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清明诗散文
诗人是感性的人群,无感性则作不了诗,也可以说,诗就是情感的载体。就好比作文章也少不了感性,虽然理性也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过读过中国诗的就该明白,中国诗向来偏重于感性,乃至于现代诗歌感性过分,听说是向外国学的,其实是中国诗自然而然的演变,当白话文普及,很多人早就没有了合辙押韵的能力。
中国诗的感性不妨说是诗人的感性,诗以载情,我们现在的歌曲也是同样的道理。不过诗歌载的情很多,而流行歌曲通常不出意外就只载爱情,仿佛唱歌作词的人的一生只有三件事可做,一是想念对方而不可得;二是正在愉快热烈的谈恋爱;三是,物极必反,恋爱继而失恋的感伤。所以感性的人群为了不让人生单调也可多接触古代的诗歌。
单是一个清明节就能引起无数诗人的感伤,也造就了许多感人肺腑的好诗,为文化留下不可磨灭的`财产。也未必不是文化的证据,据说韩国老是跟中国抢节日的拥有权,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可谓自不量力,我们拿诗歌做证据,他们就可以哑口无言,我也没听说韩国有什么古代的节日诗歌。不过我们中国向来仗着文化博大而精深,一个清明节不过恒河沙数的一粒,被他们抢了就抢了吧,虽然端午节已经被抢了,屈原原来是韩国人。
回到清明诗吧。清明节不言而知,就是吊唁作古之人,也许我们平常人那个时候就拿把扫帚扫扫地,烧几堆纸钱,就算感情丰富的也不过是几句陈词滥调几滴眼泪。诗人则不同,一般就会拿壶酒几个小菜在坟前说是与死者痛饮一番,感伤不过来了感觉就作诗歌赋几首,以表肝肠寸断之情。好比程子的《郊行即事》"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又如王玉俏的《清明》"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索然似野僧"。再如韦应物的《清明忆诸弟》"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终今思故郡,烟火满清明"。不乐于喝酒的诗人也少不了作诗,文人不是文章诗词写不出手,很多时候是他们不知道写些什么,恰好清明节又是个值得感伤的日子,中国节日除了重阳节清明节之外就好像都是喜庆的节日,偏偏是欢愉之诗不好作,而哀怨之诗又因感情的丰富无处表露变得好作。《七缀集》这么描述作诗的哀乐的"虽然在质量上\'穷苦之诗\'的诗未必比\'欢愉之诗的好诗来的好,但在数量上\'穷苦之诗\'的好诗的确比\'欢愉之诗\'要来的多"。所以说,诗人是不可能会错过清明节不作诗的。换句话说,作好诗少不了哀怨,虽然欢愉也能出好诗如"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又如借景抒发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不过我们也知道,在我们欢愉之时很少人会借其他的物来消弭自己的难得的情感,生怕愉快很快的过去,转而苦闷又来心头;而苦闷较之欢愉总是要去的慢些,好比冬夏季节比春秋季节要漫长些,就又产生了诗人的伤春悲秋的情感,间而产生许多怨诗。因为诗人乃至所有人都不喜欢苦闷哀怨的,所以就会把苦闷转架到其他事物上,诗人选择作诗。《诗经.园有桃》里面有一句话这么说"心之忧矣,我歌且谣"。钱钟书的《诗可以怨》里也有表现这意思的佳句"作诗者都是\'有所郁结\'的伤心人或不得志之士,诗歌也大抵是发愤的叹息或呼喊了"。《全宋文》有一句最妙"文词不怨思抑扬,则流淡无味"。
钱钟书在《七缀集》里说过,"诗可以怨"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主张"。他用古代修饰,说明中国现代的文学主张未必是。清明流传下的传统只是扫墓烧纸不会是作诗,当然,现代诗人是不屑于伤春悲秋的,似乎只怨在怀才不遇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