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文学家柳宗元
导语:在中国璀璨的历史文化中,唐朝文学家的柳宗元有着很高的地位,他也是一位倡导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
文学家柳宗元
柳宗元生于公元773年,祖籍是河东解县,即今天的山西运城。他和韩愈是同时代的大文学家,也是一位倡导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他们两人当时几乎享有同样的盛名,在文学史上也几乎占有同样的地位,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从小聪明勤奋,读了很多书,21岁时考取了进士。他思想敏锐,论事总是旁征博引,言词锋利,说理透辟,在当时名声大振。柳宗元还是一位哲学家,他具有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观点,反对藩镇的分裂割据,主张国家的集中统一。他担任监察御史时,很想对腐朽黑暗的政治进行改革,积极参加了永贞革新活动,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但永贞革新失败了。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为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一带)司马,在那里生活了10多年,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后来又被派到更远的柳州去当刺史,又在柳州度过了4年多的时间,并于819年11月28日(距今1196年)在那里死去,年仅46岁。
柳宗元在被贬的10多年时间里,写作了大量的诗文,抒发了个人的情感及进步的政治、哲学见解。长期的`贬谪生活,使他有机会接触社会的下层,了解民间的疾苦,因此,他对当时残害人民的苛政,对社会的黑暗现象,写了不少文章加以揭露。他写过一篇著名的《捕蛇者说》,说的是永州有一种毒蛇,咬人必死,但捕它晾干制成药,可以医治许多绝症。皇帝宣布说:谁要是捉了这种毒蛇上交,就可以免交赋税。于是,永州人都争着捕捉这种毒蛇。有个蒋姓农民,祖孙三代都因捕蛇而不交纳赋税,可祖父和父亲都是因被蛇咬而死的,他自己干了12年,好几次也差点儿被蛇咬死。问他为什么还要干这种危险的事情,他说,那些不捕蛇的乡亲,因交不起赋税被逼死的更多。他捕蛇每年只冒两次性命危险,那些乡亲们却天天遭到死亡的威胁。因此,他宁愿一辈子捕捉毒蛇。柳宗元感叹道:古人讲,苛刻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凶猛,哪知道赋敛的为害比毒蛇还要历害啊。
柳宗元还写过许多很有意义的寓言、传记、书信和墓志等。他的山水记也写得特别好,最有名的是《永州八记》。他不仅用优美流畅的文字描写清奇秀丽的自然风光,而且把自己的遭遇和悲愤的感情寄托在山水之中,成为历代山水散文的杰出作品。他一生写了400多篇文章和大量的诗歌,其中著有《河东先生集》,为我国古文运动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一些论文还宣传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柳宗元和他的作品在我国文学和哲学发展史上都享有重要的地位。
柳宗元主张
在文学上,柳宗元发动了古文运动,以倡导自己在文学上的主张。当时,唐代科举考试的内容为多为骈体文。学子们为了追求华丽的语言,常常咬文嚼字卖弄文采,常常忽略了文章最本质的内容。随后,俩人在文学上发起了一场古文运动,柳宗元和韩愈都是古文运动倡导者。
这次古文运动和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十分相似,都是一次文学史上的进步。在“复古”的口号下,文学革命爆发,主要内容就是对儒学的复兴。
先秦时代和汉朝的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质朴真实。作者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文采,不受句式和体裁限制。在文章中,可以读出先秦时代和汉朝的文化风俗和社会背景。通过散文,可以反映出人民的疾苦和现实生活。散文发展至六朝时,人们渐渐从文章内容转移到了对词藻的要求。而后,骈体文应运而生,骈文讲究对仗、对偶、文章要有音律和典故。作者们常常为了文采的华美而绞尽脑汁,忽略了文章的内容。学子们深受骈体文的影响,内容千篇一律,形式十分僵硬而单一。除此之外,散文常常华而不实,没有内容填充,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是经不起仔细推敲。柳宗元和韩愈认识到骈体文的弊端,俩人在文学上一拍即合,准备发起一场古文运动,提倡形式和内容的多样性。
柳宗元高举复古大旗,在社会广泛提倡儒学复兴,得到了大批拥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