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是个怎样的人
荆轲是个怎样的人,荆轲因为刺杀始皇帝而著名,因为留下一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而被后世人铭记,视为英雄,那么,荆轲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且看下面细细分析——荆轲歌 易水歌
荆轲个人资料:
荆轲(?—公元前227年):姜姓,庆氏(古时“荆”音似“庆”)。战国末期卫国朝歌(今河南鹤壁淇县)人,战国时期著名刺客,也称庆卿、荆卿、庆轲,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庆封的后代。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后游历到燕国,随之由田光推荐给太子丹。秦国灭赵后,兵锋直指燕国南界,太子丹震惧,决定派荆轲入秦行刺秦王。荆轲献计太子丹,拟以秦国叛将樊於期之头及燕督亢地图进献秦王,相机行刺。太子丹不忍杀樊於期,荆轲只好私见樊於期,告以实情,樊於期为成全荆轲而自刎。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燕太子丹、高渐离等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与秦舞阳入秦后,秦王在咸阳宫隆重召见了他,在交验樊於期头颅,献督亢(今河北涿县、易县、固安一带)之地图,图穷匕首见,荆轲刺秦王不中,被秦王拔剑击成重伤后为秦侍卫所杀。
荆轲是个怎样的人:
轲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是不是很好笑?即使大家一起笑,我也不觉得有什么好笑?专诸,豫让,聂政三位刺客,行事惨烈,落地有声;为知己死,不掩其志;千古传诵,早有定论。但荆轲呢?荆轲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也是士为知己者死的刺客壮士?别急着下定论。他的知己是谁?太子丹?真是这样吗?太子丹与上述三位刺客的知己相较如何?看似差不多,其实完全是两回事。
知己是有过程的。一个培养感情的过程,像谈恋爱。所谓的一见如故,那也是长年累月审视到自己的缺陷或骄傲,一朝得到补偿和印证;一个因果循环的过程,是先有因后有果,而不是“先有果后生因”的本末倒置。
前者,在曹、专、豫、聂四人身上都得到了体现。
在曹沫身上,鲁老板在曹沫连连打败仗还让他做将军,早已生成知己关系,曹沫劫持齐老板,符合士为知己者死的武侠行为基础。
智伯曾经宠爱的手下豫让就更不必说了,豫让在赵襄子的衣服上空刺那几刀把什么问题都说明了,五刺客中,豫让带给我们的感动和心酸是最多的。
专诸刺杀吴王僚,争议比较大。这种争议,使得专诸被人诟病得多一点,认为他简直就是恐怖主义。真是这样吗?“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吴也,知专诸之能。”(《刺客列传》)不必怀疑司马迁作为伟大文学家独步天下的文本功夫,炉火纯青的史家笔法,他既不会在文中多写一个字,也不会少写一个字。这一段话看似可有可无,实际上相当重要。它像点穴高手点穴,无比精准的点出了一个生成专诸形象的“因”,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重要铺垫。伍子胥到吴国之前就认识到了专诸的才干,由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伍子胥在吴国策划刺王方案之前很可能就成了“惺惺相惜”的朋友。这是与太子丹先行构思刺秦举动,之后再找人是两码子事。太子丹是活生生的利用,而就算伍子胥想干掉吴王已经很久了,但至少他曾和专诸曾做过一段时间的朋友(知己),至方案实施,那是互相商量后的周王打黄盖之举。这与太子丹见到荆轲就用一招和平时期的下马威——下跪,把荆轲逼得整日愁眉苦脸是不一样的。太子丹的这个下马威,与男女之间谈恋爱的一些超常举措有点类似,强扭的'瓜不甜,但他还是要一厢情愿的扭。伍子胥与专诸,再差也是有感情基础的;而太子丹和荆轲,充其量是一纸买卖合同,连政治联姻都不是。
聂政刺杀韩相侠累,也容易被人把严仲子聘请聂政等同成太子丹逼迫荆轲刺秦。其实,本质上简直完全是两回事。严仲子对聂政可谓是相当“尊重”的,这样的尊重符合当时礼贤下士的绅士风度的。“严仲子至门请,数反,然后具酒自畅,聂政母前。”“数反”不比“三顾”茅庐的次数少吧?诸葛享受的待遇,聂政早几百年就享受到了,尤其是“做为当代大官贵族向聂政的母亲敬酒”这一极具人性化的关怀,侠肝义胆,最容易头脑发热的刚烈之士,而且已经是“杀人避仇”的猛人聂政肯定已经气血翻涌,再不识抬举,恐怕连自己都无法原谅自己了。——士为知己者死,其中有多么丰富的人生哲学在其中啊。人生在世,最高的精神享受,莫过于得到别人,尤其是远道而来的当世豪杰对自己的赏识。——司马迁的功夫岂止于此?自古忠孝两难全因母亲在世,聂政拒绝远行赴义(死),很符合人的正常行为,也更丰满了聂政的形象。