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解析

时间:2012-04-04 05:11:2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解析

  解析就是根据诗词内容,找出其中的意象,体会其中意境,分析作者真正想要书法的感情。很多人在面对解析的时候都很头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解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全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注释】

  (1)选自 《李太白全集》。 龙标, 唐朝县名 (现在湖南黔阳)。 王昌龄这次是被贬为龙标尉。

  (2) 〔子规〕 即杜鹃鸟。

  (3) 〔五溪〕 湖南西部五条溪流的总称。

  (4) 〔夜郎〕 古代少数民族国名, 辖境主要在现在贵州西部。这里指唐代夜郎县, 在今湖南阮陵县。

  【翻译】

  杨花已然落尽,

  空听得子规声声悲啼,

  传来你贬官南下已过五溪。

  我把我的愁心寄与明月,

  它伴着你直到天涯海角夜郎以西。

  【鉴赏】

  李白与王昌龄为同龄同代诗人,两人友谊深笃,王昌龄晚年因 “不矜旧行”,也就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谤议沸腾”,从而被贬官,左迁为龙标 (今湖南黔阳县) 尉,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这时李白也至晚年,流荡在扬州一带,惊闻此事,深为王昌龄的晚年的凄凉厄运担忧,信笔书怀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

  从整首诗看来,李白大概是率然成篇,一气呵成。“杨花落尽子规啼”,首句写景暗含时令,如叙述口语一样自然流畅,不事雕饰,但却大有深意。杨花落尽、子规啼鸣,给人一派萧索零离寂寞之感,同时又隐喻一层深意: 飘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这些物象本身就暗示并唤起读者心灵深处的积淀的文化心理内涵,使他们对诗人笔下的王昌龄,甚至诗人本人的飘零之苦,离别之恨深有所感,激起共鸣。“闻道龙标过五溪”直叙事件。“闻道”表示惊悉,“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五溪”指湖南西部的辰溪、西溪、巫溪、武溪、沅溪等五条河流,这里指王昌龄到达龙标所经过的地方。上两句写景道事,看似平易自然,实则字字珠玑,仿佛长歌当哭,沉痛淋漓。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此时的沉痛伤感,还夹杂着焦虑与担忧,他为人的仗义使他恨不得自己变成好友王昌龄,代他受难。但是,在交通信息完全隔绝的唐代,遥远的空间却使他们如隔天涯,此时的绝望该是多么深重啊。无奈,他的一腔深情与愁恨,只得付之他平素所喜爱的明月了。“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遨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 《月下独酌》 ) “明月”,此时被诗人人格化了,成为诗人情感的客观对应物。它“随风直到夜郎西”,一方面代诗人传情,问候在流离漂泊中的朋友,“美人迈兮音尘缺,隔千里兮共明月。” (谢庄: 《月赋》 ) 另一方面也暗含着只有明月才能理解诗人的孤苦心境,它的“随风”飘移也把诗人的一腔愁思带去并挥发,这本身也说明了李白写此诗也是对自身命运的悲叹与超越。

  月亮,是东方人的精魂。中国古典诗人中,没有一个诗人能如李白这样对月亮那么挚爱情深,是李白把诗中的“月亮世界”推到了极限。“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 《关山月》 )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 翻开李诗,咏月之作俯拾即是。所用手法和意境虽有不同,但异曲同工,各臻其妙。

  【赏析】

  诗的首句,以飘泊不定的杨花和子规悲切的啼鸣兴起、兼点下句“闻道 龙标过五溪”的时令。融情入景,很自然地把王昌龄生活不定以及自己当时 的情绪都含了进去。第二句直叙昌龄被贬之事。其中龙标是昌龄的代指。五 溪指湖南省西部之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是荒远之地的泛称,一 个“过”字含着在荒远之地行程所历的艰难,不着情语,悲痛之意又在其 中。

  后两句直接抒情。虽然自己为好友被贬在荒远之地无限悲伤,但却无法 表示。只有让空中明月和身边清风把“愁心”与同情带到遥远的.“夜郎西” 了。“直到”二字,尤显其急。夜郎,是原龙标辖下的古夜郎县,址在现在 湖南沅陵县境内,不是位于贵州省桐梓县的古夜郎国。用夜郎,只取两地名 之间的可联性,以显其地的边远闭塞。

  月与风,都是无情之物,但在此诗里都成了有情之种。在前人,这已多 有运用,不算创造。如谢庄有《月赋》,在“川路长兮不可越”时,他要和 “美人” “隔千里兮共明月”; 张若虚有《春江花月夜》,里面的思妇对音 讯断绝的游子是“愿逐月华流照君”希望月光把思念之情带到亲人身边; 曹 植《七哀》里的“孤妾”在相思极切时,是“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李白的高明,则是兼采其意,把风、月融入同一作品,取得了语奇意新的效 果。不仅表现了诗人“闻道龙标过五溪”的痛苦、关切之情的不可按捺与缠 绵悱恻,同时也表明了其无法向昌龄且无法向他人申述的悲哀。由于明月与 清风在无可奈何中成了知己,所以,诗中虽未言“愁”之深,但其有多深的 意味却又溢满于纸上。

  由于得知王昌龄被贬至龙标的消息后,诗人深切同情,无限哀愁与急切 无奈之情在诗中成功表达,虽然没用一字叙述昔日两人的交往,但友谊真 挚的程度也能被人全然了解,这大概也是它经得起品味的原因之一。

  【思想感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

  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是一首短短四句的抒情短章,感情的分量却相当沉重。它一开头便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杨花即柳絮。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鸣声异常凄切动人。五溪为湘黔交界处的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在唐代,这一带还被看作荒僻边远的不毛之地,也正是王昌龄要去的贬所。读了这两句诗,人们不难想象出:寄游在外的诗人,时当南国的暮春三月,眼前是纷纷飘坠的柳絮,耳边是声声子规鸟儿的悲啼,此情此景,已足以使人心生悲凉,更何况又传来远方老友的不幸遭贬的讯息,又怎让人不为友人担心、忧愁?

  也写出了作者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一种感叹,表示对王昌龄同情的一种心情。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解析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