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论文(经典6篇)

时间:2017-08-06 09:11:4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论文 篇一

标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定义和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了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促进就业、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创新能力等方面。同时,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实践与启示。

关键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济发展;就业;产业升级;创新能力

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和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方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调的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创业者和创新者,通过个人和群体的努力来推动经济的发展。本文将从促进就业、推动产业升级和提升创新能力三个方面来探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促进就业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创业机会和创新平台。通过降低创业门槛和提供政策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了创业热情,增加了就业机会。创业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创业项目,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此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鼓励了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提高了人们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二、推动产业升级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产业升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创新创业,可以不断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以促进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成果的转化,推动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结构的优化。通过创新创业,可以培育新的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三、提升创新能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以提升创新能力,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通过创新创业,可以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以激发人们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创新创业,可以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

结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促进就业、推动产业升级和提升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育更多的创新人才,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迈上新的台阶。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论文 篇二

标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与启示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定义和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了其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与启示,包括提升城市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城市转型和提升城市竞争力等方面。同时,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我国城市发展中的实践与经验。

关键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城市发展;创新能力;产业升级;城市竞争力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的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了推动城市发展和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调的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创业者和创新者,通过个人和群体的努力来推动城市的发展。本文将从提升城市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城市转型和提升城市竞争力四个方面来探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与启示。

一、提升城市创新能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以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通过创新创业,可以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以激发人们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创新创业,可以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

二、推动产业升级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产业升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创新创业,可以不断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以促进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成果的转化,推动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结构的优化。通过创新创业,可以培育新的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三、促进城市转型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以促进城市的转型和升级。通过创新创业,可以推动城市经济的结构调整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城市特色,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通过创新创业,可以推动城市从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四、提升城市竞争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以提升城市的竞争力,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创新创业,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本流入城市,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和硬实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以培育新的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通过创新创业,可以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的形象建设,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提升城市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城市转型和提升城市竞争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我国城市发展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育更多的创新人才,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城市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论文 篇三

  创新,并不是所谓的闭门造车,不是靠自己的主观臆造去随意地瞎编乱造,而是要注意继承前人优秀的成果,在别人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创新才会显得更有意义。英国17世纪的科学巨匠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的三大定律,创新不可谓不丰富。可当别人问及他为什么会取得如此的成绩时,他说:“如果说我看得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虽然这只是一时谦虚之词,但细细想来,如果没有伽利略夜观星空,如果没有第谷数十年如一日研究天体的运行规律,那么牛顿想要总结出物体运行的三大定律,似乎要大费周折了。可见,继承和创新是不可分的,只有在取得其精髓去其糟粕的继承中创新才是可取的。

  创新就是做别人没做过的事,走别人没走过的路,敢于打破思维定式,开辟新市场,新领域。在这大千世界里,形形色色的人中不乏泛泛之辈,当人们惊羡他们现时的成就时,更应该看到他们成功背后的创新。那么,我们要怎样做到创新呢?

  首先,创新需要有超前意识。黄汉清教授说过:“只有先声夺人,出奇制胜,不断创新新的体制,新的产品,新的市场和压倒竞争对手的新形势,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其实,不仅在企业中,在生活中,在日常身边的小事中,这句话也同样有道理。在美国诺伊州的哈佛镇,有些孩子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到火车上买爆米花。一个十岁的小男孩也加入了这一行列,他除了可在火车上叫卖外,还在爆米花中掺入奶油和盐,使味道更加可口。当然,他的爆米花比其他任何一个小孩都卖得好——因为他懂得如何比别人做的更好。这个男孩就是摩托罗拉公司的缔造者保罗·高尔文。他的成功秘诀不正是在别人面前抢占了先机吗?他的创新精神不正是他成功的前提吗?所以创新需要有超前意识。

  其次,创新需要模仿加改良。创新需要模仿不等于完全照搬照抄,而是根据前人的经验,通过改良,通过自己的思考来改进。所以说,创新不能完全抛弃传统,要有所扬弃,有所继承。中国最年轻的全国性寿险公司的带头人,现任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关于创新说过:“很多人把违背规律,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标榜为创新,结果是头破血留,这种案例太多了,所以我觉得还不如老老实实照葫芦画瓢。”他的这番话正是他的成功之路所总结出来的。当初他是一个怀揣着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文凭的普通人,尽管嘉德拍卖三年的创业历程已经使他从一个学者成功转型为一个商人,但1996年他站在保险业的大门口,陈东升还只是一个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学生,因此他决定把国外保险巨头书包年积累的先进做法先照搬过来,几年时间里,陈东升先后走访了21个世界顶级的跨国保险金融集团。达到公司架构,营销模式,小到公司的装修风格,服务设施等,都被陈东升从国外带了回来。模仿让泰康站在了高的起点上,也让陈东升站在了中国保险业的制高点,所以有时候,创新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进一小步,这一小步就是你的改良,你的创新,你的特点。

