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词格律简析
基础知识一,律诗之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诗。
历史上,把韵文体的作品,统称为诗。诗,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以时期来看,包括诗三百,也就是《诗经》,先秦诗,乐府诗等等,自然,也包括律诗。根据这个概念,词、曲,还有现代诗都是诗的范畴。不押韵的现代诗算不算诗?没有定论……但我想这是文体转变的必然产物把
《二》什么是律诗。
顾名思义,有律的诗。写的时候要遵守格律,否则,就不是律诗。格律是一种规矩。律诗以前的诗也有规矩,但这些规矩都是约定俗成的,而律诗的格律却是由政府颁布的。律诗因格律严谨得名,起源于汉末,成熟于唐朝。律诗呢,有四个概念。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
A.指历史上一切有“律”的诗,“律”是官方制订、发布的规则。 B,指唐宪宗、唐哀宗时期的诗,李义山等人在总结近体诗、今体诗的基础上,进行完善,由官方颁布而执行。也就是俗称的晚唐诗。这不得不提到两个概念,
(1)今体诗。指按照唐玄宗时期钦定颁布的格律写下的诗作品,就是“今体诗”。比如李白、杜甫等人的作品。
(2)近体诗。指从齐梁体、永明体到今体诗之间这段时间的诗作品,含齐梁体和永明体。比如杜审言(杜甫的爷爷)、宋之问等。
B.北宋欧阳修等人,奉命整理而完成了一部律诗格律。按这个格律完成的作品称为格律诗,简称“律诗”。此类作品,包括宋诗,元诗,明清诗,中华民国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律诗作品。
C.今天所说的律诗,指历史上相对符合(未必全面符合)格律的诗作品,亦包括唐朝时候,并未归在律诗范围内的民间作品。比如,朋友之间的`酬唱,以及压私韵的作品。这些作品,包括整个唐朝的作品。实际上,唐朝,共四次颁布诗格律。分别为李渊、武则天、李隆基、李纯四人各自当政掌权时候制订。(李纯,宪宗,原名“淳”,被立太子后,改“淳”为“纯”。)这就是,为什么今天大家在阅读唐诗时,看到不少作品,并不完全符合格律的原因,这是因为,拿今天理解的格律,也就是宋格律去印证,自然会出现偏差。毕竟,从初唐到北宋,时间上跨越500年
《三》关于是排律?
A.10句(含10句)以上的律诗称为排律,除首尾外,均为偶句。
b.什么是七律和五律。七律:七言四联八句为七律。即七言八句。五律:五言四联八句为五律。即五言八句。
C.什么是律绝。绝句分七绝和五绝,七绝五绝都分古绝和律绝,律绝和七律、五律一样要遵守格律,也是格律诗的范畴。七绝;七言四句。五绝;五言四句。
《四》格律相信接触过诗词的朋友,听说过格律这个词,那么什么是格律呢?
格律=格+律格就是格式。它包括:平仄、字数、对、粘、替、对仗和压韵。律包括音律、声律和韵律. 格和律合起来就是格律。我们今天能够了解的格律其实都是关于格的范畴。所以,在今天,我们还可以把格律理解为关于“格”的“律”。也就是格式规范。包括平仄、字数、对、粘、替、对仗和压韵的规范。
A.句和联 1、律句,就是遵守了格律的句子。不光格律诗使用律句,词、曲等体裁也使用律句,不过它们不像格律诗一样全部使用律句,而是部分使用律句。
B.律诗依次每两句组成一联,组成一联的两个句子叫做这一联的两个分句,分别称为上句和下句。
C.律诗以一联做为一个律句。律句中上下分句的字数是相等的,各律句字数也是相等的。
D.通常我们说的一句,是指单个的句子,即一联的两个分句中的一个。对于一个律诗的句子,我们可以称其为第几句,也可以称其为某联某句。比如下面这首诗;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其中的“三顾频烦天下计”这一句,它就有一下名称; A, 第五句 B, 颈联上句 C,转句前分句另外,第一句通常叫做首句;最后一句通常叫做尾句。
E.律诗的组成七律:七言四联(四律句)八句,五十六字。五律:五言四联(四律句)八句,四十字。七言,就是每句七个字;五言,就是每句五个字。第一联(第一律句,含第1、2句),称为首联,也有称起句的;第二联(第二律句,含第3、4句),称为颌联,也有称承句的;第三联(第三律句,含第5、6句),称为颈联,也有称转句的;第四联(第四律句,含第7、8句),称为尾联,也有称合句的。例: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第一律句,首联(起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第二律句,颌联(承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好吧,还有很多,请各位文友补充吧,睡觉……晚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