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诗歌《黄鹂》

时间:2015-09-01 02:50:4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徐志摩诗歌《黄鹂》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诗歌吧,诗歌节奏上鲜明有序,音谐韵美。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诗歌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徐志摩诗歌《黄鹂》,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徐志摩诗歌《黄鹂》

  作者——徐志摩

  一掠颜色飞上了树。

  “看,一只黄鹂!”有人说。

  翘着尾尖,它不作声,

  艳异照亮了浓密——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

  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

  怕惊了它。但它一展翅,

  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

  它飞了,不见了,没了——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

  (载1930年2月10日《新月》月刊第2卷第12号)

  赏析

  这首诗首句写出了黄鹂的色彩,写出了动感,第三句只写黄鹂翘着尾尖,以其瞬间之形显其瞬间之静,一动一静,生动地写出了黄鹂疾飞而来默然立于树上的神态。四五两句渐渐由实入虚,倾诉着由眼前黄鹂所激荡起的欢欣、愉悦和期冀。

  第二节前四句写欢乐随着黄鹂的飞逝而瞬间逝去的惆怅,由前面的充实感转为失落感,令人不禁嘘叹。因此全诗表现的感情正像诗人在《猛虎集》序中所说:“痛苦与欢乐是浑成的一片”。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当时那种冲破牢笼、高飞远走,去度自由轻快生涯的渴求。全诗构思精巧,结构谨严,意象奇特,意境优美,读来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很简单:写一只黄鹂鸟不知从哪里飞来,掠上树稍,默不作声地伫立在那里,华丽的羽毛在枝桠间闪烁,“艳异照亮了浓密——象是春天,火焰,象是热情。”于是招来了我们这些观望的人(诗人自由的信徒泛神论者),小心翼翼地聚集在树下,期待着这只美丽的鸟引吭高歌。可是它却“一展翅”飞走了:

  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它飞了,不见了,没了——

  于是带走了春天,带走了火焰,也带走了热情。

  指出《黄鹂》是一首象征的诗,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指出“黄鹂”形象具体的所指。作者最初的创作意图已经漫漶不清了,但也并非无迹可寻,甚至在诗中我们也可以捕捉到一些宝贵的启示。首先应该注意到,在这首诗中诗人并没有选择“我”这一更为强烈的主体抒情意象作为这首诗的主词,而是采用了“我们”这种集体性的称谓。作为一群观望者,“我们”始终缄默无言(我们静着望,怕惊了它),流露出一种“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无奈情绪。不过“我们”作为群体性的存在,至少明确了一件事,即:“黄鹂”的象征意义不只是对“我”而言的。其次,诗中两次出现的“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的比喻,也给我们重要的提示。因为无论是春光,火焰,还是热情,都寓指了一种美好的东西,而这种东西已经“不见了”。由此我们可以想到韶光易逝,青春不回,爱情并非不朽的,等等。因此要想确定“黄鹂”形象具体的意指,还必须联系到徐志摩当时的思想状况来分析。

  诗人刚回国时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他联合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新月社,准备在社会上“露棱角”。他将自己的高世之志称为“单纯信仰”,胡适则洗炼地将其概括为“爱、自由、”三个大字。正因了这“单纯信仰”,他拒绝一切现实的东西,追求一种更完满、更超脱的结局。在政治上则左右开弓,以至于有人认为新月”派是当时中国的第三种政治力量。然而在现实面前,任何这类的“单纯信仰”都是要破灭的。世易时移,再加上家庭罹变,诗人逐渐变得消极而颓废。他感染上哈代的悲观主义情绪,“托着一肩思想的重负,早晚都不得放手”(《哈代》)正是他彼时心情的写照。

  可又有谁知道诗人心中的滋味呢?由是观,“黄鹂”的形象正象征他那远去的“爱、自由,美”的理想;而徐志摩们也只能无奈地观望,年青时的热情被那只远去的黄鹂鸟带得杳无踪迹了。

  有人认为“黄鹂”的形象是雪莱的“云雀”形象的再现。若果此说成立,那么也是反其意而用之。《云雀》中那种张扬挺拔的热情在《黄鹂》中已经欲觅无痕了。

  创作背景

  《黄鹂》发表于1930年,此时徐志摩在上海光华大学及南京中央大学同时任教授,并兼任中华书局编辑。伴随着世事变迁、家庭变故等诸多因素,诗人原有的`那种空灵潇洒、活泼好动、隽美飘逸转而变得消极颓废,甚至感染了悲观主义情绪,而《黄鹂》恰恰是这种转换的体现。

  名家点评

  四川大学教授尹在勤《新诗鉴赏辞典》:“诗人的性灵在无意中瞬间摇活了,又在终不可解脱的困窘中飘逝了。这是诗人在《黄鹂》中,也是在《猛虎集》的不少诗作中,所表露出来的带有共性的情怀。”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邵宁宁《星空的呼喊》:“一只美丽的鸟,大自然春天画卷上的点睛之笔。”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方铭《现代诗歌精品》:这首《黄鹂》只是抓住美丽的鸟儿飞来和飞去的一瞬间,真是使诗人的性灵象征化,塑造了极具美感的形象,成就一首好诗。

  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6~1931)。字樵森,笔名云中鹤、南湖等,浙江海宁人。诗人。曾先后留学于美国、英国。25岁开始写诗,其风格深受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1922年回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上海光华大学教授、《晨报副刊诗镌》主编、《新月》杂志总编等。1931年因空难去世。主要著作:《志摩的诗》、《悲冷翠的一夜》、《落叶》、《巴黎的麟爪》、《猛虎集》《云游集》等。

徐志摩诗歌《黄鹂》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