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金陵渡阅读答案
题金陵渡阅读答案_题金陵渡翻译赏析,诗写偶见的江上清丽夜色,全诗画面清丽宜人,但却难免有孤寂之感。我们一起来欣赏这清美宁静的夜景吧。题金陵渡原文:
题金陵渡
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题金陵渡字词解释:
①张祜(约782—852年),字承吉,唐清河(今清河县)人。志气高逸,有用世之志。但一生仕途不畅,屡遭挫折,故而纵情山水,游玩酒肆。其诗闻名于世。
②金陵渡:南京过江的渡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附近题金陵渡|张祜|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③津渡:即西津渡,古代著名渡口。
④瓜州:瓜州渡,扬子江的一个砂碛,隔岸正对金陵。
题金陵渡翻译:
夜宿金陵渡口的小山楼,辗转难眠心中满怀旅愁。
斜月朦胧江潮正在下落,对岸星火闪闪便是瓜洲。
题金陵渡阅读答案:
试题:
1.《题金陵渡》诗中“两三星火是瓜洲”一句中,“星火”能否换成“灯火”或“渔火”?请简述理由。
2.诗以“愁”为诗眼,,请简要分析诗的思想感情。
3.写了在金陵城附近所见的景色,观察的视角和描写的手法请结合作品具体说明。
答案:
1、“星火”不能换成“灯火”或“渔火”。“两三星火”点缀在斜月朦胧的夜江之上,显得格外明亮,也格外撩人思绪,这到底是星光,还是渔火,还是灯火?这种缈远而朦胧的意象与斜月、夜江等明暗相映衬,融成一体,显得潇洒空灵。如果换成“灯火”或“渔火”,反倒失去了想象的空间。
2、通过静谧的夜景,抒发了作者内心孤独的`羁旅之愁(2分)
3、一、三联写景,由近及远,先写金陵的渡口和江边的楼阁,再将镜头逐渐拉远,依次写出江水落潮,波动的月影,再遥望寥廓的星空,三两个星星在瓜洲城上空闪烁。(1分)侧重以动写静。(1分)
题金陵渡创作背景:无
题金陵渡赏析:
这是诗人漫游江南时写的一首小诗。张祜夜宿镇江渡口时,面对长江夜景,以此诗抒写了在旅途中的愁思,表现了自己心中的寂寞凄凉。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把美妙如画的江上夜景描写得宁静凄迷,淡雅清新。
此诗写诗人的旅夜愁怀,紧扣江(落潮、夜江)、月(落月、斜月)、灯火(渔火、星火)等景,以一“愁”字贯穿全篇,诗旨甚明,神韵悠远,在艺术结构方面更是独具匠心。
金陵渡是从镇江过长江的渡口。诗写旅客夜宿在金陵渡口的小山楼上,在月斜潮落的时候,远看对江有几点灯火光,知道这是瓜洲渡口,从而引起种种旅愁。诗人并不说明瓜洲与愁的关系,我们也不便故作解人。可能是他明天早晨就要过江到瓜洲上岸,也可能他是刚从瓜洲渡江来到这里。从诗意所暗示的看来,瓜洲显然是引起愁绪的地方。但诗人只在第二句中用“自可愁”三字略为透露,而以极平淡、极自然的一句“两三星火是瓜洲”来揭出旅愁的来处。这种不着痕迹的抒情,可以说就是神韵之所在。清初诗人王渔洋,就是主张诗要有神韵的。他的绝句诗,也就专学这一路子。不能体会其神韵的读者,把四句诗随便读下去,不会发现它们的逻辑关系,但也许能欣赏“两三星火是瓜洲”是写景佳句。能体会其神韵的读者,就不会把这首诗看作是仅仅写江上夜景了。
个人资料:
张祜(约785—849),唐代诗人。字承吉,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人。初寓姑苏,后至长安,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江南。爱丹阳曲阿地,隐居
以终。卒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60)年间。因诗扬名,以酒会友,酬酢往业,平生结识了不少名流显官。然而由于性情孤傲,狂妄清高,使他多次受辟于节度使,沦为下僚。在其诗风沉静浑厚,有隐逸之气,但略显不够清新生动。有《张处士诗集》,《全唐诗》收其诗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