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六赞偈》赏读
佛教认为,一个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犯了戒规,就应当及时忏悔罪过,这样,他所造作之业才能消亡。若不忏悔,会使所造之业越积越多,将来会因业受报,遭致更多的痛苦。
诗人在本偈中说,众生于无始劫来所造作的各种罪过,不论轻重,也不管大小。都应当寻求其形相,不管是中间或是内外,都让这些罪业得以忏悔。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忏悔。
第六首《发愿偈》劝人发愿求生极乐,度化众生。发愿是一个修行者修行的基本要素,如果不发愿,一个人的修行便难以有所成就。净土“三资粮”——信愿行,将发愿放在重要的位置,认为对佛法的行持,如果没有信心,便不会发愿,不发愿便难以坚忍不拔地去行持。只有发了大愿,一个人才会向着自己发愿的目标前进,他的修行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白居易在本偈中介绍了众生应当发的几个愿。诗偈云:
“烦恼愿去,涅槃愿住,
十地愿登,四生愿度。
佛去世时,愿我得亲,
最先劝请,请转法轮。
佛灭度时,愿我得值,
最后供养,受菩提记。”
“烦恼愿去,涅槃愿住,十地愿登,四生愿度。”诗人说,众生应当发愿断除烦恼。佛教认为,烦恼是生死轮回的根本。佛教的修行其实也就是为了断除众生的烦恼,达到清净涅槃的彼岸。佛教的“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明确将断除烦恼列为其中之一。当人烦恼断除了,也就看破世事了,他就会觉悟了。
断除烦恼之后,诗人认为还应当发愿求生涅槃之境。达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是我们最终的目标。同时还应当发愿登十地。 “十地”的名称依《华严经》所说,“十地”的名称如下:(一)欢喜地,又作极喜地、喜地、悦豫地。(二)离垢地,又作无垢地、净地。(三)发光地,又作明地、有光地、兴光地。 (四)焰慧地,又作焰地、增曜地、晖曜地。(五)难胜地,又作极难胜地。(六)现前地,又作现在地、目见地、目前地。(七)远行地,又作深行地、深入地、深远地、玄妙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又作善哉意地、善根地。(十)法云地,又作法雨地。
诗人还劝人要发愿度化卵、湿、胎、化四类众生。其实,这四类众生包含了一切众生。度化众生是大乘佛教修行者在成就佛果之后应当做的事。净土宗认为,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应当自利利他,将来应当不违安养入娑婆,度化一切苦难众生。
“佛去世时,愿我得亲。最先劝请,请转法轮”四句,诗人在追想过去的心愿,诗人是在遥想当年释迦佛入灭时,众弟子围绕跟前,劝请佛陀住世的情景。诗人由此发愿,真希望自己能在佛去世时,亲近佛陀,最先劝请佛陀,住于世间,转大法轮,度化更多苦海众生。诗人之所以这样说,就是有种离佛久远的哀愁。
最后四句“佛灭度时,愿我得值,最后供养,受菩提记” 。诗人还是在感叹没有生逢佛世时的遗憾。佛教认为,一个人能够生逢佛世,接受佛陀的教化,是一种福报。佛教将佛法分为正法、像法和末法三个时代。生在正法时代的人,能得到佛陀教化,而且慧根深厚,修行容易成功。生到像法时代的人,虽然佛陀入灭,但仍容易修行成就。而末法时代的人,由于根性陋劣,智慧浅薄,虽然用功,但难以成就。正是因为这种原因,诗人发愿说,希望在佛灭度时,自己能够得遇,作最后的供养,请授菩提之记。
白居易的《六赞偈》分别赞颂了佛法僧三宝的功德。在赞颂过这些功德之后,诗人还劝诫一切有情众生广种善根,发愿成就佛果。诗人还在赞偈中劝告众生应当发愿断除烦恼,求证涅槃,度化众生,登于十地。赞文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佛教信仰的虔诚,而且也表明了其对佛教义理理解的深刻。同时,也表现了他希望将佛法传扬光大的愿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