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婚姻介绍
婚姻家庭对于一个人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我们中国也经常讲一句话:“家和万事兴。”要想干成事业,家庭内部的和睦是相当重要的。那么李白有怎样的家庭生活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白的婚姻介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可以说,李白的婚姻不可避免地受到他内心诉求的影响。李白内心诉求什么呢?即通过婚姻为自己的仕途打开道路。《李翰林集序》称,李白一生有过四段婚姻,其中有两段在当时来说算是正式的,两段非正式的。
1.第一段婚姻
入赘许家李白在二十五岁左右出川,开始了自己游历天下的历程。他的家乡山清水秀,是个好地方,但李白有着雄心壮志,小小的四川盆地已经容纳不下他,所以他要进击天下,用自己的才华建功立业。李白一直很欣赏汉代司马相如的文章,看到司马相如盛赞云梦泽,便慕名前去游览。云梦泽位于江汉平原,李白到了位于今湖北境内的安陆,恰逢前任宰相许圉师家招上门女婿,李白就来到了许家,娶了许圉师的孙女为妻。这位许圉师曾在太宗和高宗时期为官,此时已经去世了。
李白为何要入赘许家呢?毕竟,那个时代盛行大男子主义,虽说唐朝妇女地位高,却也是男权社会下的高。在男权社会里,入赘被看作丢人的事情。而且李白家境甚好,入赘也一定不是经济原因。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我认为李白极有可能是想依靠许家的实力帮助自己实现抱负。身为商人子弟,李白在政治上没有任何背景、靠山,而许家作为前朝宰相家,名望和人脉资源是有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李白入赘到了许家。
许氏应该是一个比较贤惠的女性,而且两人的感情还是相当不错的。后来李白周游天下的时候,屡次提起夫人挂念他,催促他回家。他们生了两个孩子,女儿叫平阳,儿子叫伯禽,乳名明月奴。虽然入赘许家,但李白内心还是很不安,所以他写诗说:“遮莫姻亲连帝城,不如当身自簪缨。”(《少年行》)体现出他内心深处还是希望通过个人努力换取功名,而非依靠姻亲。李白和许氏的婚姻维持了十年左右。后来许氏在史料中消失了,只有李白带着一双儿女迁居到今天山东境内的记载,那么许氏去了哪里?估计是去世了。有人会质疑说,既然去世了为何不见李白写悼亡诗呢?古代诗人每逢亲人病故不是往往有悼亡诗的吗?这个也不奇怪,李白一生著作颇多,但是流传下来的诗歌只有九百余首,有很多都亡佚了。而且整个唐朝都是如此。主要原因是唐代的印刷术还未普及。清朝编纂《全唐诗》,费尽心力也不过搜集了不到五万首诗,其中还有一些是伪作。唐人三百年就写了这么一点诗,平均每年不到两百首?这恐怕难以令人信服吧?所以说李白不可能不写悼亡诗,只是没流传下来而已。
2.第二段婚姻:结识刘氏
许家看起来没能给李白带来实质性的帮助。李白带着儿女来到兖州郡瑕丘城,此处距离曲阜很近。在这里他又和一位姓刘的女子结识,然后住在了一起,这极可能是非正式婚姻,所以《李翰林集序》描述这段婚姻时没有用“娶”字。
这段婚姻后来是不欢而散的。刘氏与李白之间看起来感情并不好,而且刘氏极有可能瞧不起李白。因为那时候还盛行官本位主义,做官是最高追求。刘氏见李白迟迟当不上什么大官,便开始着急了,大概没少夹枪带棒地嘲讽李白。
李白后来接到皇帝诏书,让他入京担任翰林待诏的时候曾经写过《南陵别儿童入京》这样一首诗: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这里面用的典故“会稽愚妇轻买臣”很明显是影射刘氏。“买臣”指的是朱买臣,西汉吴人,家贫却心气高,其妻经常嫌他不务正业。一日,朱买臣一边担柴走路一边高歌,妻子觉得十分羞耻,不断制止,朱买臣不听,妻子求休妻。朱买臣说: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多了。你不要着急,我会给你富贵的。妻子怒曰:像你这样,早晚一起饿死在沟里,谈何富贵!于是朱买臣被迫放其妻离去。妻子再嫁,有一次偶然在墓群中看到朱买臣背着柴草,见其可怜,便与现任丈夫一起招呼朱买臣吃饭。
后来朱买臣因献计灭东越国受到汉武帝赏识,拜为会稽太守。朱买臣怀揣太守印回归郡邸(即各郡在长安的办事处,主要供上计吏使用)。朱买臣落魄时曾经在此蹭饭,所以群吏均看不起他,无人搭理,自顾自地吃饭。朱买臣也跟着一起吃饭,偶然露出印绶,有小吏看见大惊,于是报告掾吏,那些高级官吏一听哈哈大笑,都认为不可能。但是又不放心,所以派人去验看,发现是真的太守印,举座震惊,全体推挤着在庭院中列队拜谒新太守。