  但是,创新不等于盲目尝试,其也要追寻规律。当代著名作家李开复说过:“创新并不重要,有用的创新才重要”。一个很有哲理性的寓言:一个猎物被抓住了,狮子还没有吃,狐狸如果想吃就得考虑考虑:狮子为什么不吃?是肚子不饿,不合胃口,猎物太小不屑一吃,还是这个猎物有毒,根本就不能吃?如果是狮子嫌猎物太小不屑一吃,狐狸才可以上去饱食一顿,否则,后果只能是被毒死或被狮子吃掉。这个小小的寓言,不正寓意着如果创新不好就是自掘坟墓吗?所以,在我们创新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规律,量力而为,不可盲目。

  所以说,创新并不简单,但有两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是不要囿于别人的成就,二是不能怕犯错。在现在这样弱肉强食的社会中,只有想在人先,做在人前,以变应变,一物降一物才能掌握胜机,立于不败之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论文 篇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经济新常态下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也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出路,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离不开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创新人才的支持,因此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职院校要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双师型”教师人才。

  本文立足于教师本职工作,提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构建“双师型”教师的机制策略,以此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而提供人才支撑。

  一、引言

  2015年6月11日(国发〔2015〕32号)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不仅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出路,也是提高我国创新能力,实现国富民强伟大“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以培养高素质社会实用型专业人才的高职院校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主要机构,大学生是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生力军,而教师则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教育的实施者,因此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职院校要构建完善的教师培养机制,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综合素质,以此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教育提供人才支撑。

  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构建“双师型”教师的必要性

  “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期待、新要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创业归根结底就是通过职业教育培养社会实用型专业人才以此帮助其实现就业。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端创业人才的机构,其承担着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目标的职能,而教师则是创业创新教育的具体承担者,因此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加大培养“双师型”教师:

  一是“双师型”教师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重要保证。“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核心就是培养具有创业创新的社会实用型人才,针对此点需要从事教学的教师必须要具有社会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实践锻炼中遇到的问题,为此传统的以理论专业知识结构为主的教师满足不了创业创新教育,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培养“双师型”教师。

  二是“双师型”教师是增强职业教育改革的推动力

  常言道“强将手下无弱兵”,教师在职业教育中处于引导作用,如果教师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那么其就不能有效地开展创业教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另外在创业创新教育背景下,职业教育必须要改革,而双师型教师则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推动力。三是“双师型”教师也是满足学生创业需求的现实需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就必须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入手,根据市场现状开展针对性的实践教育,比如针对当前“互联网+”行动的实施,很多学生选择电商创业,为此就需要教师要具有相应的实践经验,以此帮助学生切实解决创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三、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现状分析

  “十三五”期间,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现代职业教育肩负着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民生改善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的重大使命。虽然我国职业院校加大了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2015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中提出双师素质教师比例由上年度的57.2%提高到59.2%;高职专任教师下企业实践天数由上年度的25.9天增加到27.8天。尽管如此,“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专任教师生产实践经验欠缺,仍然是制约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瓶颈之一。其具体表现在:一是数量总体严重不足。随着职业教育规模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越来越多,但是教师的数量却没有相应地增长,尤其是具有“双视”资质的教师数量更是匮乏。二是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一方面是教师的学历结构不合理。高职院校具有高学历的教师人数过少,其中本科以上学历的要占到65%左右。另一方面是具有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能力的教师比较少,很多教师缺乏实践操作经验。

  造成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匮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的不完善是导致“双师型”教师匮乏的主要原因。

  1.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缺乏科学的保障制度。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要将其作为教师培养的主要目标,但是结合实践当前高职院校在教师培养建设方面缺乏科学的制度保证:首先,政策没有及时跟上。在创业创新教育环境下,要求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政策要求也要进行调整,构建以教师综合素质为考核标准的政策体系,但是目前国家对教师的绩效评价仍然是以理论教师为主,而忽视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其次,社会各方面对“双师型”的教师培养存在偏见。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对技能工作岗位存在一种偏见,基于此种偏见认识使得教师不愿意深入到企业中参加社会实践锻炼,结果就会影响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

  2.“双师型”教师培养目标不清晰。创业创新教育环境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教师时需要紧紧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但是高职院校在具体的教师培养上会忽视创业创新方面的教育,导致教师所具备的能力满足不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要求。

