新风。真是一首通俗的绘景、吊古、怀乡的 绝佳好诗。

  后人在黄鹤楼边建了李白“搁笔亭”,传说诗仙李白见此诗后深为之折服。李白是每见美景必出佳诗的。但见崔颢诗后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就此搁笔数日,不肯造次,班门弄斧。

  南宋诗评家严羽(严沦浪)在《沧浪诗话》中写到:“唐人七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前些年我还见过武汉大学一位教授在一篇研究古诗的论文中,也赞此诗为最好。

  今人喜欢排行。我想李白的搁笔,多人将此诗尊为第一,只是一种共识,并无排行之意。因为并未见过第二、第三之说。曾未设过“评委”,也未见过评比标准。谁个第一,谁个第二。这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见仁见智,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事情。对好的作品只须认真领悟,学其长处,汲取其精华也就是了。不必在名次上花费更多精力。

  中国的古诗和填词是以精炼的文字,有节奏的韵律,以约定俗成的格式,生动的语言,巧妙的构思用来写景、抒情、咏物、叙事、明志的一种高雅的文学体裁,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瑰宝。一首能使人读后欣赏美景、回味往事、深明理义、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提振精神的诗词便是好诗词。多读好的诗词能使人情飞扬、志高昂、心灵秀。

  一首是《菩萨蛮·黄鹤楼》: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此词作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前夕,革命处于低潮,如烟雨苍苍,似长江被龟蛇锁住,笔调冷峻悲壮。到最后一句,心胸豁然开朗,一展恢宏气势,抒发了他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大无畏精神,以酒浇江,祭酒立誓,以抒慷慨,心潮澎湃,坚信革命潮流会一浪高过一浪,势不可挡,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第二首是《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檣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这首词创作于1956年,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

  词中多有佳句。如“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又如“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许多游长江的人因江宽、水急、浪大,总会有些紧张和畏惧。比闲庭信步还要舒坦、惬意。这是何等的潇洒、飘逸。再如“风檣动,龟蛇经,起宏图”,一动一静,相应成趣。骤然一个“起”字,耸立崛起,升起了宏图大志。还如“一桥飞架南北”。一个“飞”字,细品起来,甚是巧妙,可谓是神来之笔。最后一句“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引用了一段神话传说。巫山神女是王母娘娘的女儿,曾帮助大禹治水。当今神女应当还安好。当她看到险峻的三峡变成平湖时,对这等人间简直不可能办到的事情,如今变成了现实,她会惊叹不已的。引用之美妙,给读者增添了遐想与神趣。

  中国革命胜利了,三峡大坝建成了,主席的夙愿实现了。他的诗词将和他的人格,他的功绩一样流芳百世。

  再登上黄鹤楼,眼前已今非昔比。滚滚长江东去,后浪推前浪。如今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十八大精神指引下,武汉人民追求卓越,敢为人先,武汉正发生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月异的变化。江面上已建成九座大桥,城市交通一环又一环,地铁连三镇,高速(公路)、高铁全国通衢,天河机场多条航路达五洲。长江航运上至重庆,下出东海。江边美景观不尽,东湖风光醉游人。广大诗词爱好者纵情讴歌吧,定将产生更多的新一代的传世之作。

黄鹤楼古诗的赏析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