严仲子当然不死心,他有“绝活”,即送礼,这无可厚非,不同阶层的人的行为都有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思维方式。“酒酣,严仲子奉黄金百溢,前为聂政母寿。聂政惊怪其厚,固谢严仲子。”严仲子在酒酣的环境下送黄金万溢,自忖万无一失,岂料聂政惊怪?!在喝得醉醺醺的时候,http://www.xhxsw88.cn/sjdq/一声“惊怪”把聂政的形象一下子放大了数倍,这就是为我们所尊崇的侠客本色: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保持着足够绝对的清醒,少为利所动。尤其是在赏识自己的人面前,更是一腔热血找不到倾洒之处,其他什么都不重要了,死就死,杀头不过头点地!——到了后来,聂政一直固让,严仲子也一直固塞,见心急的确是吃不了热豆腐才作罢。虽然心里急得不得了,还是“然严仲子卒备宾主之礼而去”,从头至尾,未曾“用强”,就是用今天的眼光,西方的标准来看,都是相当绅士的。最让人感叹的是,严仲子似乎并不担心聂政会泄露他找人杀韩相侠累的事。但凭这一点,称严仲子和聂政是一对“地位忘年”的知己,一点都不牵强附会。严仲子之举,实在是对聂政最高的尊重。很快,严仲子获得了“大丰收”,他如
偿所愿,仇恨得已雪洗。只是可怜了一位流星般耀眼的“烈士”!知聂政,知游侠刺客心思的,严仲子是也!这下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五大刺客中最复杂和难以索解的荆轲,在他身上可是一点都没有看到“惊怪”的影子,国宾馆似的大房子当之无愧的住上,整日声色犬马,对太子丹所赐之物,可谓来者不拒。这一点铁证如山,做为世代为人所追念的中古壮士荆轲大侠,像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的耻辱?基于此,有牛人对荆轲进行了一番彻头彻尾的大批判,这些牛人的批判有理有据,层层推演,逻辑也比较紧密,极具迷惑性。
从荆轲一亮相,这牛人就揪住了荆轲来示众。荆轲与盖政论剑,被盖政瞪一眼就吓跑了;与鲁句践下棋,发生了争执,也被鲁三言两句恶语给骂得灰溜溜的跑了。由此,此牛人把荆轲定型为胆小怕事的人。针对这一点,我先予以反驳,秦舞阳十二岁就杀人成了乡里一恶霸,乡邻都避着他走,够屌了吧?但他一进入秦宫,就吓得尿裤子;而荆轲气定若闲,做何解释?想必荆轲不是三天两头在当时最大的政治机关里瞎转悠的吧?易地而想,想当年,我们第一次上讲台,面对我们朝夕相处的同学尚且手足无措,何况是进入令恶霸都肝胆俱裂的秦宫大院?没有绝顶的修为和无视一切的超卓胆气之人,能像荆轲在秦国的心脏地带信步闲庭?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虎狼之窝的秦宫大内,其恐怖森严的氛围,可以让一些个平时自号天不怕地不怕的吹牛街哥街姐,当场窒息,晕倒,休克!荆轲之胆气在当世称了第二,谁敢称第一?
又有牛人解释为是荆轲自视清高。老实说,自视清高这词儿很不中听,因为它是一个贬义词,不过像刁光斗(《大宋提刑官》中一人物)所说:“话糙理不糙。”这样说也不是不可以。我们对待历史人物,不能站在挑剔的角度情绪化之。当然,完全可以理解这位牛人的“恨铁不成钢”。人家盖政,鲁句践都是剑术高手,不是一般的三脚毛角色,你荆轲凭啥那么屌?的确,你想找一个人吵架,出出风头,到头来竟发觉那人不理视你,这实在够气人的。这就是情绪化。我想请这位牛人冷静的想一个问题,如果盖政,鲁句践的修为赶超了在秦宫大殿气定神闲的荆轲,太子丹,田光之辈岂有不知之理?况且一个有真本事的硬家伙,会用瞪这些流氓欺负小妹妹子才用的动作吗?还有鲁句践之所以不顾公共场合和自家名人的身份而吵吵嚷嚷,大势辱骂;做个站得住脚的推测,不是因为他悔棋,就是因为输了棋而大发脾气,这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这两人称剑术名家,恕我直言,我不敢苟同。是的,我也承认荆轲是骄傲,是自以为了不起。但这很正常嘛。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那个不屌?但屌归屌,这是极有个性的屌,只有对自己无比自信的人才会这样屌,而不会通过与人发生口舌之争,甚至在大街上打架斗殴,吸引人家眼球,因此而曝光的屌?至少这种低档次的屌,曹,豫,专,聂几人谁干过?聂政像是干过,因为他曾经杀了人。但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具备刺客气质的人,都比较深沉,不会与谁耍嘴皮子,惹毛了就是一剑捅进去,少啰嗦!
还有牛人就此推测荆轲的剑术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这个观点在历史中很有市场,在今天也很有市场。这种大范围的认可,有事实本身的原因,即荆轲的确是没把秦王干掉。五大刺客中郭沫,专诸,聂政三人都做得干净利落,非常漂亮;豫让没有成功,但司马迁已经把被刺主角赵襄子塑造得够可爱,而且知道些历史知识的朋友,大概晓得豫让的主人智伯是个什么样的人。两相比较,豫让刺杀不成功反倒比刺杀成功更能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