  3.培养机制建设缺乏有效的合作方。基于创业创新教育的要求,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关键在于寻求合适的平台,而校企合作则为“双师型”教师培养提供了完善的平台,但是基于校企合作开展层次不深因素的限制,使得在具体的培养中缺乏有效地合作方:一是校企合作企业参与到“双师型”教师培养中的积极性不高。

  由于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基于工作性质因素,企业不愿意向教师提供相应的实践锻炼机会;二是教师参与企业实践锻炼的积极性不高。一方面高职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到实践锻炼中。另一方面企业所提供的实践锻炼岗位不切实教师的实际需要,因此其缺乏足够的实践锻炼的动力。

  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构建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的对策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职院校要仅仅把握时代步伐,以构建科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应对创业创新对职业教育所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

  1.构建分层开发的“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职业院校教师的新要求,为满足创业创新教育的要求,职业院校必须要立足于实际,建立多层开发的教师培养体系:一是改善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模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调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但是其关键还是在于提升学科带头人的综合素质,学科带头人代表着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因此学校要根据市场及专业发展需要,积极创造条件,将有前途的教师确定为培养对象,重点进行培养。二是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中青年是高职教育主力军,另外由于中青年教师处于好学的阶段,因此要大力培养该年龄段的教师,通过有效的激励,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以此在未来的工作中担当重任。

  2.健全“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关系到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职业院校要将创业创新教育融入到教师职业规划体系中:一是优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构建“四位一体”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实现地方经济与职业发展相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资源与地方资源共享的人才培养方式,比如在“双师型”教师培养中,要将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融入到其中,以此保障教师的能力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是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创新创业教育培训。例如今年7月份在深圳举办的高等职业学校创新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就向教师详细地讲解了关于创业教育的内涵等,有效提高了高职教师的创新创业方面的知识。三是将创新创业融入到教学发展规划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学,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规划制定也必须要将创业教育与教学发展相融合,促进教师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3.营造良好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氛围。首先,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观。在经济转型升级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全国上下日益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国务院决定自2015年起,每年5月的第二周为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当下的经济社会大环境,给了职业教育“顺势而为”的新契机。因此职业院校要积极宣传,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正确认识。

  其次,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双师型”教师培养提供制度保障。例如教育部印发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了加强高职双师队伍建设的系列措施,支持高职院校聘用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推进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鼓励高职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提升双师素质,优化专兼职教师结构。

  4.构建完善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激励机制。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职业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因此要通过建立完善科研激励机制,职业院校要为教师提供完善的科研工作平台,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为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升提供平台。例如职业创新孵化基地的建设,就为职业教育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平台;拓宽师资渠道,改革人才聘用机制。

  总之,现代职业教育肩负着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民生改善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的重大使命,因此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要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本着提高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角度,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以此满足经济新常态下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论文 篇五

  1 传统实践教学不能完全满足“双创”的要求

  1.1 传统实践教学条件与人才培养目标不匹配

  上世纪末,为满足国家的人才战略需求,高校扩招速度较快,导致办学经费相对缺乏,表现最突出的就是实践教学设备台件数量相对不足、实践教学基地数量相对不够和实践教学学时数不足。为此,部分高校采取了减少教学成本的手段,即教学形式主要以课堂讲授理论知识为主,课程设计、实验操作、社会调查、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流于形式。从而导致学生不同程度上理论与实践脱节,应用能力不强,创新意识不强和创新素养低下。学生的培养目标达不到社会对创新创业的基本要求,毕业学生在市场经济中缺乏应有的竞争实力。

  1.2 传统实践教学评价激励机制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目前高校对实践教学教师的评价较为单一,创新创业的指导老师没有相应的价值体现,指导老师在职称评聘中没有加分点,指导老师的积极性不足。

  高校在实践教学中创新成果的形成、保护与转化的意识不强,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成功率不高。在教师让学生参与的实践项目中,学生却成为廉价劳动力,学生实践能力有所提高而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培养,而学生的创新项目,其学生获得的成果如何保护和转化没有相应的制度体系是影响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性的另一重要因素。

  1.3 实践教学人员配置与“双创”教育教学不匹配

  目前高校“双师型”人才急缺,高校实践教学过程中只能将理论课教师安排进实验室,这部分教师中多数是学历层次高,尤其是年轻教师多数是博士毕业,但毕竟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多数没有经过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缺乏科研实践,实践教学过程也是照本宣科,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人数增加导致实践教学的师资数量相对不足,部分高校实践教学人员更是成为各类安置对象,这类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个别人员只能在教学中起到承担卫生和门卫的工作。

