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的魅力
喜欢诗词,大抵是因为那些句子里描蓦的一种意象,简单轻盈,朦胧婉约,品之如饮香茗,耐人回味。加之视角的新颖与跳跃的节奏感,让诗词如多彩的画卷,亦如律动的舞蹈,诱惑着我的心扉。
对于文字,往往总是凭着一种直觉,好似与人的相识相知,倘使初次神交,便能一下闯入魂灵,心自然会情不自禁地沉醉。诗词之于我,颇有一见如故的感觉,好似冥冥中认识了多年的友人,在一个明媚的午后刹那间相逢,欣喜不言而喻。那自内而外的芬芳悠悠飘散于字里行间,令人不忍释卷。那熟悉的气息,捉摸不定,仿佛离得很近,直入你的.肺腑;待得你伸手触碰,她又倏地躲开了,像极了可爱的精灵,就这般忽远忽近地萦绕着你,一如雾里看花,让人遐思无限,足以生出几个世纪的悠远与畅想。
或许,喜欢诗词的人骨子更多的是一份浪漫的完美,一种理想的建构。这正是诗人的可贵之处:高度的自恋情绪或说自负。作得诗词之人,多是性情中人。他们以最纯粹的热情拥抱生活,以最敏锐的目光观察生活,然后,他们文字里呈现出灵秀的景色、细腻的情感,均以一种近乎小资情调强烈地感染一颗颗敏感而丰盈的心。王国维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又道“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
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那些脍炙人口的词作,精美绝伦。但凡稍通文墨的中国人,没有不喜欢唐诗宋词的。在繁杂的喧嚣之余,吟上一首,亦可气娴心定,陶然释怀矣。这番勾魂摄魄的力量源自诗词中氤氲的那份摒弃了俗世尔虞我诈的自然回归,那份对真善美的渴求与向往。唐风宋韵在墨卷书香里拥围浮躁的心,人们借此舒缓着那份心灵的重压,难怪有人称唐诗宋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自由民主色彩的部分,也是最为精华的部分。一切闪光的中华民族智慧的凝结,构筑了华夏文化之精粹——宋词。宋词的艺术魅力,让人难以抗拒。
诗词作品中的古体诗,不乏精妙之作。只是我却不曾迷恋,恐是因了那份过于严谨的整齐,让人感觉了约束与禁锢。较之现代诗歌,它少却了一份挥洒自如的写意;较之词,它缺失了长短句式错落有致的韵味。只是,它那些千古传诵的佳句总还是极其动人的。故而许多时候,我记不全一首完整的诗作,却能熟练地背诵读许多佳句。
现代诗歌,没有古典诗词的格律限制,而含蓄、朦胧、和谐、典雅的风格将其意境塑造得依然摄人心魄。前段日子,网络上曾因抨击赵丽华的“梨花诗”而引致一些人对现代诗歌的全盘否定,但这并不能影响现代诗歌在文化领域不可替代的地位。所谓瑕不掩瑜,卞之琳的《断章》、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些现代诗歌中的典范之作,怎一个品字了得?
喜欢诗词,喜欢细细地品读,透过这些篇章,我看到了那条铺满鲜花的田园小径,看到了那座照亮旅途的航海之灯,看到了那扇瞩望环宇的心灵之窗。轻吟浅唱,我愿意,愿意倘徉在这诗意的生活里,静静地感悟着生命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