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陆游·翻译赏析

时间:2017-06-03 09:28:3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书愤陆游·翻译赏析

  陆游告诉二字,写诗不能只读书,必须要社会实践,靠实地观察以及长年累月的人生感悟积累去写诗,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下是小编J.L分享的书愤陆游·翻译赏析,更多杂文阅读请您继续访问(www.ruiwen.com/wenxue)。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译文

  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

  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

  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

  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

  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鉴赏

  本诗系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二,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当英雄无用武之地 时,他会回到铁马金戈的记忆里去的。想当年,诗人北望中原,收复失地的壮心豪气,有如山涌,何等气魄!诗人何曾想过杀敌报国之路竟会如此艰难?以为我本无私,倾力报国,那么国必成全于我,孰料竟有奸人作梗、破坏以至于屡遭罢黜?诗人开篇一自问,问出多少郁愤?

  “楼船”二句,写宋兵在东南和西北抗击金兵进犯事,也概括诗人过去游踪所至。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一月,金主完颜亮南侵,宋军在瓜洲一带拒守,后金兵溃退。上句指此。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陆游正在南郑参加王炎军幕事,诗人与王炎积极筹划进兵长安,曾强渡渭水,与金兵在大散关发生遭遇战。下句指此。这两句概括的辉煌的过去恰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鲜明对比。“良时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头又一秋。”想今日恢复中原之机不再,诗人之心何啻于泣血?从诗艺角度看,这两句诗也足见陆游浩荡诗才。“楼船”(雄伟的战舰)与“夜雪”,“铁马”与“秋风”,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

  “塞上长城”句,诗人用典明志。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然而,如今呢?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两相比照,何等悲怆?再想,这一结局,非我不尽志所致,非我不尽力所致,而是小人误我,世事磨我!我有心,天不予。悲怆便为郁愤。

  再看尾联。亦用典明志。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一表真名世”,但终归名满天宇,“千载谁堪伯仲间”。千载而下,有谁可与相提并论呢?很明显,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诗人在现实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将渴求慰藉的`灵魂放到未来,这自然是无奈之举。而诗人一腔郁愤也就只好倾泄于这无奈了。 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

  回看整首诗歌,可见句句是愤,字字是愤。以愤而为诗,诗便尽是愤。

  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显然得力于杜甫。中两联属对工稳,尤以颔联“楼船”、“铁马”两句,雄放豪迈,为人们广泛传诵。这样的诗句出自他亲身的经历,饱含着他的政治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陆游的书斋人生:功夫在诗外

  南宋诗人陆游虽然对儿子说过“汝若学诗,功夫在诗外”,写诗不能光靠读书,还要社会实践,靠实地观察以及长年累月的人生感悟积累。然而,这不是说读书本身对于写诗就不重要了,其实,陆游本人就是个“书虫”,他刻苦阅读了大量书籍,接触了海量的文本,才培养了满腹的才华,为写出精彩的诗歌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关于陆游的读书生活,他自己有生动而翔实的描写,这篇文章被后人名为《陆游书巢》,出自陆游的《渭南文集》,读来颇有趣。陆游很老实地交代了自己书斋的状况,到处都是书,书架上不用说,摆设在前面的是书,当作枕头的是书,抬头也好,低头也好,四顾全是书,“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开始就给人一种被书包围的印象,按照现代的说法就是书的海洋。不仅物理空间如此,连行动内容也如此,“饮食起居,疾病呻吟”,哪怕是情绪的高昂和低落,“悲忧愤叹”,都和书籍息息相关,似乎书籍也随着主人公的情绪而起起伏伏,“未尝不与书俱”。

  在这个书的独立王国里,其他人是不能介入的,哪怕家里人也是如此,“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连家里亲人也不来看。书的主人沉浸在书的拥抱当中,对外界的风风雨雨也置之不理,因为完全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另外一个精神世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这所谓的“风雨雷雹”兴许也包括当时南宋朝野的是是非非吧。

  书也是很黏人的,陆游在当中待久了,想要出去也不是那么容易,有时候陆游忽然想出来走走,也没那么容易,因为他已经陷入书籍的包围,好像在原始森林里,一大堆树枝缠绕堆积,被围困到了几乎无法行走的地步,“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于是,狼狈不已的陆游自嘲说:“此非吾所谓巢者邪?”这不就是我说的书巢吗?

  主人自己陷在里面很难出来,其实也是因为他的精神世界已经很依赖这个书籍的世界,文化的海洋,而其他人想要进入这个王国,也不是那么容易,书籍们对这些客人不是那么客气的。陆游有时候带客人进入书斋,结果客人极其狼狈,“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难以进来,进来又难以出去,只好大笑:“信乎,其巢也。”这确实是个书窝。从这篇小文章,我们可以了解到:陆游为什么那么博学,因为他有“书巢”。

书愤陆游·翻译赏析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