  2“双创”背景下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路径

  2.1 改变高校人才培养观念,创新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在“双创”背景下的实践教学改革需要对教学体系的整体顶层设计,其中的实践教学需着力打造成为互联网+时代新的特色,改变高校人才培养观念,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大幅减少传统的验证性实验环节,开展新的实践教学形式,应用新的实践教学手段,创新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务之急。对开设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制定详细的可操作性的规定。把相近课程的实验课程进行整合,按专业分类设立综合实验课程,淘汰落后实验项目、增加新的实验项目,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按实验项目需求有计划添置仪器设备等措施,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创造必要条件。严格按教学计划落实实践教学任务,严格管理,保证所有实践环节正常运行,保证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效果。

  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构建虚拟实验平台。以微信为代表的一系列跨平台的社交网络工具的出现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方便,台实验预习与复习系统,它借助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在网络环境下创建了一种虚拟实验环境,学生不仅可以很好地熟悉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及注意事项,而且还可以在网络环境下先做模拟仿真实验,对实验的操作规范先有一定的认知,从而更好地达到实验目标。

  2.2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创造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

  加强校企合作与实习基地建设,依托基地资源,构建基于实习基地资源,面向实际问题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开展以企业生产实际为背景的大学生创新训练、专业劳动、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检查力度,教学督导应深入教学系、课堂、实验室、实习基地,了解学生实践教学状况和教师教学情况,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和协调;开展学生生产实习检查,与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及学生互动,大力做好各类实习的服务工作,以保障学生实习的效果和质量。

  加大了实验室开放的力度,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实验室的规划和利用上要进行充分论证,积极打造个性化教育平台,将实验室划分为日常教学区、学生创新实验平台以及科研实验平台,充分挖掘潜力,使实验室得到充分利用,实验室全天预约和定时开放。学生进实验室需提交实验方案,经相关教师认可后可以预约日常教学区实验室;对成功申报了省级和校级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的学生安排创新实验平台,对优秀学生实施个性化培养,按排进行科研实验平台,为其提供更好的学术发展平台和创新创业平台。实验室开放不仅增加了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为有特长和个性需要的学生发展个人潜能创造了必要条件,增强了学生的科研及创新能力。

  2.3 加强学科竞赛、创新实验与创业活动的融合

  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有效手段和重要载体,对于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提供科研基金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结合学科竞赛、课外科技创新等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加强学生创新项目的跟踪与管理,加强大学生创新项目成果与学科竞赛成果的转化与孵化,开展形式多样的模拟创业活动和创业路演。同时加大对获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学生的奖励,在物质和精神层面鼓励学生投稿发表论文、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等。

  “双创”背景下,各类创新、创业、创意大赛层出不穷,学生在大赛中得到了应有的锻炼,不少的学生因此增强了创新的信心,也有不少项目脱颖而出因此获得了社会投资而走上了创业道路。但问题是大赛的成果归属问题、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成为社会的诟病,特别是以创意为主的大赛,其创意想法通过大赛而被盗用的事件时有发生。为此,学生应该与大赛组织方签订知识产权保护协议,以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2.4 创新实践教学评价机制

  高校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出发,遵循课程体系内在规律,对实践教学各环节进行全程、全方位监控,以有效教学目标和有效教学效果为出发点,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

  实践教学评价应从教学人员、教学过程、教学管理、教学效果四个方面进行整体规范的评价,建立起完善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流程,避免评价随意性大、评价过程不规范、主观性强等现象。教学人员从评价实践教学管理人员和任课教师角度,包括教学仪表、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责任等因素。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组织、教学示范、教学指导等环节。教学管理包括教学文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方案以及实践教学环境创设等内容。教学效果主要从评价学生的角度,包括学习氛围、创新意识、学习和创新成果、社会影响(获奖、论文、专利等),也包括学生实验课程考核成绩。

  2.5 加强实践教学师资的培养

  提高实践教学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对实验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和加强师资的培养,定期在校内对实验人员开展实验技能培训和开展实验技能比赛;利用假期分期派实验人员到校外进行短期培训,用一到两年时间基本完成轮训;对大型仪器的管理上进行定员定岗,实行专人管理有偿使用的方式,以提高实验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实验人员自主学习。

  3 总结

  创新与创业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依然需要从基本教学规律出发,但需要在教学制度和人才培养方案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创造良好的学术自由和开放包容的实践教学氛围,在课程内容和课程质量标准上大胆改革创新,大大提高实践教学内容的逻辑完整性和时效性,在教学过程和育人过程中融入新的方法和手段,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高校的实践教学改革必将在“双创”背景下焕发新的生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论文 篇六