后来朱买臣威仪赫赫返回吴地,当地官员发动百姓清除道路以示欢迎。朱买臣看到被征发的民夫中就有前妻及其现任丈夫,于是将他们带入府邸并给予酒食。一个月后其妻自杀。
这个故事中朱买臣的所作所为是不值得提倡的,很明显是杀人不用刀,他这是对他妻子在其困苦时离他而去表示不满。而李白呢,在这首诗里用了这个典故,很明显是以此来影射刘氏,可见刘氏大概没少抱怨李白。相比之下,第一段婚姻中的许氏对李白更多的是关心爱护,所以这第二场婚姻对于李白来说实在是失败的婚姻。
后来两人虽然离异,但是刘氏也不是省油的灯,很可能散布了不少有关李白的流言蜚语,让李白很生气。他写有一首《雪谗诗赠友人》,里面说:“彼妇人之猖狂,不如鹊之强强。彼妇人之淫昏,不如鹑之奔奔。”这是借用《诗经》里的句子,意思是你们不要听那个淫昏妇人的谗言。这首诗常被人用来证明李白遭遇过杨贵妃的陷害,尤其是“淫昏”二字,被认为是讽刺杨贵妃与安禄山之间的绯闻,但是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指出,此妇人指的是刘氏,刘氏与李白离异后,曾在李白友人处播弄是非,这首诗就写在此时。
后来李白可能还曾纳妾,这是第三段婚姻,但是唐人眼里纳妾不算结婚,而且这个妾有可能不久就去世了,因此连姓氏都没留下来,魏颢在《李翰林集序》里只简单地用了“鲁一妇人”这样一句话。这个妾为李白生了一个男孩叫颇黎,这是个乳名,颇黎就是玻璃的意思。唐代烧制玻璃的技术很不发达,玻璃器皿被视作宝器,所以给孩子起这个名字是把他当宝贝看。
再后来,李白还迎娶了一位妻子宗氏,这也是李白的最后一段婚姻。此时是李白离开皇帝身边,离开京城比较落寞的时候。宗氏是唐中宗时期宰相宗楚客的孙女,也是个识大体而贤惠的'女子,但李白的胸怀抱负、宗氏的出身决定了两人婚姻也并非一帆风顺。
拓展:李白的历史介绍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春天的长江三峡,巉岩氤氲,湍流堆雪,綺霞张盖,舟行若飞,有个人神采欣奕,慷慨吟歌: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便是流放途中刚刚遇赦的诗人李白。豪放的心境寓诗句中空灵飞动,俊逸的风格曝字行间锋棱挺拔。
有人说人生犹如长江,涓流累积、奔放无惧、曲径阑珊、烟波希声。那么诗人此时正在梦冷处。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出生唐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后避玄宗讳改为昌明)青莲乡(今四川省江油市)。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亦云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
据史载,李白少聪,弱冠好学,博览群书。同时在蜀中游历,学剑任侠,求仙学道,养成了侠义气质和仙风道骨。二十四岁辞亲远游,沿长江东下,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览洞庭,游云梦,隐安陆,与古相许圉师孙女结婚,写了不少山水、览古诗。
李白立志不求小官,欲以布衣一举而为卿相。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李白在长安献诗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得荐宫廷上层。天宝元年(742年),李白四十二岁,被唐玄宗诏翰林。三年后被“赐金放还”。又开始了远游生活。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与妻子南奔避难。春在当涂,夏至越中,秋隐庐山。再二年,入永王璘幕府。永王引兵东巡,被肃宗以反叛征剿。李白曾作《永王东巡歌十一首》遗柄,负从逆罪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途中遇赦。
人逢喜事精神爽。李白此时的心情愉悦是可想而知的。但严酷的现实并没有让诗人笑道最后,奔波流离的日子还等着他。上元二年(761年),穷困潦倒的他无奈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
时势造就了李白人生的传奇。
传说他从小就聪慧过人。周岁抓阄抓了一本《诗经》。其父吟诗“春风送暖百花开”让其母和他各和一句。结果其母对“迎春绽金它先来”,而他见院里一颗梨树,竟脱口而出:“李花怒放一树白”。故此被父亲将诗擷字命名李白。
相会贺知章更神而有趣。贺知章(659—744年),字季真,会稽人 。在朝廷当过太常博士、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太子宾客和秘书监。据唐·孟所撰《本事诗》记载:“李太白初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白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为‘谪仙’,“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随解金龟换酒,荐白于玄宗,使之从布衣一跃为朝吏。
李白心高意远,很少有他称许的人,但对贺知章,他尊崇备至,写了许多怀念贺知章的诗篇,有《对酒忆贺监》曰: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
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李白好友闻名遐迩。
杜甫小他十一岁,但对杜甫非常敬重。他曾写下《沙丘城下寄杜甫》一诗: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史载二位仙圣见过三次面,同游同眠,情深切切。杜甫曾写下《赠李白》《春日忆李白》《冬日有怀李白》《天末怀李白》《梦李白》等诗,盼“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赞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李白与孟浩然情也甚笃。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与孟浩然游识,相见恨晚,作诗《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楫清芬。”
孟浩然赴扬州,他依依不舍,信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不尽长江滚滚流。
李白好酒到了痴狂的程度。
人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传唐玄宗和杨贵妃一日游园,让乐师李龟年召李白赋诗。此时李白已酣醉酒楼,被人架进兴庆宫,半醉半醒写下三首《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曾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唐玄宗要他再赋五言诗,他便让宰相杨国忠研磨,宦官高力士脱靴伺候写了十首《宫中行乐词》。以致后来他被“赐金放还”与此不无关系。
在宣城寓居间,闻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便与隐士汪伦结交。据清人袁枚的《随园诗话》(卷六《补遗》第十一)载:唐时汪伦者,泾川豪士也,闻李白将至,修书迎之。诡云:“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欣然至,乃告云:“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李大笑。感其意作《桃花潭绝句》: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也有说汪伦是桃花潭的农夫,家酿好酒,李白游访结识,豪饮寓居多日成友,惜别之时吟歌表意。
更有离奇传说,述李白晚年被族叔李阳冰收留安顿在当涂采石矶,夜晚在江上饮酒,酒酣跳入水中捉月溺亡,
李白的诗歌艺术成就极高,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七言歌行大开大合、跳跃跌宕。开头突兀,狂飙骤起;中间转换倏忽,无迹可循;结尾戛止,余韵悠远。绝句则清新明丽,弦外袅音。语言自然豪放,不拘声律。夸张的艺术手法独具神功。难怪白居易叹止:“诗之豪者,世称李杜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
宝应元年(762年)十一月,李白走了,享年62岁,盛唐由此划上了句号。
一生颠沛流离,但却豪情奔放,这就是李白,他写下了三千多首诗,流传至今千余阙。他的浪漫主义精神为中华文化发展注入了活力。其实,诗人本身就是一支浪漫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