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1792-1841)创作的一组诗集。本诗是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己亥杂诗清龚自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原文
作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jiàng)人才。
注释
1、九州:中国。
2、风雷: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
3、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4、恃(shì):依靠。
5、喑(yīn):没有声音。
6、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7、究:终究、毕竟。
8、天公:造物主,也代表皇帝。
9、重:重新。
10、抖擞:振作精神。
11、拘:拘泥、束缚。
12、降:降生。
译文
要是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蓬勃,靠的是像疾风迅雷般改革。像万马齐喑一样的局面,毕竟让人心痛。我奉劝皇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赏析
《己亥杂诗》是诗人晚年写的一首组诗,这首诗选自其中第五首。
首句:浩荡离愁是说诗人的愁绪无边无际,白日斜是写景。此句可译为,在一个夕阳西下的傍晚,我带着无边无际的愁绪离开京都。
第二句:吟鞭即马鞭,东指即向东。天涯即指自己的家乡,诗人当时住在广东,相对于京城来说,距离遥远,即有天涯之意。此句可译为,我挥舞着马鞭远离京城,向东奔向远在天涯的`家乡。
最后两句:这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落红喻指诗人自己,花喻指国家、人民。诗人虽辞官回家,但仍心系国家人民,即使是辞官离京,也要像落红一样,化作春泥,护花(报效国家,报效人民)。
龚自珍生活在清政府的衰落时期,辞官时间在道光时期,大约是战争前两年,诗人一生爱国爱民,心忧国家人民。
浩荡离愁白日斜。浩荡,广大无边。白日斜,夕阳西斜。龚自珍报国无门,终于辞官回归杭州故里,心情是十分苦闷。诗中用浩荡来形容离愁,说明愁绪之深。这个愁不是个人私怨,而是对国事的忧虑,爱国之心显而易见。浩荡离愁又用夕阳西斜来烘托,更为愁绪抹上一重浓浓的色彩。
吟鞭东指即天涯。这句是说甩响马鞭,奔向遥远的地方。才离京城何来天涯呢?这是作者的心态所致。因为这次离京意味着告别朝廷,远离仕途,不再回来了,所以作者产生了有如天涯漂泊的心绪。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红,落花,红, 比喻理想与信念。落红,是作者自比脱离官场。这两句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面上写落花,花虽落但仍然依恋故枝,心系故枝,并且要化成泥土滋养故枝,实际上是借以表露诗人的情怀。诗人虽然像一朵落花辞别故枝一样地离别了京师,但他并不是无情的,他的心依然留在京城,留在朝廷,依然要把自己的一切献给自己的理想和信念。龚自珍对当时社会现实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明知前途困难重重,他仍执著地化作春泥更护花,这种对理想的坚定追求,高度的爱国热忱,崇高的献身精神令人感佩不已。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现在人们常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来赞扬老一辈在事业上鞠躬尽瘁的精神,以及他们对培养和爱护青年人耗尽心血的高尚情怀。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毒品。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腐朽,洋溢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己亥杂诗》共315首。
龚自珍出身官宦世家,后更名巩祚,号定庵,是清代改良主义及近代启蒙思想的的先锋。龚自珍故事记载他生于1792年,是龚家的长房长孙,他自幼接受母亲的教育,喜欢学习诗文,从8岁起研究小学,12岁学《说文》,往后更是研习科名掌故,察古今管制,研读目录学及金石学等,同时在文学上体现出了他出色的创作才华。
龚自珍故事讲述了他想要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一些经历,嘉庆十五年他考顺天乡试只得二十八名,二十三年浙江乡试始中举,次年再次螺旋,于二十五年入仕任内阁中书。这时他逐渐接受社会现实,并从科举考试的失利中觉察出科举制度的腐败,产生了改革的想法,著《伫泣亭文》并于同年戒诗。
龚自珍故事最后强调了他的政治抱负,嘉庆二十四年会试失利后他又参加了五次会试,都以失败告终,期间他仍为内阁中书,后虽不断调迁但都是查漏补缺卑微困厄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