  摘 要:本文就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现状和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探索了今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对策

  当前,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走众创发展之路,已形成社会共识。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为代表的众创发展的日新月异,大众创客不断涌现,众创空间迅速扩展。涌现出一批便利创业创新的示范基地,但是要清醒的看到,众创发展仍然面临着体制机制障碍。本文正在此意义上对众创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众创发展的现状和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以简政放权为突破口,推动经济转型、释放社会活力,社会投资和创业创新热情迸发。去年全国新注册企业在上年大幅增长的基础上又新增加了1200多万户,其中首次参与投资创业的自然人多达291万人。中华大地涌动的“创客风潮”正在引领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到来。奔涌的“创客风潮”不仅激发了无数人的激情梦想,也预示着我们将迎来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崭新时代。春节过后首个工作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就研究出台了一批减税降费措施,为全国小微企业和创业者送出价值不菲的“大红包”。此前不久,中央还筹集了400亿元的新兴产业创投引导基金,并鼓励更大规模的社会、民间资本参与进来,共同培育支持蹒跚起步的创新型企业。这些都释放出打造更好创业环境的强烈信号。为迅速兴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各级政府积极落实各项扶持优惠政策,并进一步从战略上研究和采取一揽子措施,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的新机制和新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二、众创发展面临的问题

  (1)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发挥还远远不够。市场自组织功能受到抑制,形成众创新形态,需要激活市场主体和创造力,放大自由创客发展空间,让市场机制自主选择、自我组织、自我发展的功能更显性化、更加强化。只有这样我国经济发展才能转变为自主创新,创新发展动力才能源源不断,包容和可持续发展也就有了真正的坚实基础。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作为创业型、创新型为主体的小微企业,尽管这些小微企业的企业规模小、数量总体上庞大,对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贡献巨大。但由于体制机制改革滞后,政策传导性缺乏有效载体,导致用以扶植政策难以正常发挥作用,市场缺乏热情。

  (2)融资体制改革滞后,融资市场体制尚不健全。根据一般市场规律,小微企业融资需求自然会催生相应的市场供给,但由于我国中小银行和地方金融机构发育缓慢、制度规则不规范,小微企业对接过少、匹配欠缺、效率过低,小微市场融资需求缺乏基本的市场机制支撑,面向小微企业融资的激励政策也因缺乏载体而效率低下。总体上看,我国的融资市场并没能为众创提供足够空间。具体从资金需求方看,大量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小、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营不规范、财务不健全,规章制度不明确、缺少可抵资产、信息不透明等问题,获取市场融资困难。从资金供给方来看,我国的商业银行善于搞批发、不善于搞零售,客户主要是规模以上(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的大企业,缺少与小微企业相匹配的风险揭示机制和融资工具。从资本市场渠道来看,目前主要服务于小微企业的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区域性产权和股权交易所,以及中小企业债券市场门槛仍然过高,绝大多数处于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微小企业难以企及。

  (3)从支持政策来看,中共中央、国务院、财务部、中国人民银行近年来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出台一系列政策,成效明显,但在落实过程中一些地方仍存在政策使用成本过高、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

  (4)政府服务依然缺位,简政放权只是基本前提。简政放权是减少对实体经济众创发展的体制制约,无疑是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新型态的一个前提。

  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对策

  (1)推进简政放权,进一步取消和下放与促进创业密切相关的'审批事项,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推进投资创业便利化,营造有利于创业的良好环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依法惩治违法行为,保护知识产权,建立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动力,鼓励创新创造;推进投融资体制、税收、流通体制等领域的改革,进一步打开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发展的闸门,对扩大就业起到“推进器”、“容纳器”的作用。

  (2)加大创业资金支持,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各类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作用,整合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完善市场化运行长效机制,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创业资金支持体系。

  (3)健全有利于创业的政策制度,落实和完善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的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的新机制。

  (4)搞好创业培训和服务,推动高校普及创业教育,支持各类培训机构开展创业培训,运用社会各类资源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加强跟踪扶持,使更多的劳动者敢创业、能创业、创成业。

  (5)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和创业服务,努力扩大创业规模,提高创业比例。

  (6)开展创建创业型城市活动,健全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考核评价体系,不断优化创业环境。加大创业宣传,弘扬创业精神,营造宽容失败、敢于开拓的氛围,形成全社会竞相支持创新创业的生动局面。

  四、结语

  今日之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而构筑的新时代,这注定又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蓬勃朝气将一扫体制机制障碍、固有利益藩篱以及虎蝇贪腐之患所导致的阵阵雾霾,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多昂扬向上的正能量。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论文